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貝京小傳》(1 / 2)

口山西·郭懷應

我剛調來,領導便交給我一件差事。向《貝京》追欠款。“貝京”因為七年前榮調離職,在本單位留著一張欠款條。雖然曆屆領導都著人追過但都未能如願。如今,在清理拖欠的大風潮中,領導又著人摧一摧了。我和貝京由於內人的家族關係,藕斷絲連,多少還有點親戚味兒。所以我並不感到怎麼為難,欣然應許。

一天,我專程到“貝京”的單位找到了他,談起還款的事,他卻不以為然的嫣然一笑。

“你這人,有你在還用得著我還嗎?周旋一下,報銷了就得了——死腦筋。”

“報銷?”

我真不明白,個人的欠款,從條件、品德、人格、人心所向、公私範疇諸多方麵來說,都不具備條件,怎麼能報銷?

我望著他,他感到我真的沒有真正懂得他的話的內在含義,又解釋道:“從正麵來說,不能直接報銷,可世界上的事,並不是一成不變,你不能周折周折、演變演變。”

“周折周折,演變演變?”

我更糊塗了。

“哎呀,就是把欠款變成購置什麼就得了。要報銷條,我給你弄。”

“不不不。”

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並製止了這種作法。要知道,這樣作下去,將擔負著多少人的聲譽,將汙染多少人的心靈。許不投機半句多,我隻好告辭。

隔了一個時期,我又找到他,他卻板起麵孔教訓了我一頓。

真不夠朋友,這麼幾個錢,三番兩次,吹毛求疵。

我堂堂正正的,難道還怕騙了不成?想當初我在你們單位也流血流汗的幹了一番,沒有功勞,也還有苦勞吧。

現在我走了,就‘人走人情走’了?他們能吃幹的,咱就不能喝碗稀的?

真不夠朋友,這麼小看人。七年來,年年要。時間長怕什麼,曬千灑不了分量。回去問問你們領導,我就值這幾個錢?不說這幾個錢我還丟不起人呢。

對他的話,我真是啼笑皆非,隻好悻悻地又告辭了。走在街上。恰碰到了他的鄰居——我的一個老熟人。

“你是來要錢的吧?”

“你什麼時候學會了相麵?”

“實話告訴你吧。”他誠懇地對我說:“和這號人是翻不了臉,要不了帳。他父親病重那年,借了我家二十元。要了三年,最後翻了臉,開了祖墳才要了。你在周圍訪訪。有幾家敢借給他錢的。他隻能借集體。集體的東西,要了就算要了,要不了誰還再認真。”

噢!到現在我才似乎曉得“貝京”的為人。我這個人也有個怪脾氣,碰到軟的,我卻先就軟了,碰到硬的,我卻真的想認真認真。有著前兩次的經驗,第三次我便換了個主意。

“在這次清理拖欠中,領導上追得緊,我隻好替你付了。現在的問題並不是你欠單位的,而是你欠我的了。你看著辦。集體的能拖能賴。個人的也能拖能賴?”

這個辦法真靈。“貝京”那理直氣壯的神氣一下便軟了半截。

“真的,你替我付了?”

“是的。”

我堅定地對他點點頭。他輕聲淡氣地對我說:“那好吧,可這幾天我手頭沒錢,下回再說吧。”

聊了一陣,他衝我嘻嘻笑了聲,問道:“你這樣賣力,是不是想在你們領導麵前落個好,想討個一官半職。”

“看你說……”

“啊,閑聊嘛。向上爬這是人心所向。”

我真有些生氣——這種人。怪論調還不少。

但是以後,我來了幾次,不知怎麼,他總是急匆匆地談幾句便不見人影了。有幾次就吃了他的閉門羹。

“忙什麼?”

我幾次問他,他都搖搖頭不說什麼,不等我再開口,他便急匆匆又走了。或者幹脆把我涼在一邊,拒而不見。

一次,趁他吃飯,我便把他堵在廚房裏了——你不能在吃飯時也幹活吧。

“我還是和你談談那些事。”

“這個麼……”

他一邊吃飯,一邊好象沉思了一番,對我說:“你不是說,你替我墊上了嗎?不過,這個事我看還不這麼簡單,雖然咱們倆還有些親戚味兒,可也得有些原則。你說你墊上了,我把錢給了你,假如將來你們單位又和我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