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拉郎配(四)(1 / 1)

生產隊長對袁靜莉說:“縣農業局配種站舉辦全縣生豬繁育培訓班,這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你去學習吧。”袁靜莉說:“我養著豬呢,怎麼走得了?”生產隊長說:“去安心學習吧,我自有安排。”

一個星期後,袁靜莉帶著學到的寶貴經驗,興衝衝回到生產隊。這次學習,她的體會很深。100餘人的培訓班,隻有她一人是女性,而且是未婚女性。在男人世界裏,她成了眾人關注的對象。講課的是配種站站長,一名50開外的老太婆——省內知名的畜牧專家、農工民主黨黨員。她發現袁靜莉後,對她特別關心,在技術方麵甚至為她“開小灶”。袁靜莉這才知道,生豬繁育是一門高深的科學技術,並不是自己想像的那麼簡單,原來以為農業大學畜牧專業沒必要的想法太可笑了。學習許多知識深奧玄妙,聞所未聞,其一就是“二次交配”,可以提高產仔率30%以上,如果這一技術得到推廣,可加快畜牧業的發展,她決定親自一試。

生產隊長感到,才幾天時間,袁靜莉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講到生豬解剖、飼養、交配頭頭是道,一點兒也不害羞。當她聽說種豬“二次交配”可以提高產仔率,尤為關心,遂問“二次交配”究竟是怎麼回事?袁靜莉說:“種豬與母豬第一次交配後,都要喂足精飼料,6小時後再交配一次,這太耽誤時間。最好的辦法是,養兩頭種豬,在第一次交配後,隔12分鍾,再用另一頭種豬與之交配。這種技術,不但可以提高母豬產仔率,還能提高仔豬的健康。”接著,她建議隊裏讓自己喂兩頭種豬,不增加工分,隻增加一頭種豬的飼料糧即可。生產隊長聽了,表示大力支持。

向生產隊長講了這麼多,但最關鍵的、必不可少的技術她不好對著男性說,那就是種豬和母豬的自然交配不可能“純自然”,為確保交配成功,必須用人扶助,即種豬陽具伸出之時,要有人扶著導向母豬陰戶,插入射精才算完成一次配種。怎麼辦呢?她一想到種豬伸出的陽具,就害怕、惡心、發抖,但是,最頑固的堡壘,也隻有自己去炸了!

白天不便行事,怕社員發現了笑話。她作好了心理準備,深更半夜提著煤油燈走向豬圈,種豬聽到主人的腳步聲,馬上站起來“打招呼”。袁靜莉提著煤油燈走進豬圈,先是給豬搔癢,從背脊搔到腹部,然後心裏一橫,把手移到睾丸輕輕撫摩。豬也很聽話,一動不動地配合著,捏著兩個球狀的肉體,心裏的確有些緊張,但黑夜無人看見,怕什麼呢?她沿著睾丸移向前,終於移到它的陽具所在位置,叫聲“豬兒乖”,用指尖輕輕揉動,揉著揉著,她就看到了陽具伸了出來,再一把用手捏住,在那一瞬之間,頭腦翁的一聲,全身發麻,但她沒有鬆手,直至一股液體噴射出來!

這下好了,“碉堡”被炸了,想來也不過如此,事已至此,她準備著在社員的圍觀中炸“碉堡”。

平灘大隊伍家山生產隊母豬配種,袁靜莉所在生產隊長知道這一消息後,帶著婦女隊長、鐵姑娘戰鬥隊隊長隨袁靜莉向伍家山進發。生產隊長之所以帶人同行,是為了給袁知青壯膽,也是為了鄢家灣生產隊的名聲。因為在公社開幹部會時,芋禾溝生產隊隊長向他講了女知青牽豬來配種的情況,“沒有搞得進去”成了農民消痰化食的龍門陣。

伍家坡生產隊是一個乾隆年間的大村莊,房屋結構為“三重堂”,是由五弟兄在此落業後形成的人口聚居之地。生產隊飼養場不在村莊內,而是修在村莊外。

女知青來給母豬配種,使伍家坡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中,場麵之盛觀眾之多超過前次。

母豬被牽出來了,種豬嗷叫著奔向前去。

“袁知青,隊裏幹部都看著你,不要慌!”隊長為袁靜莉助威。

“放心吧,這一回不同了。”袁靜莉鎮靜地回答。

種豬揚起前腳爬了上去,同時伸出閃動的陽具,就在這一瞬間,袁靜莉發覺方向沒有對直,勇敢地伸手扶住,導入母豬陰戶。

這“炸碉堡”的過程就那麼幾秒鍾!

“安逸,安逸,這一回弄進去了!”人們歡呼著,跳躍著,齊聲讚美女知青“會弄”。

勝利了,袁靜莉露出舒心的微笑。

“好樣的”,伍家坡生產隊長握住鄢家溝生產隊長的手,“我今天用一隻山羊子招待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