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上三思大學後,張渝就不想別的了,以一個三思學生的標準要求自己,思學習,思學習,還是思學習,破釜沉舟,心無旁騖。所謂有心人,天不負,張渝既然這麼三思,每個思底下一顆心,就是三顆心,當然更是有心人了,上天豈可辜負這個有心人?最後,張渝竟真的考上了三思大學。慶幸之餘,張渝總結了這成功的經驗,那就是要有三顆心,但卻不能有兩種意,不然就是三心二意,是成不了什麼事的。後來,聽說劉姥姥的眼鏡跌碎了,說是要讓張渝賠。張渝說,劉姥姥那麼喜歡從眼鏡上麵看人,眼鏡對他來說也沒多大用,跌了就跌了吧。
等進了大學之後,張渝才慢慢知道,三思的含義真的是相當豐富。自然有science,也就是理科的意思,建校伊始,三思是一所純粹的理科大學,但時過境遷,三思變得不那麼純潔了,其他各種學科,包括工科、文科、管理、藝術等都紛紛入侵,占據了或大或小的地盤並在那裏蠅營狗苟;但邪不壓正,三思最優勢、最見長的學科還是理科。三思還有思考、思維、思想的意思,校方的解釋是:要教導學生成為會思考的人、善思維的人、有思想的人,要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當然,三思也有劉姥姥勸說張渝時說的“三思而後行”的意思,校方的解釋是:治學要“謙虛謹慎、精益求精”。的確,科學也確實需要三思。
此外,三思似乎還有其他的意思。有一次,張渝的一個同學顧圻躺著床上,思念著一個叫阿芳的女同學,很有感觸地說道:“我終於知道三思是什麼意思了,所謂十口心思,早思、晚思、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阿芳。”同學們急忙製止他:“住嘴!不準這麼糟蹋太白的詩,人家太白是思故鄉,你是思春,豈可同日而語?”
------題外話------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閱讀這篇小說。懇請您付出一點兒耐心,我向您保證,您的耐心不會沒有回報,您會閱讀到一篇精彩、有趣的小說。您隻需閱讀兩三章的內容,如果這吸引不了您,那請您停止閱讀,罵一句騙子,轉身離開。如果您讀完三萬字的內容,還不認為這是最幽默、最有趣的小說,那請您停止閱讀,罵我是詐騙犯,然後到法院起訴我。嗬嗬,開個玩笑。其實,作者應該是通過文字說話的。所以,不說了,開始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