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財務管理的內容
1.財務管理的對象
財務管理主要是資金管理,其對象是資金及其流轉。資金流轉的起點和終點是現金,因此,財務管理的對象也可說是現金及其流轉。
現金流轉有兩種形式,即短期循環和長期循環。現金流轉過程中往往出現不平衡,其原因有企業內部的,如盈利、虧損或擴充等;也有企業外部的,如市場的季節性變化、經濟的波動、通貨膨脹、競,等。
例:關於現金流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盈利企業不會發生流轉困難
B.從長期來看,虧損企業的現金流轉是不能維持的
C.虧損額小於折舊額的企業應付日常開支並不困難
D.通貨膨脹也會使企業遭受現金短缺困難
E.擴充企業出現現金流轉的不平衡是正常的
答案:BCDE
解析:盈利企業可能由於抽出過多現金而發生臨時流轉困難;從長期來看,虧損企血的現金流轉是不能維持的,但對於虧損額小於折舊及攤銷金額的虧損企業來說,應付日常的現金開支並不困難;任何要迅速擴大經營規模的企業,都會遇到嚴重的現金短缺問題;通貨膨脹也會導致企業現金短缺。
2.財務管理的內容
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是投資決策、籌資決策和股利決策三項。
企業的投資決策,按不同的標準可以分為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籌資決策的關鍵是決定各種資金來源在總資金中所占的比重,即確定資本結構。長期資金和短期資金的籌資速度、籌資成本、籌資風險以及借款時企業所受的限製均有所區別。股利分配決策,也即保留盈餘決策,屬於企業的內部籌資問題。
解析:權益資金是由股東提供的,它無須歸還,籌資風險小,但要求的期望報酬率高;借人資金是由債權人提供的,需要按期歸還,有一定的風險,但要求的期望報酬率低。
3.財務管理的職能
財務管理包括財務計劃、財務決策和財務控製三大職能。財務決策是指有關資金籌集和使用的決策,其過程包括情報活動、設計活動、抉擇活動和審查活動四個階段。財務決策係統由決策者、決策對象、信息、決策的理論和方法、決策結果五個要素構成。
財務計劃是指針對特定期間的財務規劃和財務預算。財務控製和財務計劃有密切聯係,計劃是控製的重要依據,控製是執行計劃的手段,它們組成了企業財務管理循環。
4.財務管理的原則(此為新增內容,要重點注意)
財務管理的原則,也稱理財原則,是指人們對財務活動的共同的、理性的認識。包括三類:第一類是有關競爭環境的原則,又細分為(1)自利行為原則;(2)雙方交易原則;(3)信號傳遞原則;(4)引導原則。第二類是有關創造價值和經濟效率的原則,它們是對增加企業財務基本規律的認識,又分為(1)有價值的創意原則;(2)比較優勢原則;(3)期權原則;(4)淨增效益原則。第三類是有關財務交易的原則又分為:(1)風險一報酬權衡原則;(2)投資分散化原則;(3)資本市場有效原則;(4)貨幣時間價值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