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麵對分歧,經常會遇到與自己想法不同的人。這裏就有這樣一則笑話:
夫婦兩人帶著孩子去醫院看眼科醫生。丈夫伸頭一看,拉起妻子就走。妻子感到莫名其妙,忙問丈夫:“怎麼回事?”
丈夫跟妻子解釋說:“你沒看見醫生自己也帶著近視眼鏡嗎?你想想,如果他真有本事,怎麼不先把自己治好?”
這時候,妻子說:“你懂什麼!就因為他自己是近視眼,才有經驗。”
雖然這隻是一則笑話小片段,可是,相信類似的生活場景一定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出現過。
在生物界中,沒有兩片樹葉是完全相同的,同樣的道理,在生活與工作中,也很難找到想法完全一樣的兩個人。麵對同一件事情,人們之所以會選擇不同的方向、意見,主要在於認識上的不同。
雖然說分歧、對立會讓人們的關係變得緊張起來。但是,如果你希望別人認真對待懷有不同意見的你,那你首先就應該去認真對待持有不同意見的其他人。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如果擁有強有力的說服力,不僅會獲得更多的機遇,而且,還可以給自己帶來巨大的自信和豪氣。
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我們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說服別人的情況,如果你是一位公司的高管,那你就需要說服自己的部下,接受自己的思想和觀念,努力為自己工作;如果想讓朋友接受自己的意見,就要說服他,讓他心服口服;如果想讓自己的另一半做你希望他去做的事情,也要學會使用說服。
工作中,不管是新戰略的推廣,還是新方法的引入,都存在著大量的不一致的觀點、不同的理念,即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些的“不一樣”或早或晚地都會演變成一場場激烈辯論,有時候,甚至還會發展成衝突。這時候,使用說服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在互聯網剛開始興起的時候,微軟的很多領導者都不理解,他們認為這項技術根本就“不掙錢”,所以也就不樂意在這上麵花太多的精力。
但是,幾位技術人員卻看好了互聯網的發展勢頭。為了說服自己的上司支持他們“開放式交流”的權利,他們不斷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很快,他們的聲音便傳達到了比爾·蓋茨的耳朵裏。比爾接受了他們的意見,改變了公司的方向,徹底支持互聯網業務。
其實,麵對不同的意見,進行充分的溝通是最重要的。這樣不僅會避免不理智的結果,而且還能夠收獲更多有建設性的觀念,從而產生正麵的結果。
巧妙利用說服力也是一個解決人際矛盾的良方。當你不同意他人的觀點,或者不能接受別人的看法的時候,最好不要站起來和別人針鋒相對地爭論。麵對那些和自己存在分歧的人,要學會耐心說服。否則,不但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反而會傷了彼此之間的和氣,嚴重的還會破壞彼此之間的關係。
老顧家有一片竹園,這是父親留給他們兄弟倆的。後來,哥哥將自己的房子進行了翻修,可是,之後,兩家卻因竹園的歸屬問題產生了矛盾,打起了“口水仗”。
這起本屬於家庭內部解決的矛盾,一直拖著。一天,午飯後,村民們突然聽到老顧家後院傳來幾聲“救命”聲。
村民們聞聲趕了過去,隻見顧家兄弟倆正扭打在一起。兩個人不停地相互抓打,血流滿麵,痛苦地叫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