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大才高的徐渭是那樣的向往科舉考試,是那樣向往一舉成名。然而命運偏偏和他開起了玩笑,讓他屢試不第。讓他像柳永那樣,成了“屢失龍頭望”的倒黴蛋。
青藤書屋的院子裏有一條石板小徑,當年徐渭一定在這裏眺望過考場的方向,眺望過京城的方向。多少次從這裏出發,又多少次回到這裏,完成了一次次科舉考試的輪回。然後,他一定在小徑上披著江南的煙雨,獨自徘徊,冥思苦想,總結失利的原因,尋找下一次考試的捷徑。石徑很短,幾十步的路程,然而用徐渭八次科舉考試的年份衡量,21年,這石徑就過於漫長了。
每一次,徐渭都從這裏出發,然後又回到這裏。這種穿越,是需要信心和力量的,也是需要耐心和憧憬的。別說是舉人,就是秀才,徐渭也是幾經複試,才勉強考中。徐渭並不是無才,一個人無才也就罷了,偏偏徐渭才華橫溢。在這之前,徐渭時而學詩,時而學畫,時而研修琴譜,時而演練劍術,這雖然為他今後的藝術之路打下堅實基礎,卻因他像《紅樓夢》中的賈寶玉一樣不諳八股文章,不懂仕途經濟,業不能專修,直到四十一歲仍未能考中舉人。正像徐渭為《王元章倒枝梅畫》的題詩一樣“從來萬事嫌高格,莫怪梅花著地垂”。徐渭的那株青藤也未能蓬勃向上。
那是一種怎樣的煎熬啊。盡管家中多次發生變故,影響到徐渭的青藤一直在地上蔓延,甚至連矮牆都未能翻過。但他是渴望攀升到屋頂享受陽光的。他渴望當官出人頭地的理想一刻未變。
然而,在這21年中,兄弟反目、養母病故、二兄病故、長兄病故、妻子病故、劍師病故、家產被豪強無賴強行霸占。這一連串的災難似寒霜向徐渭步步緊逼,讓徐渭的生活陷入困境。特別是和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潘似的病故對他打擊更大,他曾為其賦詩一首《內子亡十年困感》:“黃金小鈕茜衫溫,袖摺猶存舉案痕。開匣不覺雙淚下,滿庭積雪一燈昏。”表達著對愛妻的深切懷念。這是他一生最滿意的婚姻,也是他無比留戀的婚姻,以後是再不可得了。
徐渭踽踽獨行,青藤屢遭病患。但徐渭並沒有向命運低頭,他一直在自己的世界裏行走,一直在自己的田園耕種,一直在按自己的意願發展。這期間,他曾於家鄉城東賃房設館,開門授徒,解決生活來源問題,自己則全麵接受王陽明的“心學”理論,由此深入禪宗佛學。也曾撰寫《南詞敘錄》,總結宋元南戲藝術。還曾寄寓妻兄潘伯海署中,浪跡富春江武夷山,做遊記詩詞數十篇。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撰寫了《四書繪序》,顯示出高超的繪畫意趣和修養,初步形成了徐渭獨特的畫風和品格。
“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不信試看千萬樹,東風吹著便成春。” 這便是徐文長獨特的心得和感受吧。自此,徐渭的青藤便迎著陽光向上攀爬了。
三
“短劍隨槍暮合圍,寒風吹雪著人飛。朝來道上看歸騎,一片紅冰冷血衣。” ——《龕山凱歌》
這是青藤最繁茂的歲月,這是青藤最得意的時光,這是青藤最恣意的日子,因為,青藤也曾攀爬到屋頂。
徐渭自己曾經說過,“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這似乎是徐文長老先生對自己從事的藝術品類的評價和排位。如果你據此認為徐渭就那麼幾把刷子,就那麼點本領,那就大錯特錯了。
徐渭對後人的影響,對民族的貢獻,對國家的貢獻還有戲劇。連明代最有名的戲劇家,和他同時代的人,被後人譽為東方莎士比亞的湯顯祖老先生都對他極為佩服,說“《四聲猿》乃詞壇飛將,輒為之演唱數通,安得生致文長,自拔其舌!”
《四聲猿》僅僅是他創作的雜劇中的一種(包括《狂鼓史》、《翠鄉夢》、《雌木蘭》、《女狀元》四出戲),今天的《花木蘭》、《女駙馬》等古裝戲都是受他的影響或在他的《四聲猿》基礎上編撰而成的。而他的戲劇理論著作《南詞敘錄》更是我國第一部關於南戲的理論著作,在我國戲劇史上有著重要意義。他的這些藝術成就用攀爬上屋頂已不恰當。它們已經形成了中國藝術史上的一座座高峰。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詩文書畫劇都是他對中國、對後代、對人類的貢獻,而他最卓越的貢獻還在於,當民族危難之時的棄筆從戎。他不是紙上談兵,他是和胡宗憲戚繼光一同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投身到抗擊倭寇保家衛國的抗爭中去了。胡宗憲很高,徐渭很低,但有時胡宗憲往往用他的高來遷就徐渭的低,讓他有不同於一般朋友的感覺。因為胡宗憲知道,徐渭絕不肯趨炎附勢。那是他最輝煌的時日,那是最能體現他人生價值的一段生命體驗。他傍上了大樹,他攀爬上屋頂,在陽光下肆意伸展開腰身,茁壯著枝葉。他不但為胡宗憲當文書,當幕僚,當師爺,還為胡宗憲當軍師。抗倭鬥爭中的柯亭戰役、龕山戰役、皋埠戰役、岑港戰役不僅有胡宗憲戚繼光的戰功,也有徐渭的貢獻;誘降汪直、徐海既有胡宗憲的決斷,亦有徐渭的計謀。他雖然用挑戰紀律的方式彰顯了自己的人格和個性,卻也贏得了胡府上下的尊敬和心靈慰藉。
當然,給人家當幕僚、當師爺就得給人家寫東西,人家需要什麼就寫什麼,人家說給誰寫就得給誰寫,自己是不能亂來的,那是朋友之間的信任。於是,一篇篇代表胡宗憲的表文,便雪片般飛向就京城,那裏麵不僅有給皇帝的,還有不少是給大奸相嚴嵩的,吹捧嚴嵩的。於是,嚴嵩倒台之日,便是胡宗憲徐渭倒黴之時。連徐渭自己也承認,為報胡宗憲知遇之恩,作代捧文章上百篇,“於文不幸若馬耕”,後結集為《抄代集》、《幕抄集》。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僅僅幾年的時間,徐渭的陽光便被一片片烏雲遮蔽,繼之而來的是狂風暴雨。嚴嵩倒台,胡宗憲受到牽連。徐渭自知難逃嚴黨胡黨的追究,曾以死抗爭。
也許上天太珍惜這個人才了,他死了幾次都沒死成。那是怎樣的決絕呀!以巨錐刺耳,錐擊腎囊,皆不死。真乃大命之人!
四
“畫成雪竹太蕭騷,掩節埋青折好稍。獨有一般差似我,積高千丈恨難消。” ——《雪竹圖》
書畫是用尺度丈量的,但這尺度卻無法丈量徐渭生命的長度;書畫都是有價值的,但它們卻無法證明徐渭的生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