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農電工管理工作的探討
管理研究
作者:田慧 宋揚
摘要:農電工管理是農電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事關農村供電企業效益的提高和健康長遠發展,各級農電管理機構應高度重視農電工管理,農電企業管理層的人員要對做好農電工管理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農電工;農電管理;供電企業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31-0156-02
農電工隊伍是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搞好農電安全生產和農村供電服務的重要力量。隨著農電體製的改革、農電管理模式的變化和電力企業服務規範化標準的提高,提高農電工整體素質已成為農電管理中麵臨的突出問題,如何讓企業在穩健中謀發展,逐步解決農電工管理中存在的現實問題,筆者談幾點淺顯的建議。
1 農電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隊伍不穩定
農電工的主要工作是農村10kV及以下線路設備新建、運行、維護、搶修、抄表、收電費、供電所值班等,工資低、福利少、勞動強度大、安全風險高、節假日休息少、臨時性加班搶修任務多。雖然近年來,大部份供電企業都在千方百計不斷提高農電工的工資水平,但漲幅較少,離農電工的期望值有很大的差距,要維持整個家庭的正常生活比較困難,農電工對提高工資福利待遇的渴望非常強烈。目前由於公平競爭氛圍不健全,造成農電工心理失衡,農電工發展空間較小,致使真正高學曆、高技能的農電工隨時可能流失,成了影響農電工隊伍發展的隱患。不斷有農電工主動辭職,特別是一些培養多年的骨幹農電工的流失,成為目前農電工管理中的最大問題。而這批人正是農電工隊伍的生力軍,直接導致農電工作受到影響。
1.2 整體素質低
農村電網改造後,電力企業實行了專業化、規範化的管理,對工作標準和工作要求大大提高,這就給農電工適應新工作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數農電工沒有經過係統的電工專業培訓,農電技術人才匱乏,檢修和維護農電設備的工作能力不足,業務技能離供電企業專業化管理的要求還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在職的農電人員年齡普遍偏大,接受能力有限,再學習、再提高的可能性較低。雖然農電企業也進行了很多業務技能培訓,但培訓的效果不佳,業務技能水平提升不大。受文化知識和生活環境、工作環境的影響,不少農電工思維方式守舊、工作方法簡單,這些情況都增加了農電工的管理難度,農電安全生產風險較大。
1.3 安全意識差
電網新技術、新設備的不斷發展進步,使一些員工業務技能跟不上要求,形成新的安全隱患。怕麻煩,圖省事或者投機取巧、饒幸心理比較嚴重,習慣性違章仍時有發生。對工作環境不做認真仔細觀察、對工作設備性能不了解、對工作流程不熟悉,平時不用心學習安全操作規程等,緊急情況下不知如何處理。工作前不做風險點查找和事故隱患分析、工作中不會想到這樣幹安不安全,應采取什麼措施提高安全係數等,隻是想早點把工作完成後回家。不懂裝懂,往往不顧客觀條件,過高估計自己的水平,明知是違章,有危險,仍不計後果去幹,結果害人又害己。工作任務重,加班加點多或生活中的不順心等諸多因素,使得精神壓抑,脾氣急燥,容易引起心理疲勞,在作業中造成精力不集中,防範意識減弱,反應遲鈍,容易導致安全事故發生。
1.4 服務水平低
農電員工作為供電企業的一股重要力量,工作在農村,服務在一線,直接麵對的是鄉鎮企業和農戶,其言行直接關係到農電企業的形象和聲譽。隨著農電體製改革,所有供電企業都向社會實行公開服務承諾,客戶對優質服務的期望值很大、要求也很高,農電企業對服務工作的監督檢查雖然促進了服務水平的提高。但是還是存在服務過程中,不講方式方法,態度不好,發牢騷,講怪話。有估抄、漏抄、錯抄的現象,造成用戶不滿。甚至有的人不惜損害企業的利益,違法違紀,謀取個人私利,影響了農電工在農村群眾中的形象和聲譽,這些現象必然對農電企業的企業形象產生不良影響。
2 解決問題的辦法
2.1 提高待遇,解決後顧之憂
一是嚴格執行法律法規,要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依法與農電工訂立勞動合同。未訂立勞動合同的,要盡快完成補簽合同;二是提高工資標準。根據不同崗位,合理確定工資標準,使工資不能低於當地人均工資水平;要為農電工辦理養老、醫療、工傷三項基本社會保險,徹底解決農電工的後顧之憂,要為農電工提供必要的勞保用品。要根據經濟的發展和物價的提高,不斷提高工資收入,保持農電工隊伍才能穩定,留住人才,以利於農電企業長遠發展;三是完善競爭機製。通過工資與技能等級、工作表現相掛鉤,創造出公平競爭的良好氛圍,消除農電工的消極心理;四是黨組織、工會組織要關心農電的生產和生活,把他們的冷暖放心上,多聽他們的呼聲,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給他們送溫暖、送文化、送健康、送歡樂,激發和調動全體農電工的工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