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眼睛水靈一點,閃閃會說話(1 / 2)

在人的各種感覺器官獲得的信息中,眼睛要占80%以上。它猶如一麵聚焦鏡,凝聚著一個人的神韻氣質。一個人內心的隱秘、胸中的奔突,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會在不斷變幻的眼神中流露出來。

列寧在演講時,總會睜開那雙銳利的眼睛,這讓他的演講顯得熱烈、清新,仿佛有一種不可戰勝的力量從他的眼睛中噴射而出。一個成功的演講者一定要用眼睛“說話”,充分發揮各種目光的作用。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當學生言行有誤時,老師能多看一眼,少點訓斥,依舊給予信任,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我相信,但凡懂事的孩子都會永遠銘記在心的。

李敏是一名優秀教師,對待犯了錯誤的學生,她就一直盯著他的眼睛,看得他自覺地低下頭,甚至看得他掉淚。德高望重的李敏從不打罵學生,學生們卻個個服服帖帖。這主要在於她掌握了用眼睛說話的本領。

一年,李敏接了一個二年級的班。原來的班主任告訴她說:“劉漢強上課最不專心,經常開小差,得好好看著,對他嚴一點。”

通過與他談心,李敏了解到了關於劉漢強的一些情況:父母離異,爸爸脾氣暴躁,新媽媽忙於照顧小弟弟,家裏人對他不聞不問。李敏意識到,這個性格孤僻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嚴厲,而是關懷!

於是,每次進教室,李敏總是先看他一眼,向他投去暖暖的愛意。課堂上,一發現他的思想開小差,李敏的視線便會捕捉他那失神的眼睛,她的眼睛告訴他:你是老師所喜歡和關心的!每當這時,他立刻明白了一切,馬上坐得端端正正專心聽講。

漸漸地,那雙失神的眼睛變得目光炯炯了,那雙擺弄玩具的小手終於規規矩矩地停下來了。

自始至終,李敏沒有對他說一句批評的話。但是,卻用眼睛無聲地向他傳遞了自己對學生的關愛和理解。

用眼睛說話,不僅可以少費許多口舌,還會讓學生感覺老師是善解人意的,和他是默契的,對他是理解和尊重的。教師的一個寬容的眼神,保護的是學生珍貴的自尊心,特別是那些自卑,甚至自棄學生的自尊。

當然,尊重不等於不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實際上是統一的。正如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的那樣:“在我們的尊重裏,同時也表示我們對個人的要求。”用信任和尊重傳遞出的期望和要求,遠比任何說教批評都更有效果,更持久,更能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眼睛是人類感觀係統中最重要的器官,它可以辨別不同的顏色和光線,還可以將這些視覺形象轉變為神經信號傳遞給大腦,從而產生一係列的生理和心理反應。科學家經過各項研究發現,人腦中大約有80%的知識和記憶都是通過眼睛獲取的。由此可見眼睛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眼睛,能折射出色彩,能折射出人情的冷暖,能去發現未知的事物,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充分顯示出眼睛在心理學中起到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