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星星的孩子”不再沉默(2)(1 / 1)

是成長,不是教育

文+龍雨亭

但現在城市裏的孩子,獨生子居多,他們除了在學校課間時間,幾乎沒有與同伴玩耍的機會。一個班級的孩子大多住在不同小區,放學後各自回到自己的家;即使在同一小區的孩子,由於上的學校不同,他們相互之間也不熟悉。由此,竟成了惡性循環,孩子們隻好日複一日地呆在家裏,獨自玩耍,看電視、耍遊戲,和自己的玩具在一起。孩子渴望走出家門,和他的同伴奔跑、玩耍。實際上,家長也有這樣的渴望,或者帶著孩子串門,但苦於沒有時間;或者約上幾個互相熟悉的孩子爸媽一同去旅遊,這畢竟一年也沒有多少機會。試想一下,如果一個班的孩子都住在同一個小區,他們上課彼此熟悉,下課一起玩耍,一起陪伴著度過每個春夏秋冬,從幼兒園到小學,從小學到中學,從中學再到高中,孩子與孩子之間便能夠建立起極其深厚的情誼。

孩子的快樂玩耍需要基本的設施,相關研究表明,兒童戶外遊樂設施與培養兒童的人際交往智能有兒童早期的人際交往技能、交往狀況會深深影響其心理、人際交往能力,甚至對幸福生活的理解。因此,兒童離不開同伴。

讓孩子心智健全地成長

事實上,除了自閉症之外,現代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還麵臨著其他心理疾病的困擾,比如多動症、恐懼症、強迫行為和攻擊行為等。教育學和心理學研究發現,幾乎所有嚴重的兒童心理障礙,都主要是由於長期缺少玩伴所導致的。

荀子曰:“人之生也,不能無群。”缺少正常與人交往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如下症狀:拘謹膽小、害羞怕生、孤僻退縮,或以自我為中心、不能合作、易人身攻擊。而與人交往過程中的尊重、分享、合作、關心則是預防和治療這些心理障礙的靈丹妙藥。美國《心理學年刊》更是直接指出,玩伴對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很重要,從小與夥伴們一起玩耍、學習、著很大的關係。豐富有趣的遊戲設施能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學會與他人合作、共處。特別是3歲左右的孩子,已經從家庭進入幼兒園過集體生活,他們的人際交往範圍逐漸擴大,如何正確表達情緒、養成同情心、初步學會協商、合作與分享等人際關係技巧,隻有通過遊戲或其他玩耍活動。但是,很多小區遊玩設施極度缺乏,基本沒有孩子可以一起玩耍的設備。

如果孩子們一走出家門,整個小區裏都可遇到自己熟悉的同伴,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還會感到孤獨嗎?如果小區內有多個遊玩設施,孩子可以變換花樣玩耍,他們怎麼會患上自閉症嗎?要是父母們每天都看到孩子其樂融融,快樂玩耍,還會擔心孩子心智不健康嗎?這就是金茂國際生態新城追求的心智快樂,一座健康成長之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