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在路上(1 / 2)

長長的車隊,載著滿滿的離愁和鄉愁,向著聖城拉薩的方向駛去。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車廂內變得異常安靜。旁坐的人手機響了,他拿起電話就說:“我們已經走在路上。”

題記

有一種無奈叫離別

西塞山下白鷺飛,桃花水美鱖魚肥。

時鍾定在上午9時整。一聲“列隊”,聚集在澤當飯店前廳的人群瞬時按照他們的省份成三列隊形。站在前麵的是他們的領隊。剛才還嘈雜的場麵,一下子變得安靜了。這個安靜的間歇很短。在人們還沒有回過神來的時候,“卓”鼓就“咚咚、咚咚……”急促敲響。犛牛舞者東搖西晃地舞動起來。

一聲“走”,隊伍開始蠕動了。

我下意識地回頭看去。恍然間,發現站在旁邊的自己,一臉茫然地看著正在行進的興奮的隊伍,想著在這個一無所知的高原小鎮上的未來生活。站在身後的的藏友“活佛”推了我一把:“走吧,發什麼愣呀?”那意思分明是說,還想留下來嗎!我猛然醒過神來,與三年前自己告別,抬腳向前走。

三年前,就是在這間山南最好的酒店落腳的。如今,又是在此離開。藏族有順時間轉圈的習俗。從哪裏開始,從哪裏結束。竊以為自己頗似阿Q:圈是劃了,也是順著時針方向。但是,天賦不足,劃了三年,還不夠老Q的圓。看來,吾儕要劃上一個像樣的圈,可能來生都不得行的哦!

山南方麵主要領導陪同著走在隊伍的前列。其他領導給隊伍中每一個人獻哈達。為我獻哈達是人大副主任羅追先生。這位純樸的老人為我獻上哈達後,緊緊地擁抱著我,用他那黝黑的臉貼著我同樣顏色的臉。在這短短的擁別中,有一個叫感動的東西在我的喉結處蠕動。

隊伍向前走。每一個人的胸前都飄蕩著潔白的哈達。這哈達是政府對他們三年在藏工作的獎賞。陽光從貢布日山頂瀉下來,灑在歡送和被歡送的人們身上。也將澤當飯店的大門,照得金碧輝煌。

大門外的乃東路上,站滿了夾道歡送的人群。按慣例,隊伍要一直走到乃東路與三湘大道交岔處才上車。三年前,我們就是在今天將要上車處下的車,穿過同樣但卻陌生的人群,走進這個高原小鎮,融入藏族生活。三年間,我也曾經站在迎送的人群中,朝著在街上走動的人群揮舞著哈達。如今,在這歡送的人群中,有相濡以沫的同事,有同甘共苦的戰友。我的腳步從來沒有像今天走得如此地沉重,心情是如此的複雜。

遠遠地,就看到一群人衝著我喊。那是單位的同事:雲丹、桑珠和倉決、巴珠、德吉、普布次仁(請原諒我不便說出其他藏族同事和全體漢族同事的名字,你們的名字已經深深印在我的心中)……三年援藏生活,我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的關心和支持,是我前行的動力。離別的腳步早已響起,閃亮的酒杯早已舉起,美好的祝福早已獻上,而現在,卻是真正的離別。今生今世,不知是否還有再見的時候,亦不知何時再見。同事們依次向我獻上哈達,然後擁抱。我脖子上的哈達漸漸堆到頭頂。一腔離情別緒都蘊含在這一襲襲潔白的哈達和緊緊的擁抱之中。淚灑長街,情係哈達。這是我離藏時最珍貴的禮物。我努力將頭從厚厚的哈達叢中抬起,驕傲地走在羨慕的目光中,沉浸在那熟悉的酥油香味中,沉浸在濃鬱的藏漢深情裏。

赤烈和我並肩走在一起。濃情同樣圍繞著赤烈。我拿起他的攝像機,圍著赤烈作360度旋轉,把性情中的赤烈、淚流滿麵的赤烈、依依惜別的赤烈照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