正文 關於包頭市大力發展現代農牧業的建議(1 / 2)

關於包頭市大力發展現代農牧業的建議

地方經濟

作者:李軍 王秀麗

摘要:通過論述包頭地區農牧業基本情況、發展定位,存在的問題,提出發展現代農牧業的措施,對實現包頭市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目標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關鍵詞:包頭;發展;現代;農牧業;措施;建議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1

沒有農牧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包頭的全麵現代化。目前,包頭市第一產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不足3%,但加上農畜產品加工和流通環節,這個比重將超過8%,農牧業仍然是現階段農牧民家庭經營收入的重要來源,全市有30多萬人直接從事農牧業,農牧業仍然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我市農牧業經營規模較小,科技含量較低、勞動生產率不高,不少地方還沒有改變靠天吃飯、粗放經營的局麵,農牧業仍然是我市“四化同步”的短腿。不去大力發展農牧業的現代化,就無法實現包頭市的全麵現代化。

一、基本情況

內蒙古包頭市下轄十個旗縣(區),其中土右旗、達茂旗、固陽縣、九原區是四個主要農牧業旗縣(區),共有47個鄉鎮(蘇木),639個村(嘎查),農牧戶數25萬戶,農牧業人口80萬人。2013年農村總收入200.8億元,農民人均收入11116元,牧區總收入7.7億元,牧民人均收入10951元。

二、包頭市現代農牧業發展的總體定位

圍繞“農牧業增產,農牧民增收,農牧區繁榮,提前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總目標,深化農村牧區改革,創新農牧業經營體係,加快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加快水務一體化建設,加快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實施精準扶貧“三到村到戶”攻堅工程,努力讓群眾吃得上放心食品、喝得上幹淨地下水、呼得上新鮮空氣、用得上便捷交通、看得見滿眼綠色,逐步實現我市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奮鬥目標。

三、存在的問題

其一,包頭市作為工業大市,存在著對農牧業重視不夠、支持不夠、投入不足、欠帳多、對農牧業認識不夠等問題,依靠農牧業自然、慣性發展的思想依然存在,以城帶鄉、以工哺農沒有得到很好體現。

其二,包頭市地處西部地區,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由於設施農牧業比重小,防災避災能力弱,旱澇成災的現象時有發生,山北地區具備灌溉條件的農田僅占耕地麵積的25%左右,農業還處於“靠天吃飯”的狀況,山南地區節水灌溉麵積不足30%,水資源浪費嚴重。

其三,產業化水平不高,規模大、層次高、帶動作用強的龍頭企業數量少,蔬菜、馬鈴薯加工轉化率隻有10%左右;四大主導產業發展後勁不足,部分“菜籃子”產品自給率不高,全市豬肉自給率不足20%,蔬菜自給率隻有50%左右;名優、特色農畜產品數量明顯不足。

其四,城鄉差距明顯。由於我市農牧業比重小,“三農”弱勢的狀況難以改變,農牧業現代化遠遠落後於工業化和城鎮化。2013年,城鄉居民收入比達到2.94 :1,城鄉統籌發展任重道遠。

四、具體措施和建議

根據包頭市的實際發展情況,結合本人多年從事農業經營發展研究的經驗,下麵就如何發展現代農牧業提出如下措施和建議:

其一,要從加快深化推進農村牧區改革創新。在農村牧區基本經營製度方麵,要穩定農牧戶土地草牧場承包權,探索放活土地草牧場經營權,加快土地草牧場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在新型農牧業經營體係建設方麵,要加大對龍頭企業、專業大戶、家庭牧場、農牧民合作社在項目、資金上的扶持力度,目前包頭市新引進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新申報批準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自治區級3家、市級10家;在科技服務現代農牧業的創新方麵,要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平台建設,推進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等新型農村科技服務體係建設,今年將引進、推廣優良品種80項,實用技術30項,並爭取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在本市建立現代農牧業院士工作站;在加快農村金融製度創新。積極發展村鎮銀行,培育發展農村合同金融,加大農業保險支持力度,加快建立財政支持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