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輯】拯救青少年教育(1 / 3)

健忘曆史就是數典忘祖

——“拯救中國的青少年教育”前言

一個沒有民族血性和愛國熱情的人是枉作華夏子孫的。我始終這樣認為,忘記或否定我們國家與民族的曆史,尤其是自鴉片戰爭、新民主主義革命、抗日救亡戰爭至解放鬥爭這段曆史,忽略深刻反省過去曆史的得失榮辱與經驗教訓,就是數典忘祖!

很多事常常讓人痛心。遠的不說,就當下的韓國,同屬華夏文明的傳承地,居然把中國傳統大節之一的“端午節”成功申請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反觀我們,還有多少久遠的曆史氣息在神州大地彌漫?

國強則體育強。多少年過去了,中國的足球為什麼就不能衝出亞洲、走向世界?這其中絕不是國人體質的因素、技術的原因、體製的問題,這些都是冠冕堂皇的借口;真正的原因是中國的球員缺乏真正的拚搏精神,欠缺愈鬥愈勇永不言敗的信念,缺失沸騰的民族血性、愛國熱情以及堅定不移的崇高信仰!在這一點上,韓國人,無疑是我們的榜樣!

我常常想,如果地下有知的話,有那麼一天,我們將如何去麵對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如何在麵對秦始皇、唐太宗時,解說我們的民族情感?

看看我們今天倫理道德的現狀:校園中,有多少學生目無尊卑、不敬師長?家庭中,有多少父嚴、母慈、子孝的溫馨場麵?人與人之間,還有多少誠信、情誼?每當看到韓國電視劇中呈現出的家庭氛圍:晚輩對長輩的謙恭、孝順,同輩之間的禮貌、尊重,尤其他們相互之間的那份真誠與自然,那是一種真切的平和與由衷的愉悅。反觀我們身邊生活的人們,又是一種怎樣的尷尬與悲涼?

到底是韓國人學得好、繼承得好,還是我們遺忘得太多、丟得太快?今天的中國人難道不應該真正靜下心來好好思量嗎?

今日中國缺什麼?

——“拯救中國的青少年教育”之一

2008年,首都北京要舉辦奧運會,興奮複振奮的中國人何其多哉!事實上,不就是一場運動會嘛,過分激動什麼呢?

同樣是今年,時值我國改革開放30周年,官方必然是要大大慶祝一番的。

應該看到,今天的人們在認識上有一個誤區:當有人追問近當代中國最大的改變是什麼,自然地便會聯想為“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什麼”。顯然,這是一種斷章取義式的短視,也是實用、功利式視野上的急功近利和意識形態上的狹隘。

改革開放給今日中國帶來了什麼?簡而言之,主要有兩個方麵:一是硬實力上的增強,即經濟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二是軟實力上的趨弱,即國家和民族意識的淡化,傳統與文化的本位主義的蒼白無力乃至可怕地逐漸消亡!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今日包括即便“物質生活幸福”的大部分國民,個人心中的幸福指數其實很低,即是說,心靈和精神上的滿足和慰藉著實乏善可陳!這應當是值得當代中國人認真深思和引起重視的一個問題。由此自然地引出追問,今日的中國人最缺的是什麼?

真正缺失的是什麼呢?那無疑就是“信仰”。

信仰是人類最偉大的一種品質。沒有了崇高、正確的信仰,人也就沒有了信念、追求,並為之奮鬥、奉獻,直至犧牲精神的支撐力和具體的行動力。信仰模糊、缺失的時代,必然伴隨著人們的道德滑坡、意識混亂、人性扭曲、人心不古等社會現實普遍存在。

於一個國家和民族而言,信仰模糊、缺失或動搖的時代,國民必然缺乏忠勇、純潔、正氣的血性,迷亂了愛國、崇高、獻身、成功、立業的情結,失落了傳統中國的貴柔、不爭、從容、悠然的品格,國民人心渙散,民力不舉,朝氣不足,頹廢有餘;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孱弱,人的戰天鬥地的戰鬥力大大下降;人與人之間少了信任和友善,多了爾虞我詐、功利心理,個人主義思潮泛濫。

當代中國的現狀如何?中國人的信仰如何?以上所言雖然未必全中,但絕不樂觀,這是一個鐵的事實,無法也不能回避。

這一切是如何造成的?首先當然是積弱已久的近代中國被西方列強的槍炮轟開了國門,曆史上長期的戰爭形態留下的陰影和影響;其次是中西文化的碰撞,現當代的中國在與西方的文化較量中,一直以來處於下風,即居於弱勢的地位,“西風壓倒了東風”,使中國的現當代人還沒來得及真正冷靜下來,西方的意識形態、西方現當代的科學技術就已經俘虜了中國人的價值判斷與取舍!

再者,近現代中國的國民教育有太多、太大的問題要檢討和修正。中國現當代的教育最應該被批判的一個標簽就是:一方麵,對一代代國民的教育引導中,把中華民族的曆史文化傳統丟得太多、太快;另一方麵,對西方文化的引進、借鑒與吸收的過程,同樣太多、太快,而且盲目、自卑,乃至奴性!

打倒教育產業化

——“拯救中國的青少年教育”之二

人們說,青少年是未來的主人,未來的希望。看看我們身邊現實中的青少年吧。

鴉片戰爭以來,不過百餘年。今天的人們(尤其青少年)到底怎麼啦?而今有多少人的口中還在談集體思想、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有多少人還在談孔孟老莊,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談尚且沒有,又豈能奢望他們的行動。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多少人在練習毛筆字,認識繁體字?有多少人還在意和懂得謙卑禮讓、長幼有序?有多少學校還會教授學生《三字經》、《千家詩》……

遺憾得很,事實上真的沒有多少。我們看到的是,舉國一片日流、韓流洶湧,港台風潮橫行。國內的青少年眼中,似乎隻有日本、韓國、美國和港台的流行風向與潮流“才是跟得上時代的”,隻有這些地方的物事才是21世紀標準的,中國內地的似乎“一切都是土老冒”。他們眼中隻有謝霆鋒、張柏芝、木村拓哉、李英愛、林誌玲;對大陸的物事,他們隻瞧得上“超女”李宇春、張靚穎,抑或章子怡、範冰冰、李亞鵬等。即便“正經”玩得“正統”一點的,也就隻有高中肄業便我行我素的“神童”韓寒和郭敬明、孫睿之流了。我一直懷疑,在季羨林、錢鍾書、張中行、金克木、鄧廣銘、於光遠、彭桓武等老先生的眼中,神童如韓寒,未必不就是當代中國文化氛圍圈中的一個“超級怪胎”,即便他(韓寒)真的也算出色。

每當有極少數的有識之士對此等現象進行疾呼甚或責難時,他們立馬便會招致一群道貌岸然的社會“上流人士”的無情駁斥,以及網絡上一群失控、瘋狂、隨性、狹隘、自戀、叛逆的網民的集體反攻:這是當代中國社會處於轉型時期的必然產物和特有現象。

讓人十分疑惑的是,所謂社會轉型怎麼一切“昨是今非”就如此之快?近代以來隆隆的炮火才熄滅多少年?有多少人還記得圓明園當年燃起的戰火和無聲的血淚?有多少人還會緬懷那些為抗日戰爭、解放鬥爭而前仆後繼、拋頭顱灑熱血的愛國英雄和人民烈士?有多少人還知道僅半個多世紀前毛澤東主席用那曠世震撼的湘音宣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我甚至懷疑有多少青少年真正知曉和用心消化過這100多年的中華曆史!

生長在和平年代,曾經是家中的“小皇帝”(改革開放後的“80後”)當中的不少人已步入工作崗位了。他們吃著“垃圾食品”——肯德基、麥當勞長大,看著《米老鼠和唐老鴨》、《貓和老鼠》等動畫片告別童年,又在周潤發、林青霞、劉德華、張曼玉、周星馳、陳小春、謝霆鋒、張柏芝等“明星”或影片的邏輯思維與行為、生活方式中學會思考和為人處事——這就是中國當代的青少年們。

我的一位師長曾這樣表達憂慮:“未來就掌握在這樣一群青少年手中,我們未來的希望將會在哪裏?”這難道不是一個沉重而必須迫切深思的問題嗎?

而少(青)年的可貴、可愛和偉大,我不禁想起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美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要達成梁啟超先生的偉大願望,今天的中國青少年教育,整肅是勢在必然的。如何整肅?當然不再是空喊“教育體製改革”、“素質教育”等口號!當然我不否認“教育體製改革”、“素質教育”等的初衷是好的,但方式、方法、過程不敢恭維,結果辦了壞事情。尤其提出“將教育實行產業化經營”的思路和思想,實在是對中華曆史和民族犯罪!就說“素質教育”,在應試教育的條件下,“素質教育”僅是一個口號,對青少年的啟發式教育的程度相當有限。而問題是,對青少年而言,啟發式教育是至上的。旅美教育專家黃全愈認為,當前中國的考試製度使考試成為目的而不是手段,全中國的在校青少年都以考試為終極目的,這種考試考不出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考不出當下青少年的“品行素質”。

有這樣一個事例:2007年6月某日,某大學舉行招生麵試。當日15時30分,來自某實驗中學的考生顧雯走出了考場,她向為她開門的門衛鞠了個躬,說了聲“謝謝”。門衛攔住了她:“請你等一下,教務處李處長要見你。”——原來,下午麵試的兩個多小時裏,有80多名考生結束了麵試離開考場。一直站在二樓的李巍然處長發現,竟然沒有一個考生向為他們開門的門衛說聲“謝謝”。李巍然告訴門衛,他要見見這個唯一向他們說“謝謝”的考生。

由此很自然讓我們聯想到現在中小學學生的生活“待遇”:無論是在家裏還是在學校,除了“念書”,基本上什麼活都不用做。不少地區,學校後勤的“社會化”已經發展到了“賓館化”,家長更不舍得孩子用寶貴的學習時間來幹家務活。一個簡單的邏輯:不做事,不勞動,就不會懂得勞動的艱辛,也就不會尊重他人的勞動。如果麵對一個能影響自己命運的人,有的考生可能不會忘記說一聲“謝謝”,但現在他們麵前是一個社會層級很低的門衛,不說或忘了說“謝謝”,再正常不過了。應試教育,說穿了就是功利教育、實用教育!試問:除了功利和實用,當代青少年的道德、情操、人文精神在哪裏?

再說高考。舉一個極端的例子:一個名叫蔣多多的河南女孩以“自我犧牲”的方式(故意考零分)向應試教育“宣戰”,教育專家們在此時紛紛表示:現在的高考非改革不可!

必須嚴肅地指出:教育不是產品、商品、服務,而是國家對國民的一種義務!教育尤其不是商人的交易和買賣(民辦教育恰好就完全是),而是國家、民族、人口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是作為當今社會人的一種應有的平等權利,是實現未來人的現代化的根本途徑!

中國的教育,首先要符合國情。依托於中華民族厚重的曆史,適當回歸傳統吸取其積極的元素,培養青少年的人文精神,是當代青少年教育的基本點、根本點和起點。其次,全民教育國家(全民)辦,即整合全國教育係統,最大限度地平均分配教育資源,讓全體受教育對象公平享有教育權利,從師資、生源、硬件等,統一計劃,國家包辦。再次,突出時代特色、時代精神的教授:追求全民素質的整體提升,達成教學的主目標,即受教者成為現代的合格公民。此外,開辟差異化的特種教育,培養未來的高、尖、精、特人才。最後,對高等教育重新劃分森嚴的等級,把“真大學生”和“假大學生”嚴格、鮮明地區分開來,徹底杜絕“大學生滿天飛,而素質不及30年前初中生”的怪相,實施教育的回歸再改革。

為什麼而學

——“拯救中國的青少年教育”之三

依托厚重的曆史,適當回歸傳統去吸取其積極的元素,培養青少年的人文精神,是當代青少年教育的基本點、根本點和起點。

21世紀信息時代的來臨,資訊的空前豐富,資訊獲取的渠道空前增多,加上國民生活水平的整體提升,當代青少年普遍早熟,在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之前,受外界幹擾的程度大大增強。因此,盡早地介入其成長階段的啟發式教育及初級德才教育尤為迫切。現代信息、科技熏陶下的青少年一代,需要教授、引導其適當吸收傳統中積極的元素,讓古今傳統與現代信息科技相互融合,使之成長為一個具有現代意識的合格公民。

青少年的教育,首先要明確的是:當代青少年為什麼而學?要學什麼?師者如何教學?

為什麼而學?即學習的目的是什麼。當代教育有一個誤導:強調實用與效率,忽視道德與心性。以大學生為例,現在的大學生讀書隻為謀職、謀生。為適應這一要求,評價大學辦得好不好的標準變成了教學能給學生提供多少工作機會,或者是看畢業生的就業率高低如何。現在教學都有一係列清晰的目標,要求學生通過某門課程的學習後,有多大的把握達到第一、第二、第三個目標……這種教學非常程式化、製度化、效率化。又如追求升學率,要求學生必須按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教學大綱完成學業,必須通過特定考試才能進入高中、大學,必須讀完教育法規定的知識課程,等等。現代的教育成了一個理性化的效率問題,而且非常係統化、機械化、製度化,沒有辦法改變這一狀況的莘莘學子,隻有被動無奈地順從。

教育是要讓人在道德心性上先做個好人(君子),然後在為社會主義建設上再做個能人。用中國古人的話說,就是“做君子是內聖,做能人是外王,內聖外王必須合一”。這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中國古代教育把正心誠意修身的內聖教育放在第一位,然後才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能力才藝的教育,這就是《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的教育理想。今天,“傳統”在近代中國學習西方教育時向西方世俗化潮流一邊倒,大學隻傳授世俗的學問知識,中國“聖俗不分”的教育蕩然無存,這就是當代教育最大的罪責和失敗的總根源!

近代中國的教育照搬西方的教育理念,受教育的目的就是追求效率與實用,即為謀生立業學習、掌握一種或多種技能。今後的社會主義條件下成功的中國教育,是既要達到精神(思想)的教化,又要達到世俗化的效率與實用,而兩者輕重之中,應以精神(思想)為重,效率與實用次之。因此,“教育過程中回歸傳統中積極的元素”一定意義上就是“國學”教育的回歸。換言之,比如務必恢複小兒讀經科,讓國人學經,並學以致用,讓學經與學技能統一結合起來,讓“經典教育”在中華複興。“經典教育”之重要,具有人文精神與曆史責任感的學者們指出:一個民族沒有了經典(教育),就沒有了文化、沒有了曆史、沒有了根基、沒有了靈魂、沒有了常理常道,也就沒有了未來與希望。因為一個民族的文化、曆史、根基、靈魂、常理常道、未來與希望都存在於這個民族的經典中。而關於人文的精神,一定意義上說,在我們博大精深的“經典教育”裏可謂汗牛充棟,“經典教育”興焉,則人文精神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