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1 / 2)

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產業發展

作者:葉威

摘要: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是我國經濟和科技體製改革進一步深化的產物。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全市民營科技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文章對遼陽市53家民營科技企業進行調研,分析了遼陽市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的基本概況以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對策性建議。

關鍵詞:遼陽市;民營科技企業;企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F2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31-0001-02

在各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民營科技企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亮點頻現、成效顯著,在促進全市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中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全市民營科技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我所對全市53家民營科技企業進行調研,在這次調研中,我們對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現狀進行了歸納和總結,同時也發現了當前企業存在的一些問題,並提出了一些建議和

對策。

1 遼陽市民營科技企業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市民營科技企業的科技實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已經得到了逐步提升,但同時也存在許多的問題:

1.1 企業規模偏小

在被調研的53家民營科技企業中,資產總額在1億以上的隻有7個,銷售額5億以上的4個,其中,銷售收入1億元以上的企業隻有5個,銷售收入5億元以上的企業全省隻有3家,這足以說明大規模的民營科技企業太少。民營科技企業規模的大小直接影響著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隻有企業規模做大做強,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被淘汰,否則很容易被同行業的大規模企業擠垮。

1.2 企業涉及的技術領域不寬泛

目前,我市的民營科技企業涉及的技術領域主要以製造業、化工和新材料、電子、有色金屬為主,農產品深加工、生物技術、紡織、食品等領域較少,而在生物醫藥、新能源與高效節能、環境保護等領域還是空白。

在全國大力推廣可持續發展的時期,在產業導向上,民營科技企業應更注重發展生物醫藥、新能源與高效節能、環境保護等高新技術產業,政府應該積極鼓勵民營科技企業橫向發展,拓寬技術研發領域。

1.3 科研人才相對匱乏

從彙總數據可以看出,直接從事研發的科技人員僅占職工總數的五分之一,而且科技人員的學曆普遍較低,大專以上學曆的科技人員隻占職工總數的不到三分之一。而人才資源的緊缺和高效分配從根本上製約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

本次調研活動中,幾乎所有的民營科技企業都反映人才是製約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的最主要因素,高學曆人才不光難引進,還特別難留住,特別是一些高學曆研發人才,往往到企業工作一兩年就跳槽走了,所以一些民營科技企業隻好將企業的研發中心設到沈陽、大連等異地城市,或者隻立足於培養本土化及企業內部人才,這些做法都嚴重製約我市經濟的正常發展。

1.4 科研經費投入不夠

我市2008年末預計科技研發投入的總量約3.5億元,隻占全年銷售收入的0.05%左右,比重較去年增加了0.02個百分點;其中,R&D經費約1.5億元。這些數據都表明企業研發高新技術產品的積極性不高,這也暴露了我市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中研發投入不夠。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首先要生產出有競爭力的產品,而企業必須通過研究與發展,才有可能開發出性能高、經濟性優異的產品,去開辟新市場,占領並擴大原有市場。企業要增強自身的競爭優勢,必須不斷地進行研發。因此,增加研發投入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