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西湖邂逅(1 / 2)

楔子:杭州有湖,名西湖。湖邊有山,山有一洞,洞內有一千年人參。此人參善吸天地之靈氣,取日月之精華,日久天長,漸通人性,不久生眼耳口鼻,能言人語,能行於地,乃修行成精耳。一日洞口遠眺,見山下人來人往,湖麵碧波蕩漾,風光無限,不覺凡心大動。遂口念咒語,幻化成一中年男子,取名飄渺,自下山去了......

故事開始於乾隆年間的杭州西湖畔......  

古語有雲: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歲月漫漫,雖曆經世事滄桑,古老的杭州城愈發顯得優雅別致。老橋、吊樓、石板路、還有那清脆的琵琶聲,古城獨有的靜謐祥和之感從人們視野中每個角落悄悄飄散出來。如絲絲青煙,嫋嫋騰空,散入那油墨一樣的愁雲裏,竟凝結了一顆顆雨珠兒灑落下來。

不一會兒,飄渺便有幸在石橋之上得瞻隻古詩裏才可見聞的“吳越軟玉”。

大概是行將雨大,來收衣物也。雖未拋頭露麵,隻那蔥段般的玉手便叫人感歎:

“吳越多女子,性若柳,靈勝玉。”

天色已昏,飄渺疾步至一家客棧門前。

“狀元樓......”

飄渺凝視那樓上匾額許久,唏噓不已。隨後抖了抖雨蓑,隨那店小二進了去。要了一兩碗小菜,一杯酒水,便自斟自飲起來。

少時,一個滿麵書生氣的男子走進了酒家。因人滿為患,唯飄渺身旁有一空座,書生便舉手作揖道:

“打擾了。”

飄渺忙回敬,示意那書生坐下,繼而打量起他來。

那書生雖滿臉書卷氣息,模樣倒生的清朗:白麵劍眉,星眸皓齒,更兼為人彬彬有禮。飄渺不自然間倒對那書生有了些許喜愛之意。

隻有一事讓飄渺琢磨不透:那書生看似手無縛雞之力腰間卻配一口寶劍。

飄渺便問了:

“公子好似讀書人,卻為何配劍?”

“哦,先生有所不知。家母早亡,故自幼身體虛弱。父親乃本地拳師,少時曾苦苦相逼,讓我習得祖傳拳法以求強身健體。隻因我個人更好喜劍,好歹應付家父罷了!”

公子悻悻道。

“哦?若是如此,公子劍法當頗有造詣?”

飄渺試探道。

“慚愧,晚輩不才,對劍法隻是略通皮毛而已,上不了大雅之堂。對了,還未請教先生大名?晚輩許雪山,本地人。”

那書生自道姓名。

“哦,原來是許公子,在下飄渺,幸會!”

許公子尚未反應過來,飄渺見太陽行將就西,不便久留,化作一陣清風自去了。

書生愣了半天,嘟囔出幾個字:

“來也飄渺,去也飄渺,好名字......”

卻說飄渺自離了許公子,化作一陣風飄至“雷音寺”,尋思著去祭拜下那家喻戶曉的白娘娘。

行走間,忽聞西湖畔琴音陣陣,時而哀怨,時而嗚咽,讓人不禁心頭愴然。飄渺循聲望去,尋得一艘花船,船上一女子撫琴而坐。

那女子模樣好生可憐。

但見她:發若油墨,膚似凝脂,水靈秀目,嬌滴朱唇。生就一雙釺釺玉手,十指好比戲風弱柳拂過琴弦,竟有一番西子遺風。若不是親眼所見,飄渺竟不信天下會有如此佳麗。

飄渺自覺汙穢,不忍上前煞景,隻是心中覺得蹊蹺:

“如此尤物,為何琴調如此幽咽悲傷?”

輕歎幾句,飄渺化作一陣清風自去了。  

不知不覺,已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 

是日,杭州城別外熱鬧。許雪山一早便和幾位書友郊外遊玩去了。一路上意氣風發,談天說地,評點古今不在話下。隻玩得城外遊人漸稀,日落月明......

“天色已晚,雪山兄,還是先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