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香河縣中小學校舍抗震設防現狀及對策(1 / 2)

香河縣中小學校舍抗震設防現狀及對策

交流園地

作者:郭建民 張靜

摘要:文章通過對香河縣中小學校舍進行的抗震安全排查,對已有校舍存在的抗震缺陷進行了總結和分類,並提出了相應的處理建議,以期為國內同類校舍鑒定和處理對策方麵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校舍抗震;抗震缺陷;抗震設防

中圖分類號:TU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31-0163-02

1 概述

近年來,由於我國中小學校舍用房(包括教學樓、宿舍樓、辦公樓、食堂等)不斷出現倒塌等惡性事故,特別是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汶川地震造成大量校舍用房的垮塌,導致了大量在校學生的傷亡,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多的關注和影響。在最新頒布的《建築工程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中,有關條文已明確標明:教育建築中,幼兒園、小學、中學的教學用房以及學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設防類別應不低於重點設防類。在已有的中小學校舍建築中,由於按照此前國家標準建設或其他問題,有部分建築不能達到目前現行國家標準對於建築抗震安全的要求,故須進行相應的鑒定和加固。

香河縣隸屬河北省廊坊市,縣教育部門於2009年組織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對管轄區內的中小學校舍開展了針對於抗震安全的排查鑒定工作,現將排查鑒定中得到的部分現狀和處理建議予以整理,以期在國內同類校舍鑒定和處理對策方麵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2 基本情況

按照現行《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01)(2008年版)中的規定,香河縣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20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轄區內共有職業高中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中學13所,小學68所,公立幼兒園6所,私立學校2所,學校校舍主要結構包括框架結構、磚混結構、平房結構等幾種類型,按建造年代進行統計的結果(按照我國建築抗震設計規範的發布情況,近期較大規模的規範更新基本為1977年、1989年、2001年,故大致按這幾個時間段進行分類)。由於2002年及以後校舍建築物基本為按照現行係列國家設計規範設計、建造,在各項資料都齊全的前提下,其抗震安全是有基本保證的,故本次校舍抗震安全的排查鑒定原則為:對2001年及以前建造的校舍建築進行普檢,同時選取部分2002年及以後的校舍建築進行抽檢。

3 校舍抗震設防現狀

對香河縣校舍進行的本次抗震安全普檢工作,共曆時約3個月,對轄區內的校舍進行摸底排查,並抽取了36所學校校舍進行了詳細的工程檢測及鑒定。香河縣中小學校舍的抗震設防現狀較為複雜,為便於分析,現將校舍按建造年代分類整理如下:

(1)1978年及以前的校舍:該期間建造的樓房多為磚混結構,抗震設防構造簡單,沒有設置圈梁、構造柱等主要抗震構造措施,(樓)屋蓋多為預應力空心樓板,板間連接措施較差;該期間建造的平房校舍多為磚木結構,抗震設防更為簡單,部分平房無任何抗震設防措施。該類校舍按現行《建築抗震鑒定標準》(GB50023-2009)(以下稱:現行抗震鑒定標準)中後續使用年限為30年的建築抗震鑒定方法進行鑒定,其綜合抗震能力不能滿足要求(部分已做過抗震加固的校舍建築除外)。

(2)1979~1989年間的校舍:該期間建造的樓房校舍多為磚混結構,大部分設有圈梁、構造柱等基本的抗震設防構造措施,(樓)屋蓋多為預應力空心樓板,板間連接措施較差;該期間建造的平房校舍多為磚木結構,無圈梁、構造柱等抗震設防措施。該類校舍按現行抗震鑒定標準中後續使用年限為30年的建築抗震鑒定方法進行鑒定,有部分建築物的綜合抗震能力不能滿足要求。

(3)1990~2001年間的校舍:該期間建造的樓房校舍多為磚混或框架結構,磚混結構均設有圈梁、構造柱,框架結構也設有抗震構造配筋,(樓)屋蓋多為預應力空心樓板或現澆樓板;該期間建造的平房校舍多為磚木或磚混結構,部分設置了圈梁、構造柱等抗震設防措施。該類校舍按現行抗震鑒定標準中後續使用年限為30年的建築抗震鑒定方法進行鑒定,建築物的綜合抗震能力基本滿足要求;若按後續使用年限為40年的建築抗震鑒定方法進行鑒定,則大部分建築物的綜合抗震能力不能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