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田湘,一棵蔥蘢的詩意之樹(2 / 2)

愛情是人類生活永恒的主題,一本《詩經》裏,最富藝術價值的便是愛情詩。《假裝忘記》《相思總是默默的》《醒來》《不如不見》《眼淚》《寂寞的牆》等都是田湘對愛情的有感而發。“當火車把我們越拉越遠/我隻聽見/一排排相思樹/站在軌道的兩旁/代替你,向我傾訴/那相思的愁怨。”田湘唱著愛的渴望、愛的追求、愛的承諾、愛的思念甚至愛的痛苦分離與裂變,把我們帶入了一個亮麗溫馨又纏綿悱惻的情感世界。其實詩的本質就是浪漫,沒有浪漫氣質的人成就不了詩人。在這裏,我分明看到了一個警察硬漢最溫柔最浪漫的一麵。

憂鬱是一個詩人內心最本質的元素。田湘的內心有著揮之不去的憂傷,重要的是,透過這些,我看到了一個樂觀的積極向上的人,他在生活中不斷衝破某種糾纏和束縛而不倦前行,這種感悟、體驗和內在的精神力量,是這棵思想樹上最為青翠蓬勃的枝條。

“汽車的尾氣和噪音/將我淹沒在車流的河裏/我正慢慢變成一條魚/在缺氧的水裏/做著深呼吸。”這是一首寫城市生活的詩《堵車》,作者為現代文明造成的城市汙染和交能阻塞而痛心。《這個城市缺少什麼》《城邊》《兩條河流》《漓江》等是作者對人類生存和社會變遷、自然環境的惡化而深深的思索,他用手中的筆去警示去呐喊,希望更多的人懂得關注生態。此刻,我想到了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的一句話:“大雨讓空氣變得濕潤,魚兒可以從門裏遊進來,又從窗子上遊出去”。“雖然愛是空/恨也是空/雖然我們浪跡天涯一無所有”但是“愛恨都會隨風飄散/一切都是過眼雲煙/可我為何在此刻見到了彩虹”(《雲說》)。“生命中總有幾場/令人驚魂的雷電和狂風暴雨/為苦難的人們/洗淨心靈的塵埃/從而找到/最美的彩虹”(《彩虹》)。這裏有纖細的娓娓抒情,也有深刻的人生思考。我看見田湘正在突破一層層的陰鬱,像《心經》中所闡釋的那樣“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捷克詩人揚·斯卡采爾說:詩人不創造詩,詩在某地背後,它千秋萬歲等在那裏,詩人不過發現了它而已。田湘用敏銳的眼睛洞察身邊的生活,抒寫生命的感悟,飛揚的激情常常讓他拿起筆來抒寫常人想象不到的詩句,人到中年依然保持著健朗質樸的青春活力,他把一片雲、一朵小花、一棵樹、一條河、一座橋、一塊石頭甚至一陣風等等都賦予了人的思維,樂觀、堅強、勇敢、無私奉獻。這是田湘的內心深處汩汩流淌的一道清泉,時而熱烈激昂,時而纏綿輕柔,情感飽滿,內蘊充沛,讓人如飲清泉甘露。這不正是目前大多數人所需要的“心靈雞湯”嗎?

在一棵黃花梨的體內,有台風吹過的痕跡、有滄桑的長壽斑、有叢林走獸和花鳥蟲魚、有高山流水潺潺、有森林、有天空的倒影、有颶風的紋路、有傷痕扭結,它曆盡風雷雨雪,堅實柔韌,卓爾不凡。它有王者風範,誌存高遠,把木頭生長到了極致,具有了金屬般的質感和光澤。它在艱難困苦中,玉汝於成,真正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而人到中年的田湘又何嚐不是曆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呢?“我曾沿著鋼軌默默前行,就像踏著天梯,走向夢想的天堂。我曾沿著鋼軌默默前行,就像踩著兩根鋼絲,邁向艱難人生……”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仿佛看到了他一路坎坷、一路歡歌、一路芬芳的韶光年華,看到了他真情愛意,大仁大愛的劍膽琴心和鐵骨柔腸。真正的詩人總是遵從自然與內心的召喚,一個人到了三十五歲以後還在寫詩,那他便是真正的詩人。當你打開窗子,雖然看到的依然是從前的風景,但是當你打開內心,呈現的卻是全新的氣象。

最近,剛剛當選中國鐵路公安作協主席的田湘兄又被選送到魯迅文學院進修,晤名師會高友,好詩頻出,給人猛虎進山、蛟龍入海之感。作為鐵路詩人,我仿佛看到田湘的詩歌創作也進入了“高鐵時代”,順著他不斷延展的詩句我們定然會看到更美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