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血壓不可少,血壓不可高(1 / 1)

對大部分的高血壓患者來說,都屬於致病原因不明的原發性高血壓。要想更好地預防與治療高血壓,我們首先要搞清楚高血壓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在本章中,高血壓的概念、分類、症狀、分期、易患人群、病因、危害等都將得到詳細闡述。除此之外,本章還包括了與高血壓這種疾病以及患病人群密切相關的一些其他常識。

什麼是血壓

血壓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對血管壁所產生的壓力。當然我們平時是感受不到血液壓力的存在的,隻有透過血壓計的刻度,才能得知血壓是否維持在正常水平。

須知,維持正常血壓是極其重要的。如果血壓過低,氧氣和營養物質便不能正常運送到人體的各個組織;相反,若血壓過高,對身體健康也會帶來不良後果,甚至會引起嚴重的疾病。

什麼是收縮壓與舒張壓

在醫院裏測定血壓時,醫生說:“XX,你的血壓是140和90。”其中,第1個數字代表收縮期血壓,即心髒收縮時的血壓(也稱最大血壓、最高血壓、上麵的血壓);第2個數字是舒張期血壓,即心髒在積累下一次送出血液時的血壓(也稱最小血壓、最低血壓、下麵的血壓)。

血壓是在上臂纏好臂帶以後,用聽診器聽手臂的動脈聲音來測定的。臂帶的壓力通常可以升到200毫米汞柱以上,然後逐漸地放氣把壓力降下來,當臂帶內的壓力剛小於收縮期血壓時,血液通過了在臂帶下麵的動脈,與心跳的周期同步,聽診者就可以開始聽到突突的心跳聲音,這就是收縮期血壓。當臂帶的壓力繼續下降,舒張期血壓與臂帶內的壓力相等時,聽診器聽到的聲音就突然變成較悶而不清晰的聲音,這時臂帶內的壓力就是舒張期血壓。

什麼是高血壓

每個人的血液都是處於壓力之下的,否則就不能進行有效的血液循環,但血壓過高會對動脈血管壁造成損害。如果這種損害長期存在,將增加冠心病、心力衰竭、腦中風、視網膜出血或脫落、腎功能衰竭等疾病發生的危險性。高血壓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上述嚴重疾病的一大病因,這是一種可以治療並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的病因。如患有糖尿病或平時吸煙,那麼上述危險因素也會相應增高。

在造成嚴重的器官損害之前,高血壓很少引起不適的感覺。有時血壓升高,但人卻並不出現頭痛、呼吸困難、心跳過速、頭暈,或是其他任何認為與高血壓有關的典型症狀。有時,反而會在血壓正常的情況下可能出現上述症狀。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

了解是否患有高血壓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安靜的時候用血壓計進行測量。由於血壓在每一天、每一小時都存在著差異,在診斷高血壓時,必須分3次測量(最好不在同一天),然後,取其平均值作為診斷高血壓的依據。

世界衛生組織1999年製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為:非同日3次測壓後,按血壓值的高低分為理想血壓、正常血壓和正常高值及高血壓。

理想血壓:收縮壓低於12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於80毫米汞柱,而又非低血壓者,視為理想血壓。

正常血壓:收縮壓低於13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於85毫米汞柱。

正常高值:收縮壓在130~139毫米汞柱,舒張壓在85~89毫米汞柱。

高血壓:收縮壓高於或等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高於或等於90毫米汞柱。

專家提示

高血壓診斷標準的認識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隨著人們對血壓的進一步認識而改變,過去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收縮壓與舒張壓均有增高的趨勢,尤以收縮壓更明顯。而現在已證明,相較於舒張壓而言,收縮壓的水平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更密切的關聯,無論哪個年齡組,收縮壓超過140毫米汞柱都會增加腦中風、心肌梗死和腎功能衰竭的危險性和死亡率。

其中保留了臨界高血壓及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在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在90毫米汞柱,為臨界高血壓;收縮壓高於或等於16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於90毫米汞柱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血壓是有波動的

研究表明,起床、睡眠、吃飯、排泄以及工作、運動等一天活動的節奏都是由人體內的生物鍾控製的,而血壓也會隨著身體的活動而變化。

當起床時,血壓會急劇上升;在吃飯時,血壓也會臨時上升;在飯後幾小時內血壓會緩緩下降。

除了日常的行動和運動會影響血壓外,精神緊張以及喜怒哀樂等情緒也會導致血壓上升。另外,血壓值還會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所以年紀大的人容易因為血管老化而患高血壓。中年以前男性血壓比女性高,中年以後則男女血壓差距不大,通常女性停經後血壓會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因此,血壓高的人應該充分了解血壓什麼時候會上升以及一天內血壓的變化,這樣才能有效地控製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