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低碳視角下河南產業結構調整策略研究(1 / 2)

基於低碳視角下河南產業結構調整策略研究

地方經濟

作者:張曉

摘要:在金融危機和全球氣候變暖的情況下,低碳經濟是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目前,是平衡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的有效途徑。本文基於低碳經濟視角下,分析了河南省產業結構的現狀,研究了如何河調整南產業結構的策略。

關鍵詞:低碳視角;河南產業結構;調整策略

中圖分類號:F1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1

低碳經濟是從傳統高能耗、物耗、排放的發展模式轉向可持續發展模式,其特征是低排放、低消耗、低汙染。它能夠改善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隨著資源的緊缺和氣候環境的不斷惡化,低碳經濟能夠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社會轉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了高速度的發展,由此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資源枯竭、生態惡化、環境汙染等和經濟發展的矛盾日漸突出。

一、低碳視角下,河南產業結構的現狀分析

為了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進程,自“十一五”以來,河南抓住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戰略機遇,高度重視發揮工業主導作用,實施了“戰危機、保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戰略措施。1980年,河南產業結構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分別是40.7%、41.2%、18.1%;1990年,分別是34.9%、35.5%、29.6%;2000年分別是23%、45.4%、31.6%;2010年分別是14.2%、57.7%、28.1%。由此可見,隨著工業不斷地發展,工業地位也得到了提升,工業主導地位明顯、帶動作用不斷的增強,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工業經濟長期積累的結構性和體製性也暴露除了矛盾性。

首先,由於曆史的原因,工業內部結構不合理,工業發展過於依賴資源稟賦,導致工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比較差,從整體上來說,河南工業結構規模大,層次低,資源型工業比重高,工業發展仍舊處在要素驅動階段,新興產業並沒有得到快速的發展高投入、高耗能、低產出的初級產品比較多,中間產品數量比較多,多數產業都產業鏈的上遊和價值鏈的低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較高的加工產品少,轉型升級任務巨大。[1]其次,河南省一些傳統行業存在著重複建設和惡性競爭的現象,這些落後產能過剩問題突出,比重大。河南省傳統優勢行業麵臨著嚴峻的考驗。隨著經濟逐步的回升,單位增加值能耗不降反升,高耗能和高排放的行業快速增長,河南省“兩難”的錨段日益凸顯,紀要完成淘汰落後產能,又要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根據有關部門負責人認為,河南省工業中,資源型和高耗能產業比重過大,高科技含量低,高附加值的產品比較少,導致河南省產業結構 不合理,進入“十二五”以後,河南省節能減排的壓力與日俱增。多年以來河南省溫室氣體和汙染物排放一直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上,工業是資源、能源消耗和汙染物排放的重點領域,萬元GDP能耗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造成了河南省節能減排壓力大,因此急需要調整產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