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EAP的發展曆程(1 / 3)

員工幫助計劃最早起源於20世紀初的美國,最初主要針對員工的酗酒、吸毒行為,而現在已經發展成了對員工和企業的全方位服務。其發展曆程大致可以分為AA——OAP——EAP——EEP四個階段。

EAP的萌芽——AA

職業戒酒計劃是員工幫助計劃的最初形式。在19世紀中期的西方,工人們在工作時間喝酒,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雇主和管理者對此都習以為常。部分工廠甚至為工人們預留出專門的喝酒時間,員工喝酒的費用也大多由雇主承擔。這樣的現象持續到了20世紀初。飲酒成了員工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員工整夜酗酒,第二天上班時依然酒意未醒。漸漸地,一些雇主試圖將酒精趕出工作場所,以提高勞動力的工作效率。但是,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飲酒背後的真正原因——酒精能給人們帶來某些正麵的東西,人們需要它,因此管理者們的嚐試困難重重,收效甚微。

隨著美國的一些企業規模越來越大,管理者直接與員工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少,很多管理上的漏洞日益明顯,怠工、裝病、離職和工作事故層出不窮,給管理者帶來困擾。人們越發發現,酗酒是引起這些問題的第一號元凶。因此,一些管理者開始試圖將酒精攔截在工廠大門之外。其中,最為典型的是美國輪胎廠,這裏的管理者為了使工人們不再將酒類帶進工廠,使用了包括解雇在內的一切方法。也有很多的鐵道部門不隻要求工人在工作時間不能飲酒,即使是工作之外,也都必須遠離酒精。到了20世紀初,隨著這些努力初見成效,禁酒的觀念開始在美國蔓延。1935年,EAP的前身——酗酒者匿名團體(Alcoholics Anonymous,AA)在俄亥俄州成立,建立這一團體的初衷是為那些有嚴重酗酒行為的員工提供幫助。

此後,二戰的爆發對禁酒運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一方麵,戰爭使得各個國家對產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使得各個工廠追求生產力的最大化,工廠主們自然不會容忍酒精帶來的工作效率降低。另一方麵,企業不斷擴充規模,招募工人,甚至不得不考慮雇傭那些在和平時期不被雇傭的工人。戰爭的需要迫使管理者采取各種手段幫助酗酒工人恢複工作能力,而不再像從前那樣簡單地把他們拒之門外,更不像19世紀的管理者那樣對此類行為置之不理。結果,如何對工作場所的酗酒問題進行有效幹預,逐漸引起各個行業管理者和醫療工作者的高度重視。AA,這個為酗酒者提供幫助的組織,也因此快速成長起來。

1938年,在美國一共隻有三個AA小組和大約100名成員,而第二年這一組織就已經遍及美國中西部和東北部地區。越來越多的人在AA的幫助下從酗酒的陰影中走了出來,返回到工作之中,繼續為企業創造效益。到了1944年,AA在美國和加拿大總共擁有300多個小組約1萬名成員。

EAP的發展——OAP

一些管理者開始將類似的酗酒者恢複工作引入到了企業內部,“職業戒酒方案”(Occupational Alcoholism Program,OAP)也隨之出現。

作為職業戒酒方案,OAP在這段時期的實施多是秘密進行的,雖然並沒有相關資料可以明確指出各企業不願將OAP公開的真正原因,但我們有理由推測,這是由於管理者們普遍認為,酗酒現象的存在會使企業的名譽受損。大多數的OAP是非正式的,因此沒有留下任何的文字記載,隻有那些直接參與其中的管理者才真正了解整個方案的進展情況。為了保證企業內部的戒酒方案不為外人所知,管理者希望盡量減少參與其中的人員數量,因此也就不會有人考慮向工會尋求支持。這導致這段時期的OAP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沒有工會的正式參與。由於嚴格的保密行為,僅有的幾個經過大範圍報道和宣傳的OAP便顯得更加引人注目,其中最為著名的要數杜邦公司和伊斯曼柯達公司的計劃了。這主要得益於杜邦的喬治·葛荷曼醫生和伊斯曼柯達的約翰·諾裏斯醫生孜孜不倦的努力,他們幫助企業中的酗酒員工恢複正常工作,並以此來推動戒酒方案的前進。當時,類似的方案多由那些AA成員或是某個相對有影響力的主管推動,基本上都是非正式的。

在OPA計劃從非正式到正規化的轉變中,葛荷曼醫生做出了突出的成就。葛荷曼在杜邦公司發現,杜邦公司擁有一些具有很高價值的員工,但其中有些人卻存在酗酒問題,由此他開始關注工作場所的酗酒現象。在推動杜邦公司的戒酒方案過程中,葛荷曼醫生得到了AA成員的大力協助,同時,公司高層管理者對這項方案產生了強烈的興趣,這有助於戒酒方案的順利進行。隨著戰爭的結束,杜邦的戒酒方案不斷得到規範,變得越來越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