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好:新希望的目標極為清晰,要從簡單的養殖公司變成農牧業轉型產業鏈的綜合服務商。今年我們還要加大投資,要不斷轉型創新。從單一產品到肉蛋奶產業鏈;從單個農民獨立生產到聯合起來求發展;從小規模、中規模,到世界級農牧企業。我們會堅持在農業領域做下去,把我們農產業做深、做透。
我們提出一個目標——新希望要打造世界級的農業企業。因為中國人最多、消費量最大,我們能夠而且必須也應該有世界級的企業。我們企業爭取做其中一家,為解決供應問題、解決食品安全問題、解決我們中國農業產業的現代化和進步的問題,繼續努力。
30年的感悟
問:新希望集團今年已經30周年了,30年的發展您最大的感悟是什麼?
劉永好:今年的6月我們搞了一個30年的慶祝活動,由我女兒劉暢來策劃主持編排,有四五千人參加,光民營企業家就有四五百位。這次活動主題叫做“感恩30年,有你,有我,有希望”。
30年前我們開始創業,去年我們的銷售額做到差不多1500個億,得到了方方麵麵的肯定。為什麼能夠取得這些成就呢?有人說我們能幹,有人說我們勤奮,有人說我們比較早地把握了機遇,這些都對,但是我覺得,我們企業能夠這麼成功,首先要感恩,是這個時代,由於國家的改革開放,讓人民逐步富裕起來,使得我們從事農業有了廣闊的市場。
我記得,我母親大概1994年去世,在去世以後,我在她的抽屜裏麵發現了一個小本子,這個小本子密密麻麻寫了很多東西。我們仔細看了看,結果發現,那個小本子記著大概在近10年時間我母親幫助過的一些周邊的村民、我們的員工、一些特別困難的人。借給他們一些錢,送給他們一些東西,幫助小學生念書。這是我們幾兄弟給母親的一些基本工資,她積累下來,省吃儉用,默默給了一些最需要的人,這件事極大地教育了我。
記得1994年的時候,我在北京聯合了十幾名企業家,倡導和發起了光彩扶貧公益事業,現在已經開花結果,對貧困地區做出了一些幫助和貢獻。我的企業也在貧困地區投資了超過30個億。
當我的企業30年的時候,我們也把感恩作為一種激勵。這件事我讓我的女兒劉暢來策劃,我想通過這樣一個策劃,重溫整個曆史,使她知道我們的過去,學會感恩,這樣麵對將來就會更有底氣。
企業有感恩之心的時候,你的員工擁護你,村民擁護你,市場擁護你,政府幫助你。我們的企業取得成功,我想跟我們的感恩之心是分不開的,有人說感恩之心,離財富最近。感恩之心實際也是對我們企業未來發展的一種新的動力,我們通過感恩,回饋社會一些東西,同時得到社會更大的幫助和支持,這也正是我們企業三十年來的經曆。(薑承剛博士點評:何為信仰?信就是感恩,仰就是敬畏,還有要改變自己,我們總埋怨外麵,別人是錯的,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應該幹嘛,該做什麼樣的事情來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