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已經決定,劉知遠說什麼都不起作用了。
石敬瑭通過李讚華和耶律德光取得了聯係。耶律德光見石敬瑭竟有這樣的想法,一時喜從天降。須知在契丹的曆史上,還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好事。契丹征服了東邊及西北的很多國家,但都費了很大的力氣,像這樣主動割地送上門來的,這還是第一次。於是他也不客氣,獅子大開口:可以出兵支持石敬瑭,但事成之後,第一,把幽州、順州、儒州、檀州、薊州、涿州、瀛州、莫州、新州、媯州、武州、蔚州、應州、寰州、朔州、雲州十六個州劃歸契丹;第二,每年得向契丹上貢帛三十萬匹;第三,中原向契丹稱臣;第四,石敬瑭認耶律德光為父,稱兒皇帝。
這樣的條件傳回晉陽,連石敬瑭也愣愣地久久開不了口。
劉知遠說:“太過分了,條件這麼苛刻!這不相當於中原都成了耶律德光的了嗎?”
桑維翰說:“這個代價確實大,不過代價不大,耶律德光也不會出兵!”
李小喜說:“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割一州也是割,割十六州也是割,成就大事,有代價是很正常的。現在我們話已說出去了,如果和耶律德光討價還價,惹得他不高興,不出兵了,那不是得不償失?”
劉知遠說:“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讓明公認他為父,這太難堪了!明公都還要比他大十歲呢!稱臣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認子呢?曆史上可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先例啊!”
李小喜說:“這有什麼難堪的?明宗比莊宗大二十歲呢,明宗尚且在莊宗陵前,以子禮繼位。明宗怎麼沒說難堪呢?天下怎麼沒有人笑明宗?”
劉知遠說:“這完全是兩碼事嘛……”
石敬瑭忽然又暴怒道:“大家都不要再說了!說來說去無非是個人的榮辱。隻要能保住咱河東軍隊,保住大家,我就是再受點委屈又算得了什麼?就這麼定了,喊耶律德光爹是我在喊,又不是你們在喊,咱們先把這事應承下來再說!”
石敬瑭毫無含糊,全部答應了耶律德光的要求。
這一切準備好後,石敬瑭便給李從珂去了一封信,信上說:“皇上,移鎮的事情,恐怕不恰當吧?你本來不是先帝的親兒子,就沒有權利繼承帝位。我看你應該把帝位讓出來,給先帝的親生子許王才是!”
許王是明宗的幼子李從益,如今和先帝妃子王淑妃住在洛陽。石敬瑭此話,不過是說辭,並非真要李從珂讓位於許王的。李從珂見信後大怒,立刻命令西北蕃漢馬步都部署張敬達為北麵行營都招討使,掛帥出征,會合諸道兵馬討伐河東。
這一年是清泰三年(926年)。七月,張敬達已經聚攏各路人馬,殺奔到晉陽城下,把晉陽團團圍住。同時,耶律德光也率領五萬大軍,自楊武穀南下,往晉陽奔襲而來。
本來在契丹和後唐的邊境上,有許多關口防禦著契丹人入侵的。這些關口隻要駐紮了人馬,契丹人南下並不會那麼容易。但因為石敬瑭已經打著抵抗契丹的幌子把這些關口的守將都調整了,所以耶律德光的南下非常順利,九月已經打到晉陽來了。
耶律德光的到來讓石敬瑭大喜,立刻派劉知遠率軍出城,與耶律德光裏應外合夾擊張敬達。張敬達猝不及防,很快敗退回晉安寨中。耶律德光和石敬瑭合兵一路,殺奔晉安寨前,反把張敬達團團困在寨裏。
張敬達沒法,派人火速飛奔洛陽,向李從珂求救。
李從珂得知契丹人竟然幫助石敬瑭打自己,一時嚇得魂飛魄散,趕緊調集人馬增援張敬達。他讓彰聖都指揮使符彥饒率領洛陽步騎兵進入河陽,天雄軍節度使兼中書令範延光率領魏州二萬兵馬由青山口越過太行山進入榆次,又命令盧龍軍節度使、北平王趙德鈞率幽州兵從飛狐口越過太行山,從契丹軍背部發動攻擊,再命耀州防禦使潘環集結西部唐軍,配合趙德鈞部對契丹軍形成南北夾擊之勢。
這樣一來,相當於李從珂舉全國之兵力對付石敬瑭和契丹軍。照理說,契丹軍雖然厲害,石敬瑭雖然驍勇,但在兵力數量以及軍隊的部署上,他們都不占優勢。隻要這些軍隊能夠按時趕到,配合作戰,積極拚殺,耶律德光和石敬瑭肯定不是李從珂的對手。
但問題恰恰出在這些節度使的態度上。尤其是盧龍軍節度使、北平王趙德鈞。
趙德鈞曾經是一員猛將,他還是趙延壽的養父。在莊宗朝及明宗朝時期鎮守邊關,立下了不小的功勞,被封為盧龍軍節度使、北平王。但是李從珂造反上台讓他心裏蠢蠢欲動,總覺得自己也可以幹點什麼大事情。後來見石敬瑭也造反,而李從珂又命令他帶兵攻打石敬瑭,於是他的心思就完全活了。磨磨蹭蹭的不願意出兵,先是讓李從珂加封他的養子趙延壽為成德軍節度使,又要求李從珂同意他和天雄軍節度使範延光的軍隊合二為一,由他來指揮,意欲吞並魏博軍。他的這些作為讓李從珂很生氣,不但不同意他合兵要求,還去信嚴詞斥責他,促他盡快出兵。
要求沒有滿足,趙德鈞自然觀望著,不願意去為李從珂賣命了。而其他節度使也或多或少存在這樣的心思。因此,李從珂的排兵布陣雖精當,其實沒起什麼作用。
再說晉陽解圍後,石敬瑭便以臣子及兒子的雙重禮節,把耶律德光迎進晉陽城裏。耶律德光也不含糊,當即冊封石敬瑭為中原的皇帝,國號便取晉陽的第一個字,為“晉”。石敬瑭的一眾心腹在拜過耶律德光後,又跪下了,以臣子禮拜見石敬瑭,三呼萬歲。
石敬瑭這個登位的儀式倉促而滑稽。既沒有南郊祭天這樣的儀式,也沒有像樣的宮殿,甚至連一身皇帝的服裝也沒有。最後還是耶律德光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給石敬瑭穿在身上,又把自己的帽子揭下來,給石敬瑭戴在頭上。
石敬瑭被契丹人扶上皇位的消息迅速傳遍全國。李從珂又驚又怕,連續發了幾個聖旨,催促趙德鈞等人加快速度前往拒敵。
沒想到趙德鈞聽到這個消息後卻是另一番想法。先前李從珂稱帝,現在石敬瑭稱帝。李從珂通過向將士作高賞許諾當了皇帝,石敬瑭更絕,投靠了契丹這樣一個硬主。這兩個人,都是敢想敢做,結果得到了這大把好處。其實,這些事情,自己也是可以做的。如果自己早做了,說不定已經當皇帝了!這樣的思緒讓他的內心狂跳不已,他忽然想到,現在做也不遲啊,既然石敬瑭可以讓耶律德光封他為皇帝,自己也可讓耶律德光封嘛!
於是,趙德鈞立刻派人對耶律德光說,皇上,您封我為帝吧!隻要我當了皇帝,石敬瑭向您承諾的那一切,我全部可以辦到的,再加一些上貢都不要緊的!
耶律德光拿到趙德鈞的信後,心裏也不禁動蕩起來。因為趙德鈞是盧龍節度使、北平王,石敬瑭向他承諾的割讓的燕雲十六州,很大一部分其實是盧龍鎮的地盤,讓趙德鈞割讓給他,似乎更靠譜一些。再說,如果封趙德鈞為帝,那麼契丹軍南下的時候,阻礙將會更加小。反而是現在,自己孤軍深入,鬧不好,會和石敬瑭一起進入李從珂的包圍圈而全軍覆沒。
耶律德光越想,越覺得冊封石敬瑭有些冒險,反而冊封趙德鈞是大利好。於是他答應了趙德鈞的請求。
再說石敬瑭得知耶律德光又答應了趙德鈞,不禁大吃一驚。這到手的皇位,難道又要掉了?趕緊讓桑維翰和李小喜一起去找耶律德光遊說。
見到耶律德光後,桑維翰說:“皇上,您舉仁義之師,解救我們的困厄,又扶立我們皇上登基,此事已經傳遍四方。陛下金口玉言,現在又行否決,恐天下人不服啊!”
耶律德光愁眉苦臉地說:“唉,你不知道啊!朕千裏奔襲,解救你家主人,朕也算是對得起你們了!奈何朕孤軍深入,又四麵受敵,這樣久耗下去,恐怕大家都會遭受困苦啊!朕這也是沒辦法的權宜之計。”
桑維翰說:“陛下,現在咱們已經把晉安寨團團圍住,以陛下的智勇雙全以及我們的奮不顧身,攻破晉安寨已是指日可待。隻要拿下了張敬達,還怕什麼趙德鈞等人?”
耶律德光猶豫地說:“朕看那張敬達是一把打仗的好手,要想拿下他,可不是那麼容易啊……”
李小喜接過話來說:“陛下,趙德鈞這個人,臣在幽州的時候就已經接觸過他了,是一個反複無常的小人。他的話千萬信不得。陛下要是信了他的話,到時候他坐穩天下後,又反悔了,再把邊境地區的幾個關口扼住,陛下要來中原遊玩一下都不容易啊!”
耶律德光說:“那都是將來的事,問題是隻要朕不答應他,眼前這一關都過不去,還有什麼以後遊玩的話呢?”
李小喜說:“陛下,隻有我們是真誠的啊,趙德鈞答應的那些條件,我們甚至可以翻倍答應。我們可以讓更多的土地,上貢更多的布帛嘛!”
耶律德光說:“唉,朕已經說過了,這不是錢的問題!你們就不要再說了吧,多說無益……”
桑維翰和李小喜說了半天,耶律德光愣是不答應,還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讓他們趕快離開。他們沒有辦法,隻好從耶律德光的營帳中走出來。
出來後,桑維翰就要騎馬離去。李小喜說:“桑大人,難道咱們就這樣回去了嗎?”
“不回去又怎麼樣?”桑維翰沮喪地說,“契丹皇帝都說到那份上了,難道還會有什麼轉機?”
李小喜說:“可是我們這樣回去,皇上沒有了契丹的支持,不是死路一條嗎?包括咱們這些人,還有活命嗎?既然回去都是一個死字,為什麼還要回去呢?”
桑維翰吃驚地說:“李小喜,你的意思是,我們投奔契丹不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