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河南省相對資源承載力評價(1 / 2)

河南省相對資源承載力評價

地方經濟

作者:尤利平

摘要:文中運用相對資源承載力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河南相對資源承載狀態,研究表明河南省的相對土地資源承載力、相對經濟資源承載力、相對資源綜合承載力都一直處於超載狀態。其中相對土地資源是河南省的主要承載資源,對河南省相對資源綜合承載力起支撐作用。

關鍵詞:相對土地資源承載力;相對經濟資源承載力;相對資源綜合承載力

中圖分類號:F0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1

河南是中國的縮影,又是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核心,其妥善解決好“三化”協調發展的問題上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所以文中選取河南省為研究對象,從相對資源承載力角度對河南省資源承載狀況進行評價。

一、研究基礎

1.相對資源承載力

相對資源承載力是通過選定一個參照區,以參照區的平均生活水平和保持相應的物質生活水平所需的資源人均擁有量為標準,利用參照區與研究區的相關數據,計算出研究區域中的資源所能支持的一個合理的人口總量。

2.指標選取

根據河南的情況及數據的易得性、可比性等,選取其常用耕地麵積和GDP作為分析對象,分別代表自然資源和經濟資源,以全國為參照區域,計算出河南相對資源承載狀況。

二、計算方法

1.相對土地資源承載力

Cl= Il×Ql……………………………………………………①

Il=Qpo/Qlo,Cl代表相對土地資源承載力;Il代表土地資源承載指數;Ql代表研究區耕地麵積;Qpo代表參照區人口數量;Qlo代表參照區耕地麵積。

2.相對經濟資源承載力。

Ce= Ie×Qe………………………………………………… ②

Ie=Qpo/Qeo,Ce代表相對經濟資源承載力;Ie代表經濟資源承載指數;Qpo為參照區人口數量;Qeo為參照區國內生產總值;Qe為研究區國內生產總值。

3.相對資源綜合承載力。

Cs=WlCl+WeCe…………………………………………………③

Cs為相對資源綜合承載力;Wl、We分別為相對土地資源承載力和相對經濟資源承載力的權重,一般假設 Wl=We=0.5;則③式變成:

Cs=(Cl+Ce)/2………………………………………………④

4.承載狀態判定

(1)超載狀態。相對資源綜合承載力(Cs)小於實際資源承載人口(P),即Cs-P0;

(3)臨界狀態。相對資源綜合承載力(Cs)等於實際資源承載人口(P),即Cs-P=0。

三、相對於全國的河南省資源承載力狀態

1.河南相對於全國的土地資源承載力狀態

河南相對土地資源承載力的變化有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80-1987年,相對土地資源承載人數增加了12.19%,超載人數減少了0.22%。在這個期間相對土地資源承載能力在增加,超載狀況有所改善。第二個階段是1987-1995年,相對土地資源承載人數增加了9.17%,超載人數擴大了112.11%。在這個期間相對土地資源承載能力在增加,超載狀況卻在惡化。第三階段是1995-2001年,相對土地資源承載人數減少了21.91%,超載人數擴大了557.58%。在這個期間相對土地資源承載能力在減少,超載狀況更加惡化。第四階段是2001-2010年,相對土地資源承載人數增加了28.91%,超載人數降低了53.90%。在這個期間相對土地資源承載能力在恢複、提高,超載狀況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