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價值觀:為孩子指明正確的方向2(3 / 3)

首先,青少年有著天然地、自發地積極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傾向。麵對新事物趨之若鶩。而上網聊天、交友、網戀則是青少年獲得理解的一種途徑。青少年的心理不成熟,對一些遊戲常常抱著好奇心而去接觸,結果往往一發而不可收,沉溺於其中。

其次,在校青少年的學習壓力大,精神長期緊張;在人際交往中經常出現阻礙與困惑;孩子和父母之間也常常缺乏交流。這些都導致青少年處於一種生理和心理苦惱期,長期受壓抑需要一條途徑加以宣泄。大多數沉迷網絡的孩子學習成績都比較差,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體驗不到學習所帶來的成就感,往往會選擇網絡來滿足自己。

當然,這些孩子學習、生活問題的產生,除了環境、人為等外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因就是孩子的性格導致問題發生。不難看出,容易沉溺於虛擬世界的孩子一般都比較內向、固執、敏感、偏激、不合群、容易情緒化等,這使得他們在待人接物上缺乏毅力和耐心,經受不住挫折和失敗的打擊,一旦碰到難題遇上困境,就會束手無策,或得過且過,或消極悲觀,或憤世嫉俗,或破罐破摔,以至最終逃避現實。

大人們要想真正地幫助孩子徹底地走出虛擬世界的泥潭,就應該了解和關注孩子的學習、生活,以及性格上的矛盾和問題,隻有抓住並解決了這些根本性的東西,孩子的症狀才會緩解。要想達到這個效果,家長應該做到:

1)讓孩子不需要在網絡中尋求慰藉

多和孩子溝通,了解他遇到了什麼困難和挫折,幫他分析,正確地認識。孩子的困難和挫折常常並不很難解決,但是要幫助孩子正確對待,並幫他克服,使他不需要從網絡中尋求慰藉。

2)要讓孩子信任家長

無論孩子的情況多麼嚴重,多麼讓你生氣,大人們也不要斥責、貶低孩子。家長隻有獲得了孩子的信任,成為孩子主動傾訴的對象,才能真正地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到孩子的真實想法,才能談得上“對症下藥”幫助他們。

3)用健康的活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結合孩子的興趣,發揚孩子的長處,轉移注意力。多與外界接觸,參加一些文體活動,例如製作航模,打球,看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引導孩子轉移興趣。其實,“有益的玩就是學,有趣的學就是玩。”處理好學和玩的關係,就能使學習成績迅速提高。

4)引導孩子合理安排時間

父母可以合理安排孩子的時間。例如,做完作業才可以上網,並限製時間,每天半小時為宜。孩子遵守約定時給予表揚;違反約定時給予批評。

5)要指引孩子參與現實活動

家長要培養孩子一些基本的興趣:比如運動,有益孩子的身心健康;閱讀,可以促進孩子的思考提高孩子的智商;交往,可以增加孩子投入生活的樂趣;等等。或者鼓勵他們交一些誌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學習、生活,互相幫助,互相支持鼓勵,讓孩子有群體的歸宿感。

6)改變對孩子的錯誤教育方法

許多父母教育方式過於簡單,要麼一味溺愛、放縱,最終導致孩子性格不成熟,獨立處理問題能力差,使孩子不能合理應對外界事物;要麼對孩子嚴加看管,限製其行動甚至體罰,導致青少年在情感上更加孤立。這些對孩子的錯誤教育方式,都是導致網絡成癮的高危因素。事實上,對孩子施行正確的家庭教育,是減少網絡成癮問題的關鍵。要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了解孩子的需要,切忌危言聳聽。

7.哥們,這裏真刺激

——遠離網絡“紅燈區”

大華原本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但是自從迷上黃色網站後,整天沉湎於瀏覽色情圖片,下載黃色錄像,嚴重地影響了學業,如今已經休學在家將近一個學期了。大華的母親說,自己和大華的父親都是生意人,平時忙得很少在家,更沒時間陪兒子,因此隻要兒子提出物質上的要求,父母都會滿足。去年暑假的時候,為了幫助孩子學習,大華的父母給大華配了一台電腦。此後的兩個月,兒子果然幾乎不出門,整天坐在電腦前。父母在家的時候,有時還把書房門反鎖不讓父母進去。父母不懂得使用電腦,一直以為兒子是在學習,也就沒去管他。漸漸地,大華的母親發現兒子瘦了,眼圈發黑,神情呆滯,吃飯心不在焉。母親以為兒子用功太累了,等兒子吃完飯回到書房後,母親推門進去,卻看到了電腦上男女性愛的畫麵。兒子正看得聚精會神,看到母親,兩人都愣住了,過了好一會,兒子突然把電腦關掉跑了出去。事後,在母親再三追問下,大華終於承認自己整個暑假都消磨在黃色網站裏,腦子裏整天都是那些畫麵,其他什麼事都不想做,也提不起興趣,晚上還嚴重失眠。母親哭著要求兒子以後不要再看了,但是沒有效果,每天不上網,兒子就很焦躁,坐立不安,失眠得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