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裏的小幸福
媒體聚焦
作者:鄧海建
對中國或中國人來說,這無疑是被曆史銘記的大時代:神舟飛船上了天,航空母艦下了海,種田不用繳稅,社保全麵覆蓋,這些變化都會讓世界矚目。在大時代的背後,則是柴米油鹽的小日子。每個人為了不同的目標,忙碌著,努力著。國慶前夕,央視走基層記者分赴各地,采訪數千人,麵對同一個問題——“你幸福嗎”?盡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回答,但在不同的幸福觀中,一個立體的幸福圖景呈現在公眾麵前。
關於幸福,網絡上流傳經典的段子說,“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話雖戲謔,卻道出了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的特點。人月兩圓是一種幸福,春華秋實是一種幸福,健康快樂是一種幸福,業績進步是一種幸福……瑣碎的幸福,確實難以精密丈量;但如果在更宏大的背景下觀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整體幸福感,不僅與國運休戚相關,更是推動群體向前、向上的核心力量。“幸福感指數”的概念起源於三十多年前,乃是不丹國王提出並付諸實踐的。二十多年來,在人均GDP僅為七百多美元的南亞小國不丹,國民總體生活得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關注。今天我們關注國人的幸福觀與幸福感,實質也是關注微觀視野下個體公民的生存質量。
在中國的“幸福地圖”上,決定底色與調值的首先是中國農民。早前有論者直言,“13億多中國人口,超過8億的農民,農民幸福了,中國可以說大部分幸福了。”某種意義上說,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史,是中國農民的幸福追求史,也是中國農民幸福感的增長史。農業稅製的變化、身份依附的轉身、科技增產的奇跡、製度惠民的持續發力——自2004年以來,中央連續將目光聚焦在惠農政策的“一號文件”上,破解農村、農業、農民問題的新思路,尋求城鄉二元結構的破局之計。當中國農民的幸福從臉譜化的數字中落實到“安居工程”、“村村通工程”等具體舉措中,幸福就洋溢在“日子越來越好”的安心與滿足裏。
在中國的“幸福地圖”上,最朝氣蓬勃的是新生代產業工人。2011年年底,廣州明確提出“加大對新生代產業工人的關愛,其實就是對幸福廣州建設的關心”;而在深圳,近5000產業工人報名參加旨在打造新生代產業工人、幫助外來務工人員就讀北大等著名高校的“圓夢計劃”……這不僅因為新生代產業工人是一個數量龐大的青年群體,更因其在我國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是決定性的力量。不說最低工資標準的增長,也不說各地鼓勵性福利政策,回頭看看這些年,從盲流、民工潮、打工仔,到外來務工人員、新市民、新居民、產業工人——這些不一而足的稱謂,也許是測量中國產業工人幸福感的最好注腳。他們的幸福,與傳統農業社會向工業信息化時代的轉型息息相關。
在中國的“幸福地圖”上,萬千市民的幸福感是被晾曬得頻次最密的民生圖景。不久前,中國公共經濟研究會和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在人民網聯合進行了“中國幸福城市評價體係課題”和中國幸福城市排名的發布。類似的城市幸福與市民幸福成為例行的公共課題,大街小巷、街頭巷尾,新開通的地鐵、新提速的網路、新搬進的保障房、新啟用的公共體育館……哪怕是爭議不斷的居住麵積或平均薪資,罵也罵了、說也說了,回到一家老小熱氣騰騰的飯桌上,殷實的菜品、便捷的現代生活,舊時王謝堂前燕,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往後比比,往前看看,何處不是暖意盈盈的“微幸福”?
以後現代經濟學觀之,幸福首先是價值,而不是效用。我們“鴨梨山大”,但我們又倍感幸福;這未必是最好的大時代,卻是我們並肩生活的大時代。沒有人不追求幸福,這是與生俱來的權利;沒有社會不祈望幸福,這是因應曆史的走勢。盡管幸福是一種心理體驗,但這一生,我們都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有一天,當我們以“你幸福嗎?”取代“你吃了嗎?”、當公共政策以“你幸福嗎?”代替“你同意嗎?”,問候每個路人,問候每個心靈,這本身就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