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長的醜就不該出來混嗎(1 / 2)

魯肅來見孫權。魯肅說:“我不過是一個碌碌無為的庸才,誤蒙公瑾重薦,其實並不能勝任。我願意舉薦一人,來接替我擔任都督一職。這個人上通天文,下曉地理。謀略不減於管樂,樞機可並於孫吳。以前周公瑾多次采納他的建議,諸葛亮也對他的才能深為佩服。如今這個人就在江東,為什麼不重用他呢?”

魯肅的這段話,可以稱得上最重量級級的“第三方推薦”。第三方推薦的威力我們前麵已經見識過了。司馬徽寥寥數語,徐庶走馬薦賢,直接導致了劉備的三顧茅廬。而魯肅的推薦也有異曲同工之效。他在話語中還加上了周瑜、諸葛亮這兩個頂尖高手對龐統的高度評價,更令其推薦份量厚重。而最重要的是,魯肅竟然願意把自己的都督之位讓給龐統。這是最為難得的推薦。

都督一職,總製江東軍馬,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個職位絕非垂手而得。而得到者又怎麼會拱手相讓呢?當年老將程普和周瑜就曾為職位之爭鬧得不愉快。

我們還可以來看看徐庶推薦諸葛亮的情形。徐庶也認為諸葛亮的才能遠勝自己,但卻是在被逼去職已成定局的前提下才舉薦諸葛亮。而魯肅竟然有主動離職的心胸來舉薦龐統,顯見龐統確實是出類拔萃的人才,讓魯肅心服口服,甘心相讓。

果然,孫權聞言大喜,立即請教賢士的大名。

魯肅說:“此人是襄陽人士,姓龐名統,字士元。道號‘鳳雛’先生,與‘臥龍’諸葛亮齊名。”

孫權連忙說:“我聽說過他的大名,趕快請他來相見。”魯肅連忙派人請龐統來見孫權。

“第三方推薦”威力無窮,孫權內心的大門已經敞開,就等龐統來登堂入室了。

龐統該如何應對呢?他絕對不應該輕易接受孫權的邀請,而是要立即收拾行囊,做出告別而去的姿態。他最好的道具就是諸葛亮給他寫的那份推薦信。他宣之於外的理由就是諸葛亮已經邀他去荊州,劉備要重要他,他就要動身了。

如果龐統擺出這樣欲擒故縱的姿態,“不情願賣家策略”的效力就會發揮得淋漓盡致,不由孫權不親自登門來請。這樣,在於諸葛亮的較量中,第一回合也就不算落了下風。

但可惜的是,龐統沒有把握這個先機,而是隨著來人立刻去見孫權,從而喪失了主動權。

龐統與諸葛亮相比,能力學識相差不大。但有兩點,卻是沒法和諸葛亮相比的。

第一點就是容貌。還記得諸葛亮剛出場時是何等的驚豔嗎?

劉備見諸葛亮身長八尺,麵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不由深深敬服,折節下拜!

容貌外表的影響力從來不容小視。

英國心理學家懷斯曼曾經在英國廣播公司的王牌電視節目——《明日世界》的直播中做過一個實驗。他請觀眾扮演陪審團成員,然後播放一段模擬審判的視頻,然後請觀眾來確定視頻中的被告是否有罪。

電視節目通常是在全英國範圍內完全一致的,觀眾看到的是完全一樣的電視節目。但為了配合這次實驗,英國廣播公司特意發出兩種不同的信號,從而將英國的電視觀眾分為兩組。這兩組觀眾看到的是不同的節目。其不同之處在於,其中一組中的被告是塌鼻子,眼窩深陷,和人們通常印象中的罪犯形象非常吻合。而另一組中的被告則長著娃娃臉,並有著清澈的藍眼睛。

為了確保實驗不受其他因素影響,兩名被告身穿完全一樣的衣服,坐在完全相同的位置上,而且都麵無表情。另外其他的條件也完全一致。

最後,大約有6萬個觀眾打進來電話。實驗結果表明,很多觀眾的判斷都受到了被告臉部特征影響。約40%的人認為塌鼻子、深眼窩的被告有罪,但卻隻有29%的觀眾認為藍眼睛、娃娃臉的被告有罪。

盡管理性告訴人們,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罪要有證據,但很多人還是僅憑被告的臉部特征就草率地作出了決定。由此亦可見外表容貌在社會交往中的重要性。

可惜上天不夠偏愛龐統,在給了他出眾的智商稟賦的同時,卻給了他一副醜陋的容貌。孫權見他濃眉掀鼻,黑麵短髯,形容古怪,心中就有三分不喜。

一個人長得醜點,也沒關係。俗話說“佛靠金裝,人靠衣裝”。華麗高貴的服裝可以有效彌補容貌上的不足。諸葛亮剛一出場時,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一派仙風道骨,先聲奪人。而龐統不過是道袍竹冠,皂絛素履,不修邊幅,十足一副寒酸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