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基礎知識一(1 / 1)

中國栽培的蔬菜有35科180多種,按農業生物學分類可分為白菜類、甘藍類、根菜類、綠葉菜類、蔥蒜類、茄果類、豆類、瓜類、薯芋類、水生蔬菜、多年生蔬菜、野生蔬菜和食用菌類13類;按食用器官則可分為根菜、葉菜、莖菜、花菜和果菜等5類;按對溫度的要求分為耐熱、喜溫、耐寒、半耐寒和耐寒而適應廣5類;按光周期反應則可分為長光性、中光性和短光性蔬菜等。在同一種類中,又有許多變種,每一變種還有許多品種。

蔬菜的分類方法:

常用的分類方法有植物學分類、農業生物學分類、生態學分類、食用器官分類等。按植物學分類,中國栽培的蔬菜有35科180多種,按農業生物學分類可分為白菜類、甘藍類、根菜類、綠葉菜類、蔥蒜類、茄果類、豆類、瓜類、薯芋類、水生蔬菜、多年生蔬菜、野生蔬菜和食用菌類13類;按食用器官則可分為根菜、葉菜、莖菜、花菜和果菜等5類;按對溫度的要求分為耐熱、喜溫、耐寒、半耐寒和耐寒等5類;按光周期反應則可分為長光性、中光性和短光性蔬菜等。在同一種類中,又有許多變種,每一變種還有許多品種。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主要栽培的有四五十種。本書主要按食用器官分類,香辛類及芽苗菜單獨列出,分類如下:

1.根菜類:這類蔬菜食用器官是肉質根或塊根,所以又分肉質根菜類和塊根菜類。前者包括蘿卜、胡蘿卜、大頭菜、蕪箐、根用甜菜等;塊根菜類有豆薯、葛等。這類蔬菜富含碳水化合物與礦物質,可供炒、煮、生食與加工,耐貯藏運輸。

2.莖菜類:這類蔬菜的食用器官包括地上莖和地下變態莖,所以又分地上莖類菜和地下莖菜類。前者包括竹筍、茭白、石刁柏、萵苣筍、榨菜、球莖甘藍等;地下莖菜類有馬鈴薯、蓮藕、菊芋、荸薺、薑、芋頭、慈姑等。莖菜中除嫩莖菜以外,一般比較容易貯藏,尤其是地下莖菜。

3.葉菜類:葉菜類以蔬菜葉片、葉柄或葉的一部分作為食用,是品種最多的一類蔬菜。這類菜的產品多種多樣,普通葉菜類包括小白菜、薺菜、菠菜、芹菜、莧菜等;結球葉菜類包括結球甘藍、大白菜、結球萵苣、包心芥菜等;辛香葉菜類包括蔥、韭菜、芫荽、茴香等。在蔬菜中,從提供維生素的品種和數量來看,綠葉菜是屬於營養價值最高的一類。綠葉菜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也是維生素B2的重要來源之一,還是鈣、鐵等礦質元素的重要來源。

4.花菜類:這類蔬菜以花、肥大的花莖或花球為食用器官,如金針菜(黃花菜)、青花菜、花椰菜(菜花)、紫菜苔、朝鮮薊、芥藍等。

5.果菜類:果菜類包括茄果類、瓜類和豆類。它們供食用的部分是果實和幼嫩的種子。屬茄果類的有茄子、番茄、辣椒等;屬豆類的有菜豆、豇豆、刀豆、毛豆、豌豆、眉豆、蠶豆、四棱豆、扁豆等;屬瓜類的有黃瓜、南瓜、冬瓜、絲瓜、瓠瓜、苦瓜等。

6.香辛類:香辛蔬菜指能散發芳香氣味或具有辛辣味的蔬菜,可用於生食、做湯、調料等。如大蔥、茴香、蒜、薄荷、羅勒等。

7.芽苗菜類:芽苗菜就是用蔬菜或其他可食用的植物種子培植的嫩芽,在剛接觸陽光、初步合成葉綠素時即收割入菜。此時嫩芽帶綠,約十幾厘米高,在發芽過程中形成大量活性植物蛋白,幼嫩爽口、易於吸收,根、莖、葉都可食用。芽苗菜生長周期短,從播種到采摘一般隻需7~15天。生長過程中不需要任何化肥、農藥或添加劑。

目前市場上火爆的芽苗菜有香椿芽苗菜、蕎麥芽苗菜、苜蓿芽苗菜、花椒芽苗菜、綠色黑豆芽苗菜、相思豆芽苗菜、葵花子芽苗菜、蘿卜芽苗菜、龍須豆芽苗菜、花生芽苗菜、蠶豆芽苗菜等30多個品種。近年來,日本、美國、歐盟、新加坡、泰國、東南亞以及我國的香港地區,對芽苗菜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普遍認為芽苗菜有抗疲勞、抗衰老、抗癌症,減肥、美容等多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