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球星(四)(1 / 1)

經過若幹次比賽和無數次“陪練”,時序的年輪已翻轉到1977年。在此之前,全縣已有數百人(含重慶知青)被推薦進入大學深造,伏蔚和她的隊友們不是沒有動心過,但她們回顧幾年來所走過的道路,竟覺得“不好意思走”。像她們這種知青,全國也許隻有十幾個,都說當知青苦,可她們苦過嗎?從事的是為全縣人民爭光的事業,就連“貧下中農的再教育”也沒有機會接受,縣革委花錢養了我們這一幫人,我們就該為縣革委負責,把球打下去吧。

1977年初,縣二中體育教師突然缺失,伏蔚被安排去該校當體育代課老師。但在若幹種中學生體育活動中,她隻會教打籃球,縣上重大比賽,她還得回來領隊上場。縣二中男籃、女籃盡管在全縣名列前茅,但業界內還是有人說:“中學生體育課不等於教打籃球”,伏蔚有些不快,正好父親的同學(西藏軍區籃球隊)回重慶探親,知道伏蔚是籃球尖子,便把她帶回西藏,一場比賽就奠定了她不可動搖的地位。

“伏蔚到西藏打黑球去了!”縣革委主任大為惱火,以縣革委、縣人武部的名義向西藏軍區拍發電報,否認他們的“非正常途徑”。同時派魯世傑、柳斌去西藏軍區成都辦事處坐到要人,把伏蔚要了回來。劉霞為伏蔚的遭遇大發不平;“我現在才看出來,縣革委養我們,是要我們給當官的賣命,不給我們丁點個人自由。人生在世,青春幾何?我們還能輝煌多少個年頭?”

伏蔚又去了西藏,在西藏軍區女籃打主力。這一下可不得了啦,縣革委將西藏軍區“招黑兵”之事投訴成都軍區、四川省軍區、總參、總政以及解放軍報、人民日報、新華社總社、新華社成都分社,輿論造得河翻水亂,風雲奔湧。西藏軍區不得不把伏蔚送回原地。但經過這麼折騰,伏蔚已心灰意冷,恰好這一年大專院校招生恢複文化考試,但伏蔚所在的縣招辦按“指示精神”取消伏蔚報告資格,不讓其參加體檢和文化考試。伏蔚的衝勁又來了,她就此事上書教育部。教育部數次電告四川招辦要求查處此事。省革委文教組組長、省招辦副主任劉子毅指示道:“應立即給該生補辦體檢手續,按規定進行錄取……”

縣革委沈主任不執行上級批示,以縣革委名義製造一份《關於伏蔚表現情況的調查報告》,列舉她不安心農村、不熱愛勞動、不遵守革命紀律、多次私自出走,並附“伏蔚母親是沒有改造好的揭帽反革命分子”等52頁“調查材料”,企圖把伏蔚留住,讓她繼續在球場上為本縣爭光添彩。

省革委辦公廳在“調查材料”上批示:“關於伏蔚考大學的問題,經研究,按政策規定,應予報考,請立即通知本人。”

當伏蔚拿到成都體育學院錄取通知書時,她的女子籃球隊已不成編製。她十分珍惜來得不易的結果,在學校發奮學習,刻苦練球,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分配到重慶工業學院當體育教師,實現了以體育為終生職業的夙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