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章 價值觀:為孩子指明正確的方向1(2 / 3)

金銘、關淩、蔣小涵……在昨日的娛樂圈中,一個個曾經炫目的童星,給我們留下過深刻的印象。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著這麼一群孩子,由於媒體非理性的炒作,由於家長的盲目引導,他們遊走在舞台的邊緣,渴望有朝一日成為明星,享受眾人的掌聲——這是一群做著明星夢的孩子。

目前,全國各地的選秀活動大行其道,青少年趨之若鶩,特別是近年來一夜走紅的《超級女聲》;有平民舞台之稱的《星光大道》;跟風而來的各個電視台推出的青年類綜藝節目,也克隆了其中的“海選”、“才藝展示”、“投票”等模式,如今各地的藝術教育更是紅紅火火,各大媒體和教育機構紛紛搭台登場,多種多樣的青年選秀活動此起彼伏,令家長和孩子們的參與熱度直線上升。正值花樣年華的青少年們,被一股追求成功的浪潮席卷進了成人的世界,夢想一夜成名,擁有萬千粉絲。但是“一夜成名”真的那麼簡單嗎?

法國啟蒙運動家的代表人物盧梭曾說過:“青少年時期是個狂風暴雨的危險時期。”在浮躁的社會風氣中,青少年往往心比天高,不能腳踏實地。他們喜歡設計未來、幻想未來,但卻不肯腳踏實地地為之拚搏努力,對家長和老師的管教常常有抵觸情緒,經常在白日夢中補償自己成功的心理需求,正是這樣的浮躁心理和媒體的有意引導,使少數的成功特例成為他們為之追捧的成功榜樣。

“一夜成名”的夢想和誘惑總是讓許多家長和青少年躍躍欲試。而社會上各式各樣的宣傳也往往側重於報道童星成名的成長曆程,卻很少將鏡頭對準金字塔底部的那些未成功的、陷入窘境的家庭。這種趨向性的宣傳往往起到了誤導的負麵作用。

藝術可以陶冶情操,但是,這並不是說藝術適合每一個人。在教育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根據孩子的特長愛好因材施教,家長不應該盲目地跟風。用成功率極低的事情去取代孩子生活中更多重要的部分,這份投入不亞於一場豪賭。一旦他們的夢想在這場賭注中破滅,又有誰會為孩子們逝去的青春負責呢?成功之路沒有捷徑可走,隻有老老實實承認這一點,家長和孩子才不會被“造星術”迷惑了雙眼,才不會在這種狂熱的夢想中陷入太深。而真的要達到這一步,我們的社會需要走的路還很遠很遠。

現在選秀節目遍地開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一大部分人的價值取向。現在很多孩子在追星的同時,自己也在做著同樣的明星夢,希望能夠成名,過上高收入的明星生活。一些家長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這種風氣的蔓延。其實,孩子年齡還小,對很多事物判斷力還不夠,作為家長,最重要的是要幫助孩子理性分析自身的條件,別盲目追星,也別盲目想成為明星。具體做法是:

1)家長首先要反思自己

對於日益高漲的“選秀熱”,專家稱,這樣的節目多缺乏導向性,助長了家長們極不理智的“望子成星”夢。那些仍在編織著明星夢的家庭是不是該反思,自己究竟該給孩子些什麼?

2)善於發現和培養孩子

天下沒有不成才的孩子,隻有不稱職的父母!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名、成才,但是絕大多數家長卻並不知道如何培養孩子、如何以科學的方法讓自己的孩子領先一步,勝人一籌!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獨特天賦,就是缺少發現和培養。現在許多家長貌似在培養孩子,實則扮演的是“天才殺手”——當家長苦口婆心地逼著孩子學鋼琴的時候,也許正在扼殺第二個劉翔;當孩子為奧數題目絞盡腦汁的時候,也許一個未來的天才畫家正在遠去……

3)家長要給孩子把好道路關

孩子不切實際地做著明星夢,導致荒廢學業,甚至誤入歧途的例子不在少數。演員陳小藝曾對許多正做著明星夢的學生提出勸告:如果你沒有藝術這方麵的天分,趁早不要打這個主意,畢竟藝術這條道路不是每個人都能走的。作為父母,應該給孩子指明正確的人生道路,而不是任由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影響了學業和前途。

成功的人生需要打好基礎,需要耐得住寂寞,不求速效,不務虛名,腳踏實地才是通往成功的正道!

3.同學都穿名牌,誰穿這個

——消除擺闊心理

芳芳的母親對鄰居擔憂地說:“說實話,我很擔心勤儉節約的美德在這一代消失。”芳芳現在自費在一所省級重點高中讀高二,同學的家境大都不錯。這些學生平時吃的穿的用的也都比較講究。大家在一起上學,平日裏私底下說話,不自覺的就會互相攀比起來。你說你的衣服有多好,他說他的鞋子有多貴,有電腦的到處宣揚,有“筆記本”還帶到學校,不為別的,就是想把別人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