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塞勒找到了魔法(3)(3 / 3)

請好好想一下,我們為那個小金字塔五個角所附上的標纖:自我、家庭、朋友、社區以及人際關係——這些都是在其他組成你生活上大大小小片段裏一再出現的。

“反複還簡”(simplexity)是我們為“減少複雜,變為簡樸”的行動所取的名字。請特別注意:金字塔上的所有部分都有相同的形式。這股想要簡化的衝動似乎是所有天才都會有的。

發現:當生活愈過愈複雜時,我們可以在複雜中找到簡樸。隻要我們願意而且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我們就可以清除那些使我們分心的東西,使我們看到生活的真正核心。例如,你可以試著平衡你的思考、感覺及作為的極端。試著了解你生活各部份與你整個生活的關係。

平衡極端的行為

即使是調適得最良好、最完全的人也會有極端的時候:當他們的快樂突然被悲傷或是被家中或工作上日常、普通的問題打亂平衡時。

發明:首先,將你知道會影響你生活的因素(如健康、家庭、教育、環境、食物)列出一個單子來。將這些因素畫出來或做個拚貼,利用形式轉喻來代表它們。用金字塔的形式將它們組織起來。你可以以它們在這個金字塔的位置來強調它們的重要性及影響力。在組織的同時,隨時提醒自己,這個金字塔的每個部分是如何影響你整個的生活。

接下來,想想看你是如何平衡這些因素的。利用翹翹板的形象,你如何在生活上簡單事物與複雜事物間取得平衡?你問題的嚴重性多久就會使你的世界失去平衡?

應用:探索你的生活與金字塔及翹翹板之間關連的意義。再次開始這個形式轉喻的過程:你可以根據這些連結有一個發現嗎?

你可以試著修飾這個翹翹的形式轉喻,如此可以探索得更深刻些。如果翹翹板的一端代表目前你正在做的事情,而另一端代表你為了準備未來而在做的事,這個“不平衡”的形式轉喻對你的生活有何意義?什麼是你目前正在做而且可以平衡你未來的事?那麼什麼又是會造成“不平衡”所以你不該去做的事?

平衡目前與未來是什麼意思?平衡目前與過去又是什麼意思?過去或是未來在你心中所占的份量太重以致於妨礙了所有你目前正在進行的活動嗎?

你可以考慮把你意識的重量轉移,如此目前與未來能夠更加得到公平的均衡。

注意:當你改變這個形式轉喻的任何細節時,等於也改變了它的含意以及你的詮釋。以“工作”代替“目前”,以“家庭”代替“未來”,再來重新試試看。

〔思維魔法24〕

切斷壓力線

連結:你常常被你糾纏成球的問題所困住嗎?你為自己製造多少個糾纏不清的情況?有多少糾纏不清的情形是由於別人要幫你解決問題時所造成?你如何解套?

發現:“自作自受”是句既真實又令人生氣的成語。而且如果我們不作也表達出來時,我們常常會因此得到我們所沒要求的。

我們將許多的壓力放在身上——有些是在我們糾纏的綱上抓到的,有些是我們選擇摧帶的——這些壓力壓在身上就像鐵球及鐵練。

發明:收集顯示糾纏形象的東西:如一碗麵、一捆毛線、蜘蛛網、貓窩、矛盾。

在每個形象下麵,寫一個字或句子表示你的生活中類似那個形象的觀點。例如,如果你對未來感到不確定,你就可以在那碗麵的下麵寫著:“我對未來的計劃:立刻全方位進行。”或是如果你對你的工作覺得不安,你可以在蜘蛛網下寫類似這樣的句子:複雜性增加中。

然後再好好想想你所寫的字及句子。它們對你來說有何意義?這些形象對你說了有關你生活上的事?

應用:繼續在這些形式轉喻中剝絲抽閩。

試著寫下是誰或是什麼造成形象所代表的那種情形。如:你在那捆毛線下可以寫著:“混亂”與“秩序”。

或是再祉上一張圖,顯示是誰或是什麼使你覺得糾纏不清。

看著麵前的形象,開始思考解開糾結的方法。我們相信你會發現答案就在你對形象的回應上。或許在試著解開這個壓力糾纏的球體時——這個球很像諺語中的高帝結(Gordian Dnot)——你會大膽地去做亞曆山大大帝曾做的事:把結割掉!把害你動彈不得、糾纏不清的心理及生理問題線一一克服。

在“優先處理事件”纏住你前先為它們下定義

將“暫時走離蜘蛛網”成為你每天的優先處理事件。

你的出走可以給你洞察力,這是你要了解自己糾纏的壓力時所需要的。它可以幫助你看出有時候你是蜘蛛,有時候你是網。它可以給你時間及空間來觀察那個結,並看出解開結的方法。

當你在出走時,問你自己:“有什麼需要完成的。”不用注意什麼需要“先”完成。先想出有哪些需要完成,再為它們定下優先次序。

這些日子,我們總是急急忙忙想要一次做完所有的事,一次知道所有的事,所以造成我們神經蹦得太緊,緊到已經快要崩潰了。

或許你的第一優先應該是先暫時停止——或延長——你的時間感。這樣你的壓力及擔優看起來就不人更緊迫。而且在那個輕鬆的“無時間”時刻裏,你可以做一些事情,而這些事情是你在與自己硬加的時間限製賽跑時所做不到的。

〔思維魔法25〕

找一份令人滿意的工作

連結:找工作可以是危機四伏的。這未必是因為新工作如同打擊犯罪一樣有身體上的危險,而是因為跟你一起工作的人會造成危險——對你的生命形成很大的壓力。

在你決定接受新工作時,想想看這份工作能否培養你的創造力,讓你變得有創作天份。

發現:“保證滿意,否則你的一生可以重來!”沒有人會拒絕這樣的提議。

想想看,你可以嚐試過你會喜歡的日子。如果有哪一部份你不喜歡,你可以要求回到原先的生活——而且不問你任何的問題。

聽起來太好了,所以一定不好?或許。這裏有一個圈套,叫做“未知”。許多人都對於拿安全感與他們不確定的事情交換覺得不安。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拿他們的一生來這樣做實驗,就像試穿新衣服一樣,一次一次的換人生。還是說大部分的人都會安於他們出生時就決定的一生,就像玩牌時接受別人發給他的牌一樣?

發明:微笑不止是一個快樂的表征。它是一個人內在世界的指標,特別的是它能夠顯示那個人的情緒。在很多情況,微笑是一個人本質的指紋。

觀察世界上的微笑:在家中時,觀察你跟空人及朋友的微笑;工作時,觀察你跟同事及員工的微笑;從一個微笑中看出所有的端倪。請注意每個人眼睛微笑或不微笑的方式。也注意一個微笑所傳達的鎮靜或緊張。你可以考慮以下的例子:

微笑的隱藏含意

創造一個遊戲叫“微笑”。在遊戲中你借著微笑的傳達詮釋金字塔情緒。收集人類的照片圖書及雕塑——來自各時期及各文化——然後從讀出微笑傳達的想法中發明一個遊戲。把它加入我“微笑的隱藏含意”之列中。

應用:微笑可以顯示是否滿意,而且微笑可以說出一切。微笑是透露交換資訊的方式之一。不管你是在找工作或是在篩選新工作候選人,你一定會特別觀察微笑:注意自己的微笑,同時也注意別人的。從微笑中你可以知道你跟這位你要雇用你的人,想處時是否真的會覺得很自在、很舒服——或是跟他相處將是百分之百的痛苦及憤怒。微笑是溝通時沒有說出的訊息。

〔思維魔法26〕

拆卸你腦中的牆

連結:隨著我們的學習及成長,我們學會區分我們的各種生活經驗、知識有感覺。我們將它們分門別類,這樣我們可以組織它們,接近它們。

這些區隔形成了我們腦內牆的磚瓦與灰泥。不管是在解剖學上或是在心理學上我們都在及中築了迷陣。

這些牆及迷陣可以變成心理障礙,那正是心智成長過程中無法順利的主因。它們是我們現代世界的一個反射:這是個過份劃分的世界,用分類的牆將我們的知識領域分隔成零碎、分裂、沒有連結的混沌狀況。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我們腦中的迷陣徘徊,想要知道該開哪一扇門,以及為什麼要選擇那一扇門。在哪一個房間我們會發現自己正在尋覓的東西?哪一個房間有答案?

我們是如何高築這些牆或障礙,使我們的心智局限在小盒子裏?我們原本生來就有完整的感官,我們的心智那時並沒有阻礙我們觀點的那些牆。我們與生俱來的想像力原是打雷加閃電的精彩。生命應是驚人,而不是或人如迷陣。

腦力激湯到底是何時停止的?牆是何時築起的?何時我們才忽然注意到自己已無法再看、再聽、再嚐、再聞、再觸摸、再感覺、再想像我們的世界?

發現:想像力是偉大的鏟平器,它可以像推土機一樣鏟平、拆除掉我們工整、分門別類的牆。

當你不平衡時,建築用水準儀上的“泡泡”就會一直往下滑到工具的一頭。舉例來說,如果你全然住在你自己想像的世界裏,你可能會發現與世界的相處愈來愈難。你跟那些堅持實際想法的人有很大的溝通問題。

那就好像你踏出——或浮出——心理障礙及心理區隔的世界,去看看你身處何處,以及接下來你將往何處。當你將重心幾乎都放在你的想像力及好奇心上時,你暫時失去平衡的舉動,是你可以送給自己最有威力的經驗。

發明:夢想——想像那些不可能、不可信或僅僅是尚未實現的事情——是讓你的想像踩平你心理牆的一個方法。

想像一個“單一空間”——一個夠大、

可以讓每個人有自己個人宇宙的空間

就像馬丁路德金、甘地、佛祖,以及他們之前的夢想家一樣,我們也有一個夢。

在我們的夢裏,各種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都在一起工作。他們有開放的心靈,願意跟別人分享他們的見解、資源、遠景以及承諾。

我們的人類都團結一致一起追求一個更大的目的,而且我們也全部與地球上的生態造成連結。隻有當我們了解大家的共通性,我們才能以一個個體(小我)及一整個社會(大我),互相溝通以及茁壯得更好。

在我們的夢裏,人們互相分享所有的東西:知識以及專長,食物以及衣服,愛心及友誼。

人類史上頭一次人們真正互相幫助,因為他們覺得助人比不助人要好的多,也因為他們知道除非每個人都把自己想成一群人、一個人種、一個民族,他們才能以一個種類生存。

在我們的夢裏,政府與銀行合作,銀行與公司合作,公司與社會及家庭合作——而不是居高臨下以“父母”自居。另外父母也與子女使用,而子女也借著觀察這所有的團體的互動而學到相互的責任。

在夢中,沒有所謂的貧或富——隻有富有的感覺。人們過著被啟發、有生產力的生活,但卻不追求金錢。金錢就像沙土,是要掃出房外的。知識,尤其是自我知識,是高價值且被廣泛追求的。暴力根本不存在,或許是因為人們太忙於做他們愛做的事,他們找到更好的方法來疏導自己毀滅的傾向及精力。

我們的夢想就是一個古典的挑花溪,以及古人描繪的那些夢想,把烏托邦化為實際。

就像沉思魔法的塞勒往下看著胸膛,發現自己在讀書時打了個盹。胸前是一本傳勒(Buckminster)所著意味深長的書《烏找邦或絕世遺忘:人性的各種觀點》(Utopiaor Oblivion:the Prospectsfor Humanity)。

應用:未完成的夢正是進展中的現實。

夢是個可以做為無限應用的發明。

C。R。E。A。T。E。一個你自己偉大的夢。探索它、擴展它、在你的夢中想像你的生活。為它做個素描、畫個圖畫或做個模型,然後再發展成產品及服務。一步一步地從原先的夢走向真實。

你或許可以先從諱傳勒的《烏托邦或絕世遺忘》開始。探索他對未來的遠景來跟自己的做一個比較。你可能會發現本世界最偉大的形式轉喻大師之一諱傳勒,竟然想法跟你這麼類似。

然後你就繼續做夢吧,把你所想像的畫出來吧!重新建構你心目中所看到的。

〔思維魔法27〕

預想創造過程

連結:心智乃心智所創造。

每個想法或每個你所創造出來的東西都是你創作過程的作品。不管那隻是塗鴉或是大師的傑作,隻要是你的手或心智創造了它或詮釋了它,那麼它就會與你發生連結,會反映出你的內在世界。你所理解到的東西是依你如何理解它來決定。

發現:詮釋你的作品的含意。詮釋時使用跟你在創造時一樣多的創意。

既然形式轉喻代表你創造的過程,注視你的形式轉喻有助於你發現你創造力的形式及格局。不管你的作品是粗糙或是精細,它們都會顯露你創造的軌跡。下列哪項形式轉喻最可以代表你想法的過程?是其中一個形式轉喻還是全部?如果你對其中一個情有獨鍾,你可以試用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一個。比如說,你是個土木工程師,你用一個水力發電的水壩形式轉喻來代表你創造的過程。你詳細形容你如何將想像力的水門控製及調節得很好。你水壩的活門總是隻開一條縫,從未將門大開過。

這個形式轉喻可能對你而言很自在,因為像水壩、馬路、橋及港口等東西在你工作的領域都是很普通的東西。所以你該試試你所不熟悉的東西。如果你想要更求進步,學到更多你所不了解的自己,你就應該想些不同的形式轉喻,這個形式轉喻不能有這些公共工程的任何特性,但是可以像它們一樣發揮功用。

電容器可以儲存電量及調節電量。想想看,一個電容器可以在你的創造過程中給你什麼新東西。試著了解電器並詳細調查這個形式轉喻,你可能會發現你收集、儲藏及使用新資讀的“容量”。電容器是用來調整收音機的調頻的,請描述你“調整到你新見解”的能耐。

這個形式轉喻嚐試的隻不過是一個不同的工程範圍。你或許應該試著根本遠離類似的領域,放棄所有有關工程的形式轉喻。你是否跟洛機山脈夏日午後的雷雨一樣總是很規律,每天都要來一段帶有靈感的閃電?創意是否像在玩捉迷藏一樣,偷偷找上了你?它是否從樹叢中突然跑出來並衝向你,把你身上的神智全都嚇了出來?

你是否把自己看成一個深邃、漆黑的大洞正等著被人探索挖掘?或者你是在寬廣的空中四處逡巡的噴射機?你是否在心中想像自己在不同的興趣間建造橋梁,或者在拆卸橋梁?如果一個磁鐵最能代表你被一個人、一個見解、事情或活動所吸引或拒絕的方式,那麼你該試試用一個不同的形式轉喻。看看它對你的精力、動機及作品有何影響。

你所使用的形式轉喻中哪種可以形容你的活動?它們是來自大自然,還是來自人性?

發明:創造你自己的形式轉喻目錄來描寫你的創作過程。這些是形式轉喻以及可以創造更多形式轉喻的工具。

你或許會從列出你創造過程的屬性開始:從你有的創意時所注意到的感覺,到創造時你實際采取的步驟。再來就開始考慮你可以拿來連結的形式轉喻。

舉例來說,有時候該當個大鐳射來切開如金屬板般厚的問題,可是有時候也該當個小鐳射來切開細致組織如衛生紙一般薄且敏感的問題。了解何時以及如何使用一個特定的工具也是創造的過程。

當你列出並畫出這些東西時,你等於在記錄你的創造力。雖然前述的“形式轉喻目錄”是照英文的字母次序排列,你當然不一定要使用這個方法。你可以改變次序,也可以改變我們所列出的那些東西,你可以做所有該有的改變以建立你自己個人的目錄。

你或許會選擇將你的單子分成人工及自然的創造,就像我們在下一頁所作的一樣。

你可以先做個暖身的練習:試著將這兩個類別間及類別內的物體互相產生關連。你可以想出哪一類的物體及觀念剛好可以代表人工品加天然品的綜合體的嗎?試試看生物工學的產品。或是想想看你所吃的食物如鹽及糖。

幾乎可以說還有數以億計的形式轉喻都可以加進目錄中。與其在剛開始時擔心不知道可以加入什麼,我們建議你不如直接從我們的目錄中選擇幾樣來開始做試驗。盡量將你選擇的形式轉喻以不同的方法用在不同的背景裏使用。

形式傳喻的公式

道路的形式傳喻

人類形式轉喻

在你的創造過程中你可以試著將一些列入你的形式轉喻名單中。你是否想過用愛因斯坦的方式來思考?或是華特迪士尼的?你是否曾經將你自己如何看世界以及用他們的思考方式來思考後相互比較?

偉大的發明家傳勒(R。Buckminster Fuller)在他的書《我好像一個動詞》(ISeem To Be AVerb)中總結發明的催化劑時:“當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問那些有突破性重大發展的科學家,在他們的教育中什麼是他們認為最有利的因素時,答案千篇一律是‘與一個偉大、能激發靈感的老師有密切的來往。’”

形式傳喻

從天才的觀點來探索你的生活

選一個天才然後將自己變成他或她。借由那個人選擇一個主要工作,並探索他或她如何使用四個形式喻步驟來做發現及應用他們的發明。訂做某些天才的觀點來與你的思考方式相契合。

借著了解這些人如何得到他們精髓的真知灼見、他們極為傑出的發現或發明,你就有可能在你的領域上或相關的範圍上可以完成類似的罕見表現。在應用你如此研究所得的知識上,你就可以像天才一樣思考了。

看著下頁那幅固特異與他的發明原型的掙紮,我們想到了一位19世紀化學家列比格(Justus Liebig)形容真正發現者不服輸的精神。“發現者的秘訣在於他們認為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這句話正是為形式轉喻者不可能的夢及不可能的征服而說的。

超現實主義畫家阿普(Jean Arp)訂下發現的過程,為自己選擇另一條通往發明之夢的路線。他提倡借著畫“自動畫”(automaticdrawing)的自發性及自由,創出像這幅用手隨機無意識的動作所創出的形象。畫家及作家使用這個技巧可以讓潛意識心說出話來,並產生非理性而並列的形象。

畫家克力(Paul Klee)形容這三幅素描的第一幅:“一個行進中活潑的線,無目的地自由行動。”後兩幅他則形容為:“相同的線,伴隨著補助的形式。”

這些天才的線條將我們從個人的旅程導向思考的過程。

應用:使用你目錄上任何一個或所有的形式轉喻來形容你的創造過程。舉例來說,水代表你建構事情的方法:流動的、無縫的、平滑的。所以……

“想像這個。”

C。R。E。A。T。E。水:

Compare(比較):將你的心智連轉的方式與水的特性相比較。

Relate(敘述):敘述一個故事,形容你在不平靜的情況及日子裏,如何使你的見解保持輕快。

Explore(探索):探索你在柘竭時如何使你工作上的希望保持潮滋,當工作如同沙漠一樣缺水時,你做哪些事來保持潮滋?研究仙人掌及其他沙漠植物。

Analyzw(分析):分析你可以以如何使用水來錘打及切割。想想看你如何能夠應用事實及數字的高壓流,來切穿一個創造時的心理障礙或作家的創作瓶頸,同時把你的念頭刻在石頭上。

Transform(變換):將你的思想過程變換成像水一樣,你可以將之煮沸(加熱),或是將之結成冰(冷卻)。你是煮沸你的念頭、將之結成冰,或是置之於室溫?

Esperience(體驗):體驗水在你的健康上的影響。如果你因為缺水過度而不能吞咽、不能思考,你會怎麼樣?想想看,各種形式的水汙染將如何影響你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或你的創造力。

將事實與虛構放在一起

走路的活潑線條,自由地移動,無目標的。為了走路而走路。機動媒是一個點,將它的目標推往前行:

你形式轉喻目標的第二個應用:寫一本書講你的創造過程。看看你在創造某樣東西時如何走過那些步驟。你的畫可以是三度空間的立體書(Pop-up),也可以濃縮成隻有文字。

你的畫可以是非常簡單而大規

模的——但是在每頁的表象下麵,它可以隱藏一些因素,如同在創造過程也會有這些隱藏的形象、文字及訊息。

試著表現出你在做形式轉喻所經曆到的不同心理狀態,如興奮、挫折、快樂等。你可以做一個小小的分鏡表,就像你在創作過程所故意安排的電影情節一樣。使用目錄上的所有的事情來形容你內心及本性世界一一表現出來的過程。

〔思維魔法28〕

捕獲更大的意義

連結:我們在憧憬就像我們撒下生活之海的魚網。大部份的人都都會撒下最大的網,這樣才能夠有所捕獲來改進我們的生活。但是我們有許多人從未學過如何捕魚,甚至連如何結網、如何選擇漁獲量大的水域都一問三不知。

發現:“給一個人一條魚他可以吃一天,教一個人釣魚他可以吃一輩子。”諺語如是說。一條魚是有限的,而釣魚的過程則是無限的。

教一個人在國際網絡上釣魚,他就可以一輩子用自己獨特的方法來獲取資訊、準備資訊及“吃下”資訊。教一個人在他的生活、家庭、人際關係及工作上做形式轉喻,他就可以一生都過得很快樂,常常得到啟示。

發明:看一部電影,然後很嚴肅地研究它,分解它,將電影的部份及全部與你的生活相關連。

你可以看看這個從《新聞周刊》上摘綠的文章,文章的標頭叫“挖掘自己的地道。一部電影如何幫助我從日漸衰弱的疾病中重新獲得希望”。作者是考夫曼(Jeff Kaufman),一位39歲的師,已婚,有四個小孩子。

考夫曼先生的反應正是一個全然應用的形式轉喻,他的提醒令人感歎:

“在你一生中,有時候當你讀或看或聽到某樣東西太像你的生活,很可以做為你生存(或是生存的一部份)的典範時,常會使你感到非常痛苦。我最近在看電影”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的時候就有類似的經驗。這部電影是關於無期徒刑的判決對一個人在”希望及人道精神上觀感的影響。對我這麼一個路格瑞症(Lou Gehrins Disease,又稱為ALS,外側肌萎縮性硬化症)的患者來說,這也是一個極佳的隱喻。

曾聽說ALS就像有個囚犯困在你的身體裏無法逃脫。我總認為這是過度簡化的一種說法。而“1995”正提供了一個深入的觀點來描寫各種不同囚犯的經驗及心理狀態,它的隱喻的深度對我來說仿佛量身訂做。

這個故事是從男主角安迪因“犯下”兩條人命的謀殺,而被判處兩個無期徒刑開始。在監獄的頭一晚,他麵對他困境的極致。這戲喚醒我的記憶;當獲知自己毫無希望的“判決”——在三年中病情將每下愈況終至死亡——的情景。我記得在醫院的病房裏一個人躺在床上,沒有希望、沒有未來……。

就像安迪一樣,我的頭兩年最難熬,然而疾病仍持續殘酷無情地侵犯我那曾經健壯的身體……。

這部電影描繪安迪對失去自由的反應是如何與其他被判無期徒刑的人大不相同。大部份的無期徒刑犯在過了一段時間後,都會豎起白旗投降。但是安迪卻無視於牢獄生活帶給他的限製,堅持讓自己做一個有思想有功能的人。他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幫助別人、支持別人、做財務管理以及圖書館管理員上。他有長期的計劃、一副棋及一個讓他花了19年挖掘的地道。他從不放棄……。他的哲學是:“你可以忙著活著,或是忙著死掉。”

真正使我震驚的是安迪的夢想使他有了挖地道的動機。他的夢想就是在墨西哥一個小漁村度過餘生。溫暖的太陽及海水、清涼的微風、沿著沙灘一排排的小木屋及咖啡屋、生猛海鮮、潛水、深海漁釣。我知道那個地方。那是我最難忘的假期,發生在我被診斷出疾病的九個月前……-形象會慢慢褪色,動機也會。然而生命會為它們再著上新色,有時候就需要像這麼一部電影來提醒我要“忙著活著”。隻要我們願意挖掘,希望就會一直跟著我們。即使那將花上19年。

就像考夫曼及安迪,我們全部掙紮著要克服心理及生理的限製,或是將我們的力從自設的監獄中解放出來。有時夢想太弱也會限製我們,那時我們就該更努力去築更強的夢。

看得有深度就可以活得有深度

對我們來說,考夫曼先生文章的關鍵在於“刺激1995正提供了一個深入的觀點來描寫各種不同囚犯的經驗及心理狀態,它的隱喻的深度對我來說仿佛量身訂做。”作者借由形式轉喻找到了生存的意義。

應用:如果考夫曼願意,他接著就可以以他的發現為根基,做個發明,然後帶著他的真知灼見及發現進到了解的更高層次。他可以發明一個遊戲,或寫一本小說或劇本,或設計一個工具來幫他生活得更完整。

他可以移到形式轉喻的另一層次(發明及應用),再以有深度的觀點來看自己及其他“囚犯”的經驗:囚犯是指那些經過悲劇及心碎的幸存者。

記下你看一部最愛電影後所得到的真知灼見,然後好好應用它們。幫助他們處理絕望及追尋意義的事實。經由形式轉喻你可以找到使你的想像力超越身體極限的方法。

〔思維魔法29〕

讓想像力起飛

連結:每當我們跟別人交談時,常常不知不覺地玩了“傳話接龍”遊戲。我們總是有選擇性地聽,在心理上又重新剪裁過,所以原先別人講的話傳到我們腦中時,因為經過大幅修飾,早已麵目全非。

從曆史的觀點上我們來看看這是如何形成的。在我們“聽”到一百年前說的話以前,我們已經將它大幅變造了。聽到後卻以不同麵貌來詮釋的這種行為正是形式轉喻的特性。

發現:形式轉喻可以說是指在原先說過的話上再增加一些——讓我們的想像力“起飛”,從我們以為我們聽到或看到的中間再衍生出新的東西來。

法國浪漫主義畫家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曾說:“可以推動天才,甚至是激發出他們傲世傑作的並不是新的見解,而是他們一直相信:已經說過的話仍然說得不夠完全。”

把德拉克洛瓦的結論放在女人在各種概念及文明史上的貢獻被忽略的事情上想想看。“已經說過的話仍然說得不夠完全。”在這個例子裏,說的何止不夠完全,有些簡直什麼都沒說。

在大約50萬年前,有人發現了火。人們了解如果有火穩定而溫暖的光,他們可以在黑暗中看得清楚一點。然後他們發現他們可以利用跳動的火焰來取暖,如此他們就不需要像火焰一樣跳舞就可以取暖了。不久,他們就想到應用他們的發現來煮、燃燒及炸毀東西了。這些都是在文明的發明前,戰爭與和平的故事。

這使我們想到電影“上帝也瘋狂”(The Gods Must Crazy)。在這部電影裏,有隻可樂瓶不經意地從一部螺旋漿飛機上丟下非洲的色冷蓋提(Serengeti)平原上。有一個布希人看到這個瓶子,拿回去與他的族人分享。

剛開始,這些和平的布希人對這個來自他們一無所知的文明產物感到很驚訝、很好奇。慢慢的他們發現這個東西很好用,可以拿來挖土,甚至可以拿來煮東西。沒有太久,他們開始為了這個瓶子起爭端,而他們先前從未為了任何東西有過任何的爭執。他們的領導者出發到世界邊緣去將這個禍根丟掉的旅程,正是人類革新的旅程,正是人類革新的故事。

人類一直在原先有的發現及發明上增加東西,使它們變成新東西。

在上麵這些圖裏的發明為曆史上其他數不清的高見提供了拋磚引玉的功用。不管是我們在公元前5000年應用想像力發明灌溉土地的裝置,還是在公元前111000~11000年時,在印度河穀及希臘克裏特島所使用的早期水管裝置,這些發明都有一些副產品。就像我們平常的念頭裏總是會冒出一些“芽”或“苗”,但是它們要到後來在其他發明中才發楊光大。

這所有的發明——從火到飛行——用某種方式形成了我們的生活。但是它們也可以經由形式轉喻以新方法為人所使用。

不要把它們當成過去的老古板,以形式轉喻來使用它們。試試看你可不可以從列出來的這些發明中,創造出新的東西來。或是試著在一個現代的發明上加上你原創的想法。

發明:經常將自己的真知灼見加入當代飛機及汽車工業上的發明先驅是巴克明斯特·傳勒(R。Buckminster口擔Fuller)。當他發明黛美克辛(Dymaxion)汽車(一種飛行汽車)時,他“形式轉喻”了許多的作用:地心引力、撐竿跳選手、魚的流線型設及短翅鳥(例如:鴨)的起飛形態。這部汽車的前端很鴨頭,也很像機翼,是設計來作為飛機的控製部份:氣壓在像機翼的突出部份前下方形成,提供黛美克辛汽車一些上升力。

傳勒夢想利用最小阻力通則,想要創造一個輕量級、流線型的交通工具——也就是應用這個原則,能在陸地上、水上或空中旅行。

謝登(Lloyd Steven Sieden)在他的書《傳勒的宇宙》(Buckminster Fullers Univerese)中將這部車的發展狀況有一番詳細描述。從他對傳勒的計劃及實驗的敘述中,我們了解想像力為何是形式轉喻的燃料,我們也了解形式轉喻是想像力的交通工具,一個用無限形式及方法來運作的交通工具。

從觀含到實現:“走上成功之路。”

如果你想要有更多的念頭或發明來開始你的發現,我建議你去參觀自然史博物館,以及研究最近的發明。還有,閱讀柏位特(Richard Platt)有美麗插圖的書《史密生博物館中發明的禮堂時間線》(Smithsonian Visual Tinmelineof Invention)(倫敦:Dorling Kindersley出版,1994)以及迪波諾(Edward De Bono)啟發人心的書《我找到了!從發明輪子到發明電腦的圖說曆史》(Eureka!In IIIustrated Historyof Inventionsfromthe Wheeltothe Computer。)(紐約:Holt,Rinehartand Winston出版,1974)。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是電力領域中的拓荒者,他被邀請來為他有巨大潛能的新發明——發電機,對英國王家科學學會(British Royal Scientific Society)的會員做示範。在觀眾中有一位年輕的政治人物叫葛雷史東(William Giadstone)的,慢慢心生不耐,最後忍不住說:我相信這一定很有趣,法拉第先生。但是請告訴我,這到底有什麼好?

“有一天,”這位聰明的發明家不露感情一本正經回說:“你們當官的可以在上麵抽取悅金。”

應用:用新方法來應用你的發明。試著使用它來刺激新的連結、聯想及意義。

你未必需要熱情或某個特定的專長來想出可以申請專利的見解。你隻需要一個可以像個愛人吸引你持續去想的見解就可以。還有你需要夠興奮來踏上心智及身體的旅程,這旅程中你想要把那個見解帶入生活,並將之深植入現實。如果那是個可以申請專利的發明,它一定可以落實。也就是說你呆以將這個發明是如何產生的各種細節說出。

不管是誰說出“陷阱都在細節裏”(devilsinthedetails)的,他真是一個天才。一項發明的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細節,而細節是你堅實想法的“支柱”。你可以創造最美麗、最藝術的山形牆來裝飾你的“新巴森農神殿”(New Parthenon),但是如果你的支柱不夠堅固,你的建築物必有倒塌的一天。

〔思維魔法30〕

調整你的社會太陽係

連結:社會係統有時候就像托勒密的太陽係樣式一樣:他們把非中心的物體錯放在宇宙的中心上。

看著太陽係的這兩個模式,我想到我們有時候會錯將重要性及影響力給予一個錯誤的對象。錯誤地想像或堅持說所有其他的東西都是要繞著它轉。

在探索我們連結時,我們想到天文學家哥白尼。在1514年時,他提出一個太陽係模式,卻差點送了命。他的模式反駁了古埃及天文學家托勒密十幾個世紀來被篤信的理論——認為地球乃宇宙中心。哥白尼會有生命的危險,是因為托勒密學說同時也成為當時政治及宗教權力結構在哲學上的理論依據。哥白尼提出的模式是地球及其他行星是繞著太陽轉。他不僅僅要改變我們對宇宙秩序的了解,同時也對我們自以為重要提出了質疑——這種質疑在任何時代都是要造成危險的。

我們一直想知道,我們這個社會在每個元素上所給予的相對重要性及影響上犯了什麼樣的錯。我們的社會是不是一直圍著一個單一主題,如金錢、權力或工作上旋轉?我們是不是把過多影響力——更多的地心引力能量——放在單一主題上,超過它所應得的?如果是如此,我們想知道是否我們可以對那個已形成的結構提出哥白尼式的威協?以塞勒為例,他心目中的社會太陽係裏,所有的元素都圍繞著教育旋轉,因為教育正是一個基礎,它的重力可以幫助其他元素在平順的軌道上保持平衡。

發現:或許我們的社會正錯誤地繞著工作旋轉。我們這個以工作為中心的社會可能正是一個托轉。我們這個以工作為中心的社會可能正是一個托勒密式的錯誤。

對許多人來說,公司是他們係統中第二重要的東西,緊靠著工作旋轉。他們的休閑時間及活動也因他們的工作而決定,也在附近旋轉。通常我們工作的公司決定我們可以有多少休閑時間、我們什麼時候可以休假以及我們可以花多少錢在休閑上。

而家庭,就我們看來,占據了太陽係寒冷的外圍,就像位處最外圍的冥王星。工作及公司的要求好像將家庭之事推向脘而黑暗的天邊。

什麼是存在於你社會宇宙中心的基礎要素?你的整個世界是不是圍繞著你的工作旋轉,就好像你的工作是太陽一樣——是你的熱,能量及靈感的唯一供應者。

你的中心是教育嗎?是家庭及朋友嗎?是金錢及權力?還是性?那個位處中央的東西真的該位於中央嗎?如果不是,什麼才應該?在你宇宙中心的物體或主題如何為你生活其他方麵的軌道下定義?

發明:使用哥白尼模式來發明某個真正全新的東西。這次對你來說比較重要的是,要依照你所希望看到的來為那些天體排列定名。

盡量形容它們的位置,它們的軌道,甚至它們的表麵情形,例如一個大氣層在其中一個社會行星上的重要性在哪裏。

在塞勒的哥白尼模式上,教育就像太陽一樣,是整個係統的中心。類似水星性質的價值觀就成為第二個重要的元素,緊跟著教育旋轉。家庭、環境、工作及公司從這個模式的中心往外散布。我們想一旦我們將工作圍著人類及社會轉,而不是反其道而行,我們就可以將我們人文及工業上的平衡回拉一些。

創造你自己的宇宙

在畫出你自己革命性、哥白尼模式的社會時,是什麼東西占據了中央位置?在移動位置時社會要素有什麼樣的影響?把你所定的名稱盡可能描述得詳細點。

重複這個形式轉喻,這次拿太陽係模式與你的社交圈或你的家庭的模式相比較。你可能會希望邀請其他人來參加你這次的練習。

請團體中每個成員選一個天體來代表自己和別人。(警告:這可能有危險性,所以請盡可能小心謹慎。)問每個參加者他們覺得在整個社會太陽係中哪個位置最適合他(她)。是最適合當太陽、當地球或是當其他行星?如果是其他行星,那麼是哪一個?為什麼?要求他們形容他們的運轉軌道,他們的行星狀況,以及對彼此的影響。關於重力互動:什麼是他們的重力互動?你可能也會想要使用“角色扮演”來幫助你了解。讓你的家庭行星互動。

你的回答應會告訴你你對自己、家人、朋友、親戚及環境的觀感。你的回應還會告訴你在世界的次序感——什麼人及什麼東西是你覺得重要的以及為什麼這些回應會幫助你將你認為排名優先的人或事以哥白尼的形式重新排列。

應用:調整你的宇宙。

你已經建了一個你所想要的社會模式。現在,想辦法移動自己的社會太陽係使它接近你理想的哥白尼模式。列出一個單子——這個單子上所列的事情必須真的可以改變你的太陽係。

我們用來形容我們太陽係的結構及運轉的模式,也可以用來形容我們在社會、政治、經濟及商業係統中的運轉情形。

你使用這個形式轉喻愈有深度,你就可以看到更多關於人類行為組織裏更多的事情。在這裏你會在探討你如何——或許還有為什麼——在組織那些東西時可以得到一些發光發熱的真知灼見。甚至你會學到你是如何被安排在你四周圍的事情所影響。

〔思維魔法31〕

整合你的創造力

連結:拚圖對創造性的“看”及“想”是一個很好的靈感及刺激的來源。將一塊塊的拚圖組合成一整個拚圖,這樣一個活動可以相當引人入勝。不管你是在把化石的遺跡拚湊起來,還是把句子的一個個片段組合起來,你的想像力可以在許多不同的平麵及空間上發揮,形成一個完整一致的想法。

著名的生理學家兼科學史家魯特伯恩斯坦(Robert Root-Bernstein)使用馬利的動物拚圖,來教導他所任教大學的學生如何將每樣東西看成整體。

魯特伯恩斯坦博士告訴他的學生:

“我們這裏有隻豬,那裏有隻河馬。他們不同的地方在哪裏?他們相同的地方在哪裏?這樣的問句是我們在大部份的學習過程中學到的思考方式。但是當我把拚圖組合成一個整體時,我原先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所有的動物竟然能夠互相配合,合成一體!這正是達爾文的進化論,每個動物都因其鄰居的需要及能力而決定了自己的活動範圍。這就是生態學,在受與授間紛亂難理解的均衡中,卻能使每樣東西互相配合,相處融洽。這是你在單獨看每隻動物時或是你看到所有的動物在一起,但還是把他們看成一個個的個體時,所看不出來的道理。隻有在你有了總體拚圖的概念——也就是你了解到了”個體不過是一個整體的部份,而這個整體還有其他許多東西的觀念,革命性的生物及生態中所得到的偉大真知灼見才能發揚光大。

發現:“動物拚圖中的真理,在一般的知識中也是真理。”魯特伯恩斯坦觀察出這樣的道理。他繼續解釋:

許多人宣稱他們整合了兩個或兩個以上如下的主題:藝術、音樂、經濟、宗教、政治、科學、工程等等。當他們這樣說時,不過是表示將它們似有若無地連結起來,或是找一個共通的方法來表現它們而已。而其結果,最好的不過是優雅甚至引人注目地形容每個主題的個別實體。不管一個人在其中一個個體學得有多多,他還是不能察覺到一個令人吃驚的事實——當結合在一起,它們變成一個完全不同的東西了。真實的情況是,整體比所有部份的總合還要大,而且整體的價值也不是從部份上麵可以預仨出來的,這樣的事實正是問題的核心。

發明:伯恩斯坦的發現令人吃驚:整個的價值是無法從部份上預估出來的。

不管我們的想像力有多豐富,當我們想像20年後我們整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時,整體還是會比我們看到的每個部份的總合要來得更大。

而且想想看: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整體到底有多大,或是它到底有多少個部份。我們總是在尋找部份的更多更多細節時,為了方便,故意漏看了這個事實。

嚐試在伯恩斯坦的形式轉喻上再做一次形式轉喻。

想像一下,在我們預測我們共同的未來時,這個未來是不是一定會造成我們個別未來的衝擊。哪些部份是你會放進你的拚圖裏的?這些一塊塊的部份對你對我們的世界及未來的整體有什麼遠景的暗示?你的拚圖最後會拚成什麼(或哪些)形狀?你在你的未來看到一隻“熊”嗎?或是看到一隻對過去從不忘記的大象?

如果你喜歡,你可以先將那些與你個人未來有關的部份組合成你的拚圖,那包括你的家人、家庭、工作、職責等等。然後你再做第二個拚圖,把一些共同的部份如環境、健康、教育、法律與秩序及政府等包括進去。

假設你探索“未來之熊”這個念頭,你可以去翻閱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或《史密生博物館》雜誌,找出一個可以做為你及自己的代言的人形象:站起來可以高達四公尺的科迪亞克熊——幾乎是灰熊的兩倍大小,而且也是很凶猛愛鬥的獵人。

把它畫下來,然後影印或是直接剪下這個看起來令人害怕的形象,把它貼在一張你已經畫上拚圖大致形式的紙上。

當你在做這個勞作時,讓你的想像力隨著那隻熊奔馳。想像做為一隻科迪亞克熊,會是什麼樣。當你嚐試過著這個大無畏動物的形象的生活時,你是否發現自己也變得大無畏了——即使隻是短暫的片刻?

去一趟圖書館,或是觀看Discovery頻道,專門去了解這個有威嚴的動物,或是利用綱際路獲取一些關於這種住在阿拉斯加科迪亞克(Kodiak)島這種熊的一些資料。

想像你自己就是這隻熊,從他的觀點來經驗荒野。你好像看到自己衝向剛結冰的水中,在鮭魚奮力上遊時,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抓住他們。成年的科迪亞克熊可以在二小時內捕捉18隻20磅的鮭魚;這證明我們這位漁夫技術非常精良,而且胃口非常不知節製。

應用:探索這個大自然高貴形式轉喻的生活。他所知道及生活時所得的自由將會是你知道的自由,在那裏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止你追求生存及阻止你的生存感:沒有缺失、沒有挫折、沒有掠奪者。鮭魚可以拿來象征一些念頭或是工作機會。戶外當然就代表戶外或代表建築工人或土地開發者的工作場所。或者也可以代表來自你心中“栩栩如戶外”的自由。

但是你要超脫這個象征及代表含意。你要去探索這個事實:戶外的概念及象征意義幾乎可以與真正的戶外一樣有力,隻要你打開你的心靈來感受這個自由。研究這種動物會使你更深入到他的生活經驗。而經驗相對也會質疑你的研究及你的生存方式。

在科迪亞克熊的世界裏做形式轉喻時,或許你會發現你比那隻熊更能掌控你的生活及未來。而從這個發現中,或許你會有一項發明能使你重新想過你自己及我們共同未來的拚圖及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