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四章 價值觀:為孩子指明正確的方向3(1 / 3)

進入青春期後,由於生理上的發育逐漸成熟,直接誘發了青少年對性的關注。這一時期,青少年對“性”充滿了好奇,希望去了解“性”。然而,我國性教育滯後,未對青少年及時教育疏通,因此青少年隻能通過隱蔽或半公開的討論以及各種渠道獲取關於性的知識。但是由於這種私下的、自發的對性知識的了解不夠正確、係統,又容易造成對“性”認識的偏差。青少年之所以迷戀黃色網站,根本原因是青少年對性的渴望、神秘感得不到排解。在得不到正規係統的性教育的情況下,他們不得不借助黃色網站來宣泄。因此家庭與學校應開展性知識教育,淡化青少年對性的神秘感,消除青少年的性苦悶。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自我意識逐步發展成熟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尚未定型,遇事缺乏冷靜的思考,易衝動,沒有建立起成熟的性愛和性道德觀念,容易受到外部條件的不良誘惑。

青少年沉迷於網絡紅燈區除了其內在對性的渴望之外,還因為網絡色情本身的外在刺激。從心理學角度講,內在需要和外界刺激共同推動了行為動機的產生。從根本上說,網絡色情正是滿足了青少年個體內在的低級需要,並使他們的感官及肉體欲望高度膨脹,直至不能自拔。網絡色情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是多種色情的雜合體。這主要緣於互聯網自身較強的文化兼容性。隨著傳媒科技的發展,互聯網與傳統媒體的互動進一步增強。很多傳統媒介如影視、報刊等在完善傳統業務的同時,紛紛開辟網絡銷售戰線。於是,傳統媒介能夠獲得的信息,人們在互聯網上同樣能夠獲得,而且可以更迅速地獲取。這樣,傳統媒介中的色情信息便不可避免地滲入到互聯網中,與網絡上特有的色情相雜糅,對青少年的意識行為產生有力的衝擊。在今天,網絡已成為最大的色情供應渠道,一些色情網站為了增加瀏覽人數,往往用—些巧妙的名字,引人誤入陷阱。讓許多青少年迷戀其中,欲罷不能。

青少年沉迷於網絡紅燈區已經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可以說大部分的青少年都曾有過瀏覽很“很黃很暴力”的網絡色情站點的經曆,可以說網絡色情對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對此,家長應該采取有針對性的行動,除了對孩子的性教育、對孩子對待性的態度進行正確地引導之外,還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

1)把上網探索變成家庭活動

家長應該主動幫孩子選擇網站。最主要的是盡可能把電腦放在客廳或家人一起活動的區域,避免孩子單獨上網。這樣上網的行為會在家長的監視下進行,這無形中對孩子起到警告作用,對其形成一種心理壓力,減少孩子私闖“紅燈區”的可能。

2)運用軟件過濾網頁

父母要給電腦上安裝合適的綠色軟件,過濾網上的信息,最好是能夠對色情信息做出根本性攔截,從而避免孩子在上網時接觸到那些不健康的信息,免除情色網站對孩子的誘惑。

3)與孩子約法三章

父母應該在與孩子溝通、討論後,定下合理清楚的上網規定:上網多長時間,什麼時候可以上網,將約定貼在電腦旁邊,這樣可以對孩子起到一個很好的約束作用。

4)做到時刻留意

父母要隨時注意孩子瀏覽的網站中是否包含暴力或色情的內容。注意異常現象,例如電話賬單或信用卡賬單是否有異常支出,孩子是否常深夜上網,而且沉迷其中。

5)知己知彼

父母應該了解孩子的網友情況,幫助他們正確辨別網上朋友的人品。一般來說,青少年首次接觸不良信息都是在的引誘下發生的。因此掌握孩子網友的信息至關重要,它可以幫助孩子減少被誘惑教唆的可能。此外家長還要接觸了解孩子在學校上網的情形,以及學校在這方麵的保護措施。

8.我感覺自己飄了起來

——遠離毒品

聖誕節的時候,方文和幾個哥們出去玩,隨意來到迪廳“蹦迪”。方文是第一次來這種場所,感到目眩神迷。在這裏,方文看見幾個年紀和自己差不多的男女在舞池中瘋狂地蹦跳,方文心裏在想:他們怎麼跳得如此High(注:High在此處譯為“興奮”)。方文的哥們一下子就看出方文的心思,偷偷地拿出了一粒藥片說:“吃了這個試試吧,保你比他們跳得還瘋。”方文覺得很有趣,在好奇心驅使下將藥片吃了下去。不一會,方文就體味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虛幻感覺。當時方文並不知道,這就是搖頭丸。從此,他一發不可收拾,從最初吃一粒,發展到一次要吃七八粒。

“搖頭丸”是1996年傳入我國的新型毒品。服用者大多是涉足舞廳的青少年。搖頭丸是一類人工合成的興奮劑,是一種致幻性苯丙胺類毒品、對中樞神經係統有很強的激活作用,服用後表現為活動過度、情感衝動、性欲亢進、嗜舞、偏執、妄想、自我約束力下降以及有幻覺和暴力傾向,具有很大的社會危害性。由於各人身體條件的不同,一顆就可以致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