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進軍七沙山(1 / 3)

回到醫院,珊瑚找來筆墨紙硯憑印象畫出“尋隱者不遇”,粗粗一看除了細微處不夠精致,與原畫頗有幾分神似,尤其是涼亭和溪流上空,竟畫出那種煙雨迷朦的味道。穆林連連稱讚,說以你的天賦再下兩年苦功臨摹技術將有質的飛躍,屆時會成為收藏家們的天敵。珊瑚甩甩手腕說天賦是逗小孩兒玩的,事實上我從幼兒園時就開始學畫,每逢周末背著畫夾到老師家上課,高考時還打算報考藝術院校呢。前妻半真半假道不愧是才女。

大家把目光聚集到畫上,穆林認為建文帝離開白雲山之前必定要四處雲遊,考察落腳之處,作畫時自然而然將移居後的美好設想融入其中,因此隻需查到與畫中地形地貌相似的山體就行了。

貢浩表示反對,說象征性和單純性是水墨畫的基本要素,為追求畫麵完美可以對現實中的景觀進行增刪,比如荒山深處不可能有亭子,為了烘托釣魚者的閑趣可以加個涼亭;山腰間明明長著密密麻麻的大樹,為了“留白”,給欣賞者以想象的空間,可以故意略去這些樹木。畫隻能作為參考,不能以此為據。

爭執中穆林又懷疑萬澤城其實知道答案,隻是恪守家規才秘而不宣,建議再登門拜訪幾次,以誠心打動他。我連忙阻止,萬澤城是傳統的正人君子,遇事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為難這樣一位厚道人,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珊瑚並未參與討論,換了幾種粗細不同的毛筆伏在畫上精雕細鑿,最後工工整整寫好落款,抱著雙臂自我欣賞。

“張小姐覺得這幅畫有多少參考價值?”張誌誠最看重珊瑚的意見。

珊瑚微一思量,道:“從寫實角度講,水墨畫確實比不上西洋油畫,然而建文帝的書畫造詣已達到極高水平,講究的是寫意揮灑、形色兼具,亭子、鬆樹、野草等局部細節可以按平衡需要增刪,但大框架不能篡改,畫黃山,要讓人一眼看出這就是黃山,而不是泰山、華山、廬山…….”

前妻眼睛一亮:“我明白了,我們要找出畫中山的特征!”

普普通通一座山能有什麼特征?我疑惑地盯在畫上瞅了半天,不得其解。

前妻到底是醫生,善於觀察細節,琢磨片刻道:“畫中右側並排的兩座山峰最高,象劍一樣挺拔聳立,中間山峰形似馬頭,左側上方山峰形狀最奇特,好象一層層盤疊上去,類似於‘王’字…….”

“還有,上麵沒有一般山水畫若有若無的山路、小徑,說明隱者住的地方人煙罕跡,極為偏僻。”珊瑚補充道。

穆林一拍大腿:“‘王’字峰、馬頭峰,雙峰挺立,這三個條件足夠了,黃非,我們去網吧,用Google搜出兩廣地區所有的大山!”

“等等,”張誌誠叫住我們,眼睛直視天花板沉思了很久,慢吞吞道,“我想……我也許去過這個地方…….”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

前妻吃吃道:“老爸……你,你一直在穀城做生意,從來,從來沒出過遠門啊。”

張誌誠似乎不願說得太多,含糊其詞道:“那時我不到二十歲,還沒認識你媽,一個人在外麵闖蕩……”

“老爸…….”

前妻還準備問下去,張誌誠打斷她繼續說:“這座山是廣西境內十萬大山的餘脈,與廣東接壤,名叫七沙山,當地人稱它為金佛山…….”

“金佛…….”我們不禁重複道。

“建文帝確實畫出了幾座山峰的精髓,大王峰、雙姝峰、馬頭嶺是七沙山著名的景觀,但由於交通不便,環境相對封閉,居民生活條件和觀念都比較落後,七沙山一直未得到開發,原始澤被保存完好,反而成為科學考察的天堂。”

前妻追問道,“你到那邊去幹嘛?”

“談生意…….”張誌誠連忙岔開話題道,“至於為什麼叫金佛山,當地人好象提到過與什麼皇帝有關,當時我滿腦子其它事,沒往心裏去,現在想想……但七沙山環境險惡,地形複雜,常有猛獸出沒其間,即使當地人也不敢輕易進山……”

穆林大叫道:“決定了,明天動身去七沙山!”

“可是張老板的腿……”珊瑚提醒道。

“難道要讓五個人坐在這裏枯等三個月?”穆林直率道,“當年張老板沒有進山,對山裏的情況一無所知,毫無經驗可言;再說了,即使他的腿康複如初,能吃得消連續翻山越嶺和叢林跋涉嗎?那種強度可不亞於野戰拉練!”

病房裏一片寂靜。

穆林這番話是人糙理不糙,從前麵經曆已看出來了,年歲不饒人,以張誌誠近五十歲的“高齡”參與探險確實有心無力,更遑論拖著殘腿跟在後麵。剛組隊時由於彼此間了解不夠,需要有個一錘定音的人鎮著,現在經過磨合,已自然形成了珊瑚、貢浩和穆林為核心的領導集體,穆林豐富的盜墓經驗和珊瑚淵博的曆史知識相得益彰,還有貢浩的謹慎細致,張誌誠的影響力日漸式微,基本可以退出探險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