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能力包括供應鏈完整度和供應商水平兩個維度,前者主要評價本土供應商對核心零部件的掌控程度,並通過分析整車企業與零部件企業的合作模式來進行量化;後者則以各國主要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技術實力、業務領域及營業額來進行評價。

七、銷售及售後服務能力。這是汽車產業最終實現價值的環節,也是汽車直接麵對消費者、由產品變成商品的環節。優秀的銷售和售後體係,甚至可以彌補產品力的不足,為企業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其中銷售能力,主要通過比較各國汽車企業的銷售渠道(網點數量及分布)來評價;而對售後服務能力的評價,則參考了第三方對各國汽車企業的評估數據。

八、基礎工業水平。汽車產業與眾多基礎工業領域密切相關。像原材料(鋼鐵、橡膠、塑料等)、裝備製造、機械製造、電子、石油化工等產業,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汽車產業的水平。為此,我們選取了與汽車相關的若幹主要基礎產業為評價參照,根據各國領先的產業領域及程度來量化這項指標。

九、人才水平。人才是一個國家、一個企業最寶貴的核心資源,對於高度複雜、涉及廣泛的汽車產業來說,尤其需要大量基礎紮實、專業精深、知識麵寬、適應性強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汽車人才水平的高低、數量的多寡直接決定著汽車產業的未來。

圍繞著汽車人才水平的評價,我們選擇了汽車人才數量、技工比例、人才學術及技術水平、管理及技術人員從業年限四個維度來評價。其中,汽車人才數量以一國汽車從業人數占整個製造業從業人數的比例這一相對值來衡量;人才學術及技術水平則以各國人才學曆水平、專利、論文以及各國工程公司實力來評價。

按照上述汽車強國的評價指標體係,我們對8個主要國家進行了分析,以百分製衡量,結果顯示:德國、日本、美國處於汽車強國的第一梯隊,得分都在90以上;韓國、法國和意大利得分在60-75分之間,處於第二梯隊,而中國和英國得分相近,都在40分以下。

從汽車強國指標評價的結果看:韓國盡管汽車產業近年來上升勢頭顯著,大有趕超德日美之勢,但實際上其綜合實力與一流強國相比尚有差距,主要體現在品牌力、供應鏈能力、基礎工業水平和人才水平等方麵。

英國作為現代工業的發源地及傳統的汽車強國,目前還擁有較強的汽車製造能力,但市場份額、品牌、產品、技術等總體水平大幅下降,與其他製造強國相比,英國已非汽車強國,其綜合指標評分與中國接近。

而中國在9大指標方麵與國際一流汽車強國相比均有不足。在品牌力、核心技術掌控力、供應鏈能力、基礎工業水平和人才水平等方麵,差距都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