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袖珍姑娘(四)(1 / 1)

蘇啟珍煮了僅有的半截鹽肉,燒一鍋番茄雞蛋湯。菜肴擺上桌時,魏曉明一跛一跛的走回來,王亞男先是一驚,但很快恢複平靜,聽了蘇啟珍介紹“這是我兒魏曉明”,王亞男還站起來稱了一聲“魏曉明同誌!”這一叫就把魏曉明叫得熱血沸騰。在麵粉社,他沒有正規名字,隻有“跛子”是他的代名詞,就連領導開會,也是“跛子”的稱呼。這一聲“魏曉明同誌”,好親熱啊!

吃飯時,兩娘母都不吃肉,爭著把肉朝她碗裏拈。吃了晚飯,3人坐在一起擺龍門陣,王亞男感到這種氣氛完全有別於在山上當知青。

天黑了下來,魏曉明端來洗臉水,待她洗完臉,又端來洗腳水,剛洗完腳,一雙手捧著揩腳帕呈了上來。王亞男分明感到這是一種“高規格待遇”,不覺心裏一動,連自己也說不清是感激還是愛情,還是為了脫離窮山惡水,當時就說:“曉明同誌,我們交個朋友吧。”魏曉明嚇得臉紅筋脹手足無措。蘇啟珍客氣地說:“大城市的妹兒,不敢當,不敢當。”王亞男說:“我是真心交朋友。”魏曉明感激涕零地拱手道:“我交上這種好運,我和媽都把你當著寶貝服侍,不讓你冷,不讓你餓,不讓你……”。

沒有“西式戀愛”的舉動,也無知青間戀愛的動作,兩個月後,王亞男成了魏家的媳婦,公婆不準她洗衣做飯、洗碗、掃地,說“這些年在山上受累了,吃了飯各人到街上去耍,耍餓了回來吃東西。”

王亞男閑著無事,有時也到麵粉社一帶轉遊,見自己的男人擀麵擀累了,就搭手助力。這種勞動場麵很受路人觀看。魏曉明前腳弓步,人也跟著矮了一截,搖麵機手柄也就用不著勾腰,王亞男以“袖珍姑娘”的姿勢與他相對而立,恰好是同一高度,夫妻雙雙協調節奏一致,真是天生的一對。當跛子討到知青的特大新聞傳遍縣城,居民都樂於到麵粉社買麵趁機看個稀奇,麵粉社的生意因此而火爆起來,比現在用“人體藝術”打廣告還有效益。

雲南建設兵團知青掀起的抗議活動,導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轉發《關於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紀要》和《關於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若幹問題的試行規定》,開始調整知青政策,統籌安排就業。其中一條“已婚下鄉知青與非農業人口結婚的,轉為城市安置”,王亞男因此而成為城關鎮非農業人口。當重慶開展“一批雙清”運動,從大巴山安置到國營望江機械廠當工人的妹妹來信說,當年掌握人事權的關鍵人物因貪汙公款被捕入獄,受審時,交待出當年在你的外調信上做了手腳,澄清了父親的曆史問題。好了,我們都是工人階級的後代!

王亞男成為城市非農業人口後,不要家人照顧,先在南門橋上賣涼粉、涼麵,繼而辦起麵店,生意十分紅火,再後來開辦紅海洋火鍋城。“5.12”地震,她就捐資5000元。

至此,我們的“袖珍姑娘”終於以她的勤勞、純樸換來了本該屬於她的幸福,“魏曉明同誌”也跟著她玩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