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發展和成功,需要多方麵的因素,智力因素固然重要,非智力因素也同樣重要。這就是做人的美德。兒童時代灌輸的做人原則,小時候培養的品格,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你的孩子將來作為社會成員的素質與層次。
崔永元1963年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父親是工程兵某部的政委。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言行對崔永元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作為軍人,崔永元的父母有著剛強的性格,但他們同時有著寬容善良的胸懷。崔永元小時候常隨著部隊搬家。在良鄉時有一個女鄰居,脾氣很壞,常常生事找茬。有一次,崔永元考試考得比她兒子好,她不舒服了,含沙射影地罵一些難聽的話。崔永元的母親聽到了,坦然處之,毫不糾纏,該幹什麼還幹什麼。過了幾天,那個鄰居有事來找她幫忙,她沒事一樣,照樣幫她。時間長了,那鄰居也覺得自己心虧了,壞脾氣也改了不少。
寬於待人而嚴於律己,這是崔永元家傳統的“家風”。有一件事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崔永元很小的時候,家裏養了一隻可愛的花貓,它陪著孩子們玩耍,晚上冷了,就鑽到崔永元被窩裏取暖,全家都挺寵它。有一天,崔永媽。可父母卻帶著他們順著腳印仔細一查,發現黃花魚是花貓從牆外叼來的,而隔牆是一個國營菜市場。他父母立刻做出決定,媽媽帶著小永元和副食品定量供應本直奔菜市場,向賣魚的叔叔阿姨說清楚情況,把兩條黃花魚的錢付給了他們,還劃了副食品定量供應本。結果是貓吃了兩條魚,崔永元他們小兄弟少吃了兩條魚。這種誠實和認真令崔永元終身難忘。
崔永元成名後,人們常常問他父母是怎樣教他成才的。他說,父母給了我一雙硬實的腿,使我站得很穩,走得不歪。這是我一生事業的基礎。他說了一件也算與他後來的職業沾點邊的往事,那是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學校組織文藝演出,他很喜歡其中一個群舞《地道戰》,但卻沒能被選上。他悶悶不樂地回到家裏,被他父親發現了。問清楚是這回事後,他父親盡管和學校很熟,卻沒有幫他“說情”的意思,而是哈哈一笑,爽朗地說:“小小挫折算什麼呢?隻要你努力,今後有的是機會。”爸爸的笑容融化了小永元心中的疙瘩,他照樣熱心地關心著這次演出活動。結果,另一個歌舞節目《行軍路上》選中了崔永元,而且要他演主角——指導員。那次演出非常成功。學校演完後,又去了附近的農村和部隊演。其中就有他父親的工程兵團。演出結束時,他父親作為部隊政委上台和小演員一一握手,其中也有崔永元。那次握手是他們父子間唯一的一次正式握手,給崔永元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因為他感到那是一次男人對男人的握手,父親的手很有力,他感到一種永遠的支持和信任,他覺得在父親鼓勵下走過了一段很長的路,每走一步,他就長大一分。
如果父親當初幫他“說情”,讓小永元輕易如願,小永元就不可能獲得如此實在的人生體驗,也不可能有如此深刻的人生感悟。路隻有自己走,孩子才能長大。
直到他成名以後,談到他的父母親時,他仍很動情。他說,我的父親像太陽,光明磊落;我的母親像月亮,溫柔無邊。給我們幼小的心中也注入了光和熱,不給一絲陰暗的心理有存身之地。這是一種終身受用不盡的財富。
對孩子的一生最有影響力的是父母,所以,作為父母,要培養孩子做人的美德,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麵去做:
1、讓孩子養成豁達的性格古語說“有容乃大”、“宰相肚裏能撐船”,從互為因果的角度說出了人的肚量與事業成功的關係。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培養其廣泛的興趣,對孩子豁達性格的養成至關重要。豁達的人也有心情消極的時候,這時候若興趣廣泛,可以避消極、尋積極,及時從痛苦和憂慮中解脫出來,恢複愉快的心情。
2、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為了孩子,也為了全家人的幸福,家庭成員應當共同努力,創造一個和諧與溫馨的家庭氛圍。家庭氛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卻是可以實實在在感知與感受的環境,它對孩子品德、性格、情感的形成,從某種意義上說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積極、熱情、善良、寬容等品格,不是單靠說教所能達到的,也不是逼迫孩子讀幾本書所能奏效的。
3、父母要讓孩子喜歡你、尊敬你父母為人正直,誠懇待人,真摯守信,遵紀守法,文明禮貌,父母在人品方麵應當值得孩子為之驕傲。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自己必先盡力去做。父母的一舉一動,在不知不覺中會成為孩子的習慣。父母應當是子女的楷模。父母若有過失,應當坦率地承認自己做得不對或不好,接受孩子監督,共同改進。
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孩子的心靈是潔白無瑕的。生活在什麼環境中,就會被造就成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