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張良說:“臣下是替韓王護送沛公,沛公現在有了災難,我逃離他是不仁義的,不能不跟他說一聲就走。”

於是張良進去,把事情的原委都告訴了劉邦。劉邦聽了大驚,問:“這可如何是好?”

張良問:“您的軍隊能抵擋楚軍嗎?”

劉邦說:“當然不能。”

張良就勸劉邦以屈求伸,說:“請您跟我去告訴項伯,說沛公是不敢背叛項王的。”

可是劉邦不放心,他問張良:“您怎麼會與項伯有交情?”

張良說:“秦朝時,項伯與臣下曾有交往,後來他殺人犯了死罪,臣下救了他的命,現在事情緊急,所以他能來告訴我。”

劉邦又問:“你們兩個年紀誰大誰小?”

張良回答:“項伯比我大。”

劉邦說:“您與項伯打個招呼,我要把他當兄長來對待。”

張良出去邀請了項伯。項伯遂即進來見劉邦。劉邦捧起酒杯畢恭畢敬地向項伯敬酒,並與項伯約定了兒女的婚事。然後說:“我自入關來,像秋天麥子芝麻那麼細微的東西也不敢接近,財物都一一登記,封存府庫而等待著項將軍。之所以派將領守關,是防備其他盜賊出入和非常事件的發生。我日夜盼望將軍的到來,哪裏敢反叛呢?希望您能向項將軍說明我不敢違背將軍的心情。”

項伯相信了劉邦的話,當即答應了劉邦,並囑咐劉邦:

“明天要早點去拜見項王。”

劉邦連聲答應了。

第二天,劉邦帶著一百多隨從,騎馬來拜見項羽,到達項羽駐兵的鴻門,一見到項羽,他立即拜謝道:

“臣下當初跟將軍相互勉勵,要共同努力來打敗秦國。將軍您在黃河以南跟秦軍交戰,臣下從黃河以南向秦國進兵,但是自己沒料到能夠先入關破秦,並能在這裏跟將軍會麵。現在不知哪個小人說了壞話,使得將軍跟臣產生了誤會,讓將軍與臣之間發生隔閡。”

項羽心直口快,說:“這是您的部下左司馬曹無傷說的,說您要奪取我的天下,要不然我怎麼會要發兵交戰呢?”

劉邦說:“這是他要離間臣下與將軍的關係呀。”

於是,項羽的心放下了,並豪爽地留下劉邦一起飲酒。

酒宴上,項羽、項伯麵向東坐,範增麵向南坐,劉邦麵向北坐,張良麵向西服侍著劉邦。飲酒談笑之間,範增多次向項羽使眼色,舉起佩帶的玉,再三示意項羽在席間殺掉劉邦。

可是項羽雖然看到了,卻覺得在請客時殺掉人家,是不正義的,又想:“劉邦不過十萬人馬,他要是違背了我,我隨時都可以理直氣壯地殺掉他。”所以,他對範增的示意隻當做沒看見。

範增見項羽總是不應,知道他被劉邦的花言巧語所迷惑,就離開宴會來到帳外,召項莊進帳。

他說:“項王為人仁慈,不忍心在宴席上殺掉沛公。你快進帳,到沛公麵前祝賀。祝賀完畢,就請求項王允許你舞劍為樂,瞅機會把沛公殺死。不然,你們以後都將成為沛公的俘虜。”

項莊聽了就進帳祝賀,祝賀完畢說:“君王與沛公飲酒,軍旅中沒有什麼可以娛樂的,請準許我來舞劍取樂吧。”

項羽答應道:“好哇!”

項莊抽出寶劍上下左右翻飛地舞起來。項伯一見項莊總靠近劉邦,心裏疑惑,於是也拔出寶劍來隨同項莊一起舞動,並用自己的身體保護著劉邦,使得項莊不能擊殺劉邦。

張良見勢不妙,急忙出帳去見樊噲。

樊噲著急地問:“今天的事情怎麼樣?”

張良急促地答道:“非常危急!現在項莊拔劍起舞,我看他是要尋機刺殺沛公!”

樊噲說:“看來情況非常急迫了,請讓我進去,和他拚了!”說著帶上寶劍,持著盾牌闖入軍門。項羽的衛士把守,想製止他。可是樊噲握著盾牌,向左右的衛士身上狠狠一撞,兩邊的衛士都被撞倒在地。

樊噲闖入軍帳,麵對著項羽站著,睜大了眼睛看著項羽,憤怒得頭發都根根直立起來,眼眶都像裂開一樣。

項羽一見樊噲的樣子,很驚詫,就手按著腰上的劍跪起來,問:“這是什麼客人?”

張良回答:“是沛公的參乘樊噲。”

項羽稱讚說:“好個壯士,賞他一杯酒。”

從人送上酒去。樊噲拜謝,然後一飲而盡。

項羽又命道:“賞他一隻豬腿。”

從人就送上來一隻生豬腿。樊噲把盾牌反扣在地上,把豬腿放上去,拔劍切肉大口地吃起來。

項羽見了,更感到樊噲的豪爽,於是又問:“壯士,能再飲酒嗎?”

樊噲慷慨激昂地答道:“臣連死都不躲避,一杯酒哪值得推辭?不過,我要說,那秦王就像虎狼一樣肆意殺人,濫用刑罰,天下人都背叛了他。楚懷王同諸侯定約說‘先破秦進鹹陽的可以稱王。’現在,沛公先破秦而進了鹹陽,駐軍灞上,等待著大王的到來。為了提防意外,還派兵把守關隘。沛公如此勞苦功高,大王不但不予封侯獎賞,反而聽信小人胡說,想誅殺有功之人。這樣做,是要走秦王敗亡的老路,我個人是不讚成的。”

對於樊噲的這番話,項羽無話可答,更覺得殺劉邦是不應該的。

他請樊噲坐下,樊噲就跟著張良坐下了。樊噲剛坐了一會兒,劉邦起來到廁所去,並示意樊噲張良和他一起走出了宴會。

他們私下裏商量逃走的事。劉邦說:“現在這樣走了,沒有向項羽告辭,怎麼辦呢?”

樊噲說:“為了做大事,就不能顧及細節,為了大禮數不用拘泥於小的過失。如今人家是刀和案板,我們都是魚肉,告辭他幹什麼?”

於是,劉邦讓張良留下道謝和告辭,自己與樊噲等人先走。

這時,沛公駐軍的灞上與項羽駐軍的鴻門相距四十裏。

劉邦放棄了乘車,帶著護衛單人騎馬抄小道而走。

張良等劉邦走遠,估計已回到了軍中,才重入項羽軍帳道謝,並表示抱歉說:“沛公酒量不行,已經醉了,不能當麵向大王告辭。他誠懇地托我奉獻白璧一雙,拜獻給大王;玉鬥一雙,拜獻給大將軍。”

項羽聽了立刻問:“沛公在哪裏?”

張良回答說:“他聽說大王有意責罰他,就隻身回營了,現在已到軍營。”

項羽無可奈何地接過白璧,放在座位上。

範增也接過玉鬥,放在地上,拔劍把它擊碎,生氣地歎道:“唉!蠢小子不值得給他出智謀!奪項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們這班人都將成為人家的俘虜了!”

項羽也後悔不聽範增的話,但他並無懼色。他想:“在交戰時,我一定殺了劉邦。”

楚漢相爭

在鴻門宴後不久,項羽又領兵西進,一直到達鹹陽。

當時鹹陽是秦朝的首都,宮殿富麗堂皇,珍寶美女不可勝數。

項羽把軍隊駐紮在鹹陽,為了表示自己不像秦始皇那樣豪奢,就放了一場大火,焚燒了秦王宮室,大火一直燒了三個多月才滅。

他還在鹹陽搞了一場大屠殺,連投降過來的秦王子嬰也殺了,然後帶著秦宮的財寶和美女向東開拔,想東歸回到自己的家鄉去。他說:“人富貴顯達之後不回故鄉,就好像穿上好衣服走夜路,誰能知道呢?”

項羽從鹹陽回到彭城之後,認為秦王朝已經滅亡了,參加反秦的將相和新建的諸侯國中有功的人都應當給以王位,自己就做諸侯王的霸主,也可以顯示自己的威勢了。

於是他把楚懷王立為義帝。然後就按照自己的主張,憑自己的恩怨來封眾將相。

項羽與範增研究分割天下,封眾將相為王侯,首先考慮的是沛公劉邦。因為劉邦先進了鹹陽,當進攻秦朝時,楚懷王跟眾將約定以先攻下鹹陽的就做皇帝,後到鹹陽的就做臣子。

他們當然不會讓劉邦做皇帝,來奪取項羽的天下。可是,如果不封劉邦就顯出自己的不公平,會引起眾將相和諸侯的反叛。於是項羽、範增就策劃說:

“巴郡、蜀郡的道路很難走,險隘很多,不容易出入。秦朝把犯人都流放到那裏。如把劉邦封到那裏為王,既可以顯示我們的公平,又可防止和控製劉邦,有機會再消滅他。”

於是,封劉邦為漢王,管轄巴郡和蜀郡及漢中之地。

項羽根據自己的意願分封了各諸侯、將相。自己也立為西楚霸王,統轄九個郡,在彭城定都。他督促剛剛得到封地的諸侯到封國就任。

這年四月,各位侯王就要離開受封的地點到自己的封國去執掌諸侯王的大權。項羽也要回到彭城,可是被封為義帝的楚懷王不肯離開,項羽就派人強行督促他起行。

義帝的群臣對項羽多有不滿,有的就背叛了他,項羽一怒之下就暗中派人把義帝和隨行的大臣都殺掉,扔到長江裏。接著又殺掉了沒有軍功而受封的朝王成。

齊將田榮不滿項羽的分封,認為分封不公,起兵殺掉了田市、田都,成為戰國時齊地上項羽所封的三個齊國之地的王,並與趙國一起反楚。

漢王劉邦早就野心勃勃想奪取天下,因顧忌項羽人多勢眾,所以遲遲按兵不動,今見齊趙並力抗楚,認為有機可乘,就調出了全部軍隊,把關中之地全部吞並了。項羽聽了十分憤怒,發兵攻打劉邦。

劉邦的謀士張良托人送給項羽一封信,信上說:“漢王劉邦有失職守,沒能固守巴蜀漢中之地,有負大王封賞之恩。可是,漢王是想得到關中之地,達到懷王的約定就停止進兵,不敢再往太行山以東進兵。”

項羽看了信就改變了主意,派兵征討齊國去了。田榮在項羽的淩厲攻勢下大敗,被民眾所殺。

項羽不肯善罷幹休,就燒毀、踏平了齊國的內外城和房屋,並把田榮的降兵全部活埋了,還搶掠了田榮的老弱婦女。齊國人被項羽的行為所激怒,聚合到一起,決心與項羽決一死戰,田榮的弟弟田橫便聚集了齊國逃亡的士卒數萬人,反攻項羽。

由於齊國人心齊,項羽接連多次攻戰,都未能取勝。

第二年的春天,漢王劉邦為奪取天下,率領五個諸侯的軍隊共五十六萬人,大舉進攻,要消滅楚軍。

項羽得知消息,就命令諸將攻齊,自己帶領三萬精兵去迎戰劉邦。

四月的時候,漢軍進入彭城,擄取寶物和美女,每天飲酒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