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專利獲取不多,且轉化科技成果少
截至2008年末(預計),我市民營科技企業開發新產品約2002個,新產品產值約24億,同比增長約3.51%和1.64%。但是,當年獲得專利數卻隻有約127個,且同比減少0.46%,轉化科技成果也隻有約75個,同比稍增加約0.21%。
可以看出,大部分民營企業很重視產學研合作,重視開發新產品,但不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對申請專利的重視還不夠,沒有充分利用政府搭建的平台去申請專利,保護專利獲取人及法人的合法權益,這樣企業也不能及時申報最新最好的科研成果和項目,不利於科技企業的快速
發展。
2 對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的建議與對策
為加快我市民營科技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根據我市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同時也參考其他各市(縣)的經驗,提出以下建議與對策:
2.1 加強對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工作的領導
民營經濟已成為我市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增加財政收入、擴大就業、繁榮市場等方麵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對於大多數民營科技企業而言,由於其自主創業、自我發展的特點,它們與政府的聯係較少,對政府製定的關於科技創新的優惠政策缺乏了解。因此,政府在對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工作領導和服務的同時,應特別注意發揮各級工商聯組織的助手作用。
2.2 強化民營企業科技創新自主創新
創新是一個企業生存發展的靈魂和動力,任何企業無論它現在的規模大小、效益如何,離開創新,都將停滯發展乃至被淘汰。由於目前我市民營科技企業規模偏小,涉及技術領域偏窄,所以,我們在鼓勵民營科技企業創新發展的同時,必須同時鼓勵企業做大做強,鼓勵企業橫向
發展。
扶持、促進中小型民營科技企業參加或是自行舉辦各種科技創新活動,向同業學習先進的技術,並對新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政府創造機會聯合民營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研究創新,創造條件將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中小型民營企業是我市民營科技企業的主體,政府的公共資源應進一步向它們傾斜,支持它們承擔國家和省、市的科技項目,全麵提升民營科技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2.3 不斷加大民營科技企業的投入
我市民營科技企業普遍研發投入不夠,要改變這一現狀,首先要鼓勵企業將投入重點放在技術含量高、市場占有率高的高新技術產品上,實現研發投入經費利用效果的最大化,提升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和產品檔次。同時,各級政府要加大投入,按照今年我市科技局的相關政策,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機製。投入領域實現多元化,並給予扶持,申報的各類計劃項目要根據現有條件通過各渠道,爭取財政資金的支持,要加強銀企對接,爭取金融機構的貸款支持。主動與風險投資公司爭取風險投資資金的幫助,還可以通過招標,將企業人員的資金吸納進來,增加企業科技研發的投入總額。
為了更好地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配套服務,我市提出了“組織網絡化、功能社會化、服務產業化”的發展方向,為了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政府鼓勵組建各類科技創新和創業研發的中介機構。比如,技術成果轉化中心、創業研發中心、技術推廣中心等等,並在政策上給予扶持。
作者簡介:葉威(1979—),女,遼寧省遼陽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