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們隻要一談到女人,就會毫不費力地想到眼淚,似乎女人就是眼淚的代名詞;抑或是人們都會直觀地認為:女人的天性就是愛流淚的。真是這樣嗎?
情景一:程芳菲非常想任所在公司人事部的副經理職位,在聽到要開始競聘這個職位的風聲之後,她便找到老板哭訴了一番。幾個月之後,任命下來,程芳菲如願以償。
情景二:有一位職能部門的女處長,能力低微,因為她的無能,已經使諸多業務事項無法開展,相傳領導層四次都想讓她離開這個部門。可是,每次聽到要調整的風聲,這位女處長就會到領導那裏哭訴,因而安然無恙。
情景三:一天,公司開始啟動人事改革,方法大致是部門間對調。一位行政部職員聽說後,來到了老板的辦公室哭泣。幾個月之後,連人事部門這樣的重要部門的領導都進行了替換,唯有這個女職員巋然不動。
以上的女士們去老板那裏哭訴的內容,我們不得而知,也無法推測,但是其哭後的效果顯著且極有效力。
常言道,喜怒哀樂,人之常情。即便是一個性格剛強的人,也難免會有痛哭流涕,或者潸然淚下的時候。而且,人們不僅悲哀時會流淚,高興時、激動時也會流淚。要探究流淚的具體原因,或者是“英雄有淚不輕彈”,或者是“花前淚下,月下傷情”,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極大的。
陳剛是個年輕人,在一個班上當老師,班上的男生都不怕他。班主任每次遇到陳剛,都會謙恭地叫聲陳老師好,而後關照他:班上有誰不聽話,你告訴我就行了。
他每次都搖頭,笑著說:“孩子們聽話著呢。”這話被學生聽到,到班上學說,引起一陣哄笑。輪到他上課時,孩子們變得更加有恃無恐了。
一次上陳剛的課,有兩個學生,在課堂上鬥嘴,鬥著鬥著,竟動起手來。
教室裏很快亂成一片。他走過去拉,臉都急紅了。混亂中誰聽他的?
突然,陳剛擠到兩個動手的學生中間,眼淚從鏡片後流下來,他說:“你們要打,就打我吧。”所有的喧鬧,一下子沉靜下來,空氣凝固了。那墜於他腮邊的淚,一滴一滴,滴在少年的心上。
從此,再沒有學生在他的課上調皮搗蛋過。
人在憂傷、悲痛、傷心的時候,會流眼淚;人在高興的時候也會流眼淚。
眼淚似乎成了情緒變化的象征,其實眼淚並不完全表示情緒的變化,有時候,也是說服別人的手段。
當我們眼睛中落入灰塵等異物時,就會產生大量的眼淚,把異物衝出來。
眼淚中除大量的水外,還有溶菌酶、乳鐵蛋白、溶素等,它們具有抑製細菌生長的作用。因此,眼淚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防衛。
有一個15歲的山區小姑娘,不幸被拐到上海。當天晚上,天下著小雨,小姑娘的房門打開了,一個中年人走了進來。
小姑娘的心跳到了嗓子眼兒。不過,她還是很快地鎮靜下來,機智地叫了聲:“伯伯!”中年人一愣,像是被魔法定住了似的。
小姑娘小心翼翼地說:“我一看伯伯就是好人,看你的年齡,與我爸差不多,可我爸就比你苦多了,他在鄉下種田,去年栽秧時,他熱得中暑……”說著說著,眼淚就嘩嘩地流了下來。
中年人的臉漲得通紅。短暫的沉默之後,他小聲地說了一句:“謝謝你,小姑娘。”然後,開門走了。
麵對強壯的中年人,為什麼不讓自己顯得更弱小,來激發他的同情心呢?
聰明的小姑娘正是這樣做的。一句“伯伯”,一下子就拉開了兩人之間的年齡距離,讓這位中年人不由得想起自己那同樣處於花季的兒女。接著,小姑娘又不失時機地流下了眼淚,進一步強化了中年人的同情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