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台城童家乃是百年清譽的修士家族,在城中聲譽頗高,尤其十年前的浩劫時,是抵抗亡靈的主力,當年童家收到占星樓的警示後,率先啟動輪台符陣,百姓被迅速召回城內,亡靈被格擋在城外,使輪台城和龍城一樣,成為浩劫中幸存下來的城池之一。
今日,位於城北的童家張燈結彩,童老太爺八十大壽,賓客絡繹不絕,前院平時弟子修煉的石坪上,擺滿了桌椅,身著白色淡雅素衫的童家弟子分立兩側,彬彬有禮的招呼前來道賀之人。
同前院的熱鬧想比,後院顯得寂寞冷清,一顆梅樹下,站著一位鶴發童顏的老人,對著梅樹下插著的一隻笛子輕撫胡須,笛身不知在土中插了多久,卻依然光滑透亮,跟錢三床頭藏得那支有些相似。
老人一生以除魔衛道匡扶正義為己任,自接任童家家主一職來,每日勤勤懇懇教育子弟,約束門生,自身修為更是不敢懈怠,對於任何物質享受皆視為侵蝕人精神體魄的毒藥,從不沾染。
勤勉素簡已經成為童家獨特的家族氣質,從上到下,深入每個人骨髓深處,童家子弟在外也約束自己言行,美名遠揚,深的百姓擁戴,便是平日裏用的茶葉熏香,也是坊間最常見的那種,百年清譽實至名歸。
而今天這場壽宴,卻一反常態,辦的格外鋪張奢華,就像把長久節儉下來的錢財全部用上一般,更像久病將死之人燃燒最後的生命時的精神奕奕。
童家弟子分為本門弟子和外門弟子,童老對兩者在修行上的指導並無分別,毫不偏私,這也成為童家吸引有修行天賦的青年前來投靠的主要原因。
童老對這二者唯一不同的一點是,本門童姓弟子若是修煉到造氣境,便會被授予進入童家祠堂拜會先祖的榮耀,會聽到關於先祖的故事。
玖瀾大陸上曆史悠久的修士家族,都有自己嚴苛的教育體製,和世代傳承的家族底蘊,這成為他們的立足之本,外門弟子深知茲事體大,並不會有嫉妒偷窺之心。
童家最大的底蘊,便是輪台符陣。
老人對著插在梅樹下的笛子,像看見某人一般,點了點頭,微澀一笑,道:“終究還是老了,不知這樣的壽辰,明年會不會有。”
一陣風吹來,梅樹枝輕輕搖擺,似是在同他說話。
“品宅中那些枉死的人,我對你們不起,可我從不後悔,若是同樣的事再發生一次,我仍然會這麼做。”老人的須發隨風飛舞,清瘦的身形竟有些仙人之資,低沉的話語中透著他對當年之事的決絕。
地上的笛子,出自品宅一名小輩之手,當時那小輩和錢三脾氣相投,是個天賦極高的器師,最擅長的,便是製作一種吹奏起來邪祟行動會變緩慢的笛子。
他那靈器笛子,送了錢三一支,送了童家一支。
那時候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亡靈潮那等大事,平時遭遇的一兩個邪祟,不等吹奏笛子,就已經被修士消滅,在當時看來減緩邪祟行動沒什麼必要。
他並沒有重視這支笛子,而這支笛子,便是引發童家和品宅分歧的導火索。
老人回憶至此,被悄悄行來的老管家斷,管家深知老主人溫和性子,不會隨意責罵下人,可他心裏和輪台城其他百姓一樣,裝著對老人的滿腔敬仰,這令他每次見到老人時都微微有些緊張,定了定神,才恭敬的走到老人旁側,行了一禮,道:“童老,賓客們都到齊了,您什麼時候過去?”
老人自己也不明白為何他今日會有如此多的感慨,歎息一聲,沒有再說話,轉身朝前院走去。
原本豔陽高照的天空,不知從何處飄來厚厚的雲層,前院禮樂喧嘩之聲鼎沸,獲邀前來的人比主人家還喜上眉梢,將原本清靜的童家渲染的不太真切。
童老行在人群裏,點頭微笑向道賀的人回禮,腦海裏卻一直在回憶著當年舊事,這場熱鬧無比驚動全城的壽宴,並沒有衝淡他心裏的不安和焦躁。
從接到龍城那位遞來的消息時開始,他就有種預感,這次的事怕不能善了,他以為十年前品宅舊事,就算錢三也隻是大概猜測到真相,沒想到,竟有人對內情如此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