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六出岐山第一陣卻吃了一個大敗仗,折損人馬萬餘。諸葛亮正在憂悶,楊儀過來打魏延的小報告,說魏延私下發牢騷,對丞相不滿。大多數領導者一般都喜歡聽這種小彙報的。但在一種情況下卻是例外的。那就是領導者本人心情不佳的時候,打小報告者往往就會成了領導者的出氣筒。
果然,諸葛亮狠狠斥責道:“我心中自然有數,你不要在我麵前進讒言!”楊儀麵紅耳赤,惶恐而退。
兩軍僵持之際,諸葛亮乘了小車,在祁山之前渭水兩岸察看地理。忽然看到了一座山穀,形如葫蘆,裏麵可容納一千多人,兩個出口卻僅容一人一騎通過。此處就是上方穀。諸葛亮大喜,叫來馬岱密密吩咐。諸葛亮令五百人守住穀口,一千人在穀內隱秘施設。兩班人馬絕不替換,以防走漏消息。諸葛亮則一連十多天,親自在穀內安排指揮。
楊儀來報,說如今糧草都在劍閣,人夫牛馬,搬運極為不易,已經不敷支用了。諸葛亮拿出圖紙,命人製造木牛流馬。不到半月,木牛流馬製造成功,就如活物一般,上山下嶺,往來搬運糧草,極其方便。
魏兵看見,立即去報司馬懿說蜀兵用木牛流馬運送糧草,牛馬自己不吃草,軍士也很省力。司馬懿本來是想用拖延戰術,逼得諸葛亮因糧草接濟不上而退。但現在木牛流馬的出現讓司馬懿的戰略設想落空。他當即派人去搶了幾匹回來,一一拆開後,原樣仿製了一大批,也用來搬運糧草,果然行走如飛。
諸葛亮得知這個消息,卻非常高興。他立即派王平率兵去劫魏營的木牛流馬。等到魏國援兵趕來,就將木牛流馬口中的舌頭一扳,牛馬就不能行走。而等到魏兵放棄木牛流馬,蜀兵再扭一下舌頭,牛馬再度行走如飛。這一招就是為了製造一種神秘感。諸葛亮又派大將張嶷率五百人馬,扮作六丁六甲,鬼頭獸身,臉上塗彩,手持旗幡寶劍,身掛葫蘆,內藏煙火之物,埋伏在山旁。隻等搶回木牛流馬後,裝神弄鬼,施放煙霧,讓魏兵以為蜀兵有天神護佑。
諸葛亮確實是利用資源的高手,這些裝神弄鬼的道具、舉動果然奏效,搶來魏兵糧草無數。而且,魏兵將木牛流馬視為神物,再也不敢有覬覦之心。
諸葛亮緊接著安排上方穀之謀。他令大將高翔假裝往上方穀內運送軍糧,自己也把中軍主帳安紮在上方穀附近。又令魏延接連詐敗。這都是為了將司馬懿等人引入上方穀中,一舉殲滅。
司馬懿探聽明白,決定親率人馬,去上方穀內燒掉蜀兵的軍糧。魏延一路詐敗,果然將司馬懿父子等人全部引進穀內。司馬懿等人剛一入穀,把守穀口的蜀軍伏兵就將穀口堵塞。司馬懿急退,但已經來不及上。四處山上火箭齊射,引爆穀內地下所埋的地雷。一時間火光衝天,爆聲陣陣。司馬懿父子三人抱頭痛哭,哀歎自己命喪於此。
但是,突然間天響霹靂,大雨傾盆,滿穀之火,全部被撲滅。地雷無聲,火器無功。過不多時,穀中竟然水深三尺。司馬懿大喜,立即帶領部下,拚死殺出穀口,逃出生天。
諸葛亮得知後,不由長歎一聲,說了一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諸葛亮本來的打算是要畢其功於此役的。他要一舉解決兩個難題。首先是將勁敵司馬懿父子殲滅。這樣魏國就再也沒有能和他匹敵的對手了。司馬懿一死,消滅魏國就剩下時間的問題了。其次,司馬懿既然已經死了,魏延的勇猛無敵也就派不上用場了。那麼正好也在上方穀中用同一把火燒死。
所以,他安排馬岱鎮守穀口時不得將誘引司馬懿入穀的魏延放出。但是,諸葛亮卻沒有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眼看大功告成,卻被一場滂沱大雨澆滅。這大雨澆滅的不僅僅是上方穀中的大火,也澆滅了諸葛亮心頭那最後一點自信。
這次大雨,是一次典型的小概率事件。諸葛亮最擅長使用小概率事件了。當年,他在赤壁之戰時,利用了大霧草船借箭,利用東風火燒曹兵,都是得益於對小概率時間的精準把握和精到利用。但這一次,諸葛亮竟然沒有推算出天降大雨這一小概率事件。這隻能說明,天時確實已經站到他的對立麵——司馬懿那邊去了。司馬懿不求而得天佑,父子三人竟然死裏逃生。
而同樣幸運的還有那位一直不走運的魏延。魏延僥幸逃了性命,怒氣衝天來找諸葛亮。他根本不知道這一切都是出自諸葛亮的安排,他以為一切都是馬岱所為。
魏延對諸葛亮說:“馬岱早早將穀口堵死。我帶著五百軍兵誘敵深入,也無處逃生。要不是天降大雨,我們也沒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