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象繪畫中的抽象意味
學苑
作者:李慧
安德魯 ·懷斯和亞曆克斯 ·柯爾維爾的繪畫帶有濃厚的抽象意味。從一定程度上說,他們繪畫中的抽象意味來自於現代主義繪畫的啟示或對現代主義繪畫理念的借鑒,柯爾維爾繪畫中幾何形結構的滲入、重迭,相似形的運用等都是現代繪畫常用的語言,但又與之有著根本的不同。相對於現代主義繪畫中的抽象,懷斯和柯爾維爾隻是把一些重要的構成因素隱蔽起來了。他們並不認同現代主義繪畫激烈的反叛精神,而是在秉承寫實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取舍的改進了構圖和形體,借以表達豐富複雜的個人情感和時代精神。形狀輪廓的明確簡化、空間的壓縮、抑製空間和立體感、不用統一光源、保持固有色、壓低質感等手法的運用都是在寫實的構成下有序展開的。
一、平麵化的空間處理
相較於古典寫實主義繪畫,空間深度的弱化是懷斯和柯爾維爾作品中的一個顯著差異。畫麵主體後的背景通常被處理成一個相對的平麵,或者主體附近的事物被虛化處理。如沃林格所說:抽象衝動是人由外在世界引起的巨大的內心不安的產物,而且抽象衝動還具有宗教的,表現出對一切表象世界的明顯的超驗傾向。我們把這種情形稱為對空間的一種極大的心理恐懼。在沃林格看來,抽象藝術表現為兩個明顯的特征,首先是抑製對空間的表現而以平麵為主。沃林格認為,對抽象衝動來說,空間是最大的敵人,因為“空間使物體彼此發生了關聯,並消除了個體的封閉性。正是這種充滿著自然氣息的空間,使物體具有了時間性特質,並使之卷入了宇宙現象的交互更替之中。”具體來說,抽象衝動就是要回避對三維物體、對有深度感的物的表現,這樣就必然導向對平麵的表現,即把表現對象限製在高度和廣度的展開上。安德魯 ·懷斯和柯爾維爾的作品中都體現出了這種對空間和立體感的抑製。
實際上,平麵化的構造往往給人帶來一種平和、安定的審美情趣,而立體化的空間表示則依然使人處於塵世的關聯中。由此出發,沃林格指出,藝術意誌主要的並不在於去感知外物,而在於聯想,在於對外物獲得一個聯想整體,才能給觀賞者以棲息的意識。當然,抑製對空間的表現,以平麵表現為主並不是指以抽象衝動為基礎的藝術不能表現具有三維空間的物體,而是指在對外物的表現中“深度關係必須盡可能的轉化為平麵關係”。
為了將三維立體深度轉化為二維的平麵,懷斯和柯爾維爾采用了古典美術和現代派繪畫中慣常采用的簡化手法,即把一切看似不必要的細節無視化處理。通過簡化處理,把畫麵中不必要的或者說已畫出的物象能夠表現和暗示出的部分去除掉,讓觀者有更多聯想,從而得到更豐富的內涵。
重迭法通過使各種形式關係在一個更加統一的平麵之內集中起來而使這些關係得到加強。柯爾維爾最善於運用重迭法。“重迭除了具有選擇作用之外,還能把所有的成分以某種感人的新穎式樣加以重新排列。這些新的式樣通過新發現的關係揭示出物體的那些被掩蓋了起來的特征。”通過重迭法所得到的緊密地結合,具有一種獨特的性能:它至少削弱了其中某一個單位的完整性,結果它產生的不僅僅是一個“關係”(也就是說不僅僅是那些各自獨立的,靜止不動的存在物之間進行的能量的交換),而由各存在物之間的相互牽製而產生的集聚和分散。藝術家拋棄了能夠獲取清晰性的並列法,而運用了一種更加深奧,更具戲劇性的方法,對事物之間的聯係做出了解釋。通過這種解釋,他就把社會交往中斷時發生的相互衝突所具有的張力展示出來,從而加強了個體維護自己主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