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豪富擅江東,稱名數鄭翁;百年積聚力,一炬盡成空。
卻說黃梧說有五策,張學聖連忙問道:“是哪幾樣?你倒講來看。”黃梧道:“第一件,屯沿海以堵登岸。鄭成功他窮守一方,有精兵數十萬,大船千百隻,他不戰何待?但我兵若和他戰,陸地上兵沒有他精,海麵上船沒有他大;我兵怕死的,他兵拚命的,這如何戰得?所以隻要屯兵各海口,不教他登岸最好,他雖有大船精卒也無所用。第二件,造小舟以圖廈門。這廈門一島突出在洋麵上,陸兵既不能登,海船又不能入,所以成功守住廈門,不怕我兵進剿。如今宜造小舟,比海船小,比常船大;隻要輕,不要重;乘著潮可以直抵廈門灣內。就陸兵去時,也不要緊,總要登岸的,如此才可以破他巢穴。第三件,鋤奸商以絕接濟。成功所用衣糧船械,雖然也有自造自出的,但哪裏夠用?全仗商船販賣;若沒有商船,就讓他金銀山積也無用。大人可出示嚴禁漂洋的商人,不許再把這許多東西賣給他,拿住時以私通海寇論,斬首號令;若果然辦得嚴密,他也可不戰自困。第四件,清叛產以絕敵用。鄭成功之富,遠近聞名,因為他祖本是大商人,家資已有萬貫;到他父芝龍做海盜時,每一海船要納金三千,給了旗之後才許他們來往海上,所以又得了不少。及唐王接位之後,鄭芝龍掌天下兵馬之柄。唐王因練兵無餉,叫芝尤各省籌捐,隻閩廣兩省,每年正餉外捐作兵餉的不下百萬,都存在芝龍那裏;又加上從前開墾台灣時每年錢糧,也都納在芝龍處,所以鄭氏富同敵國。到後來唐王駕崩之後,鄭芝龍單身投降,這許多的財就被成功得了。如今若能把他絕了,就叫他餉缺。”張學聖道:“這許多財都藏在哪裏?”
黃梧道:“都藏在安平鎮上,守的兵卻不多,盡可以去請他。”張學聖大喜道:“這個容易,還有第五件呢?”黃梧道:“第五件,掘敵墳以泄王氣。鄭成功的祖墓,風水極好,須要把他掘平,泄走了王氣,使他落敗不能橫行才好。”張學聖道:“他祖墓都在哪裏,共有幾處呢?”黃梧道:“共有六處:一處在泉州石井山,一在晉江縣大覺山,還有三個在南安縣覆船山、橄欖山、金坑山,另外有一個最厲害的名叫‘五馬奔江’,不曉得在哪裏,須要叫人去探聽去。”張學聖道:“很好,五策都可以行得,第三、第四策可以先行,第五策也容易,就隻有頭兩策難一點。”黃梧道:“屯兵沿海岸邊一事,兵費未免過重一些,不然便改作清野之策,也可以暫行。”黃梧又道:“不守海口,隻守內地,把沿海一帶數裏內居民都遷了進來,他來時欲戰無可戰,欲圍無可圍,要深入內地時,他客兵勢單,我主兵氣壯,他必不敢來;他既勢蹙,我卻欲戰即戰,欲守即守,這便是清野的妙用了。”張學聖點頭稱善。過了幾日,便申奏朝廷,封黃梧做海澄公,鎮守漳州。後來成功漳州失陷了,便是黃梧去守,這是後話,不提。
卻說那日黃梧見張學聖時,便向張學聖道:“此刻探聽得鄭成功正因閱兵巡行各處,大人何不乘此時候去攻安平鎮?也容易一點。”張學聖道:“既如此,我明日起兵吧。”到了次日,叫總兵馬得功帶了五百兵馬打頭隊,黃梧也帶了一百名兵做向導,巡按王應元帶了五百兵馬做二隊,自己帶了五百兵馬做三隊,巡道黃澍帶了五百兵馬做四隊;下令兵勇每人帶草一把,硝磺一兩,以備放火。一路上旌旗低掩,刁鬥虛懸,悄悄望安平鎮而來。過了一夜,已到安平鎮。黃梧問馬得功道:“還是先燒糧,還是先殺敵?”馬得功道:“隻要把他糧燒了,還怕他守兵不出來嗎?”黃梧道:“他烽火台不可不先除,免得他救兵到來,倒不好措手。”遂叫馬得功把兵暫紮住,自己領了一百兵勇直望頭墩烽火台而來。那時正是五更時候,夜中的平安火已經舉過,早起的平安火還未到。守堠的兵勇都在草棚中熟睡,隻有一個哨探堠勇立在土山上打盹。黃梧把兵馬約住,自己悄悄的把弓張滿,望那堠兵背後“颼”的一箭射倒了,趕上前去,一刀殺死。然後領兵登台,一陣亂刀,把台上烽子一齊殺死,又把兵勇中撥了兩個守住,吩咐到天亮時仍舊舉平安火一次,以免鄰墩曉得,然後帶了餘兵下來。接著,馬得功的兵馬到積糧倉裏來,一聲令下,各兵勇早把硝磺塞在草中點著,拋了進去。守倉的一員裨將從睡夢中驚醒,曉得有人放火,便一麵叫人救火,一麵帶了五百兵馬趕了出來。見馬得功一隊兵馬在那裏放火,便大喝道:“哪裏來的野狗,敢來燒鄭家的倉舍嗎?”馬得功也不答應,接住便戰。看看天色將亮,馬得功抵擋不住,漸漸敗了下來,那裨將卻越抖擻精神,殺將過來。卻得王應元第二隊兵馬也到,那裨將曉得不好,一麵叫人去催烽火台舉火,一麵把千餘名兵馬盡數調了出來,拚命地死戰;再一看時,倉庫中烈焰騰騰,早已被黃梧燒了,心中大怒道:“不曉得哪個奸細賣了!”便索性也不回顧,隻往前殺。那時天已大亮,張學聖第三隊救兵也到,裨將本已血戰了半夜,力盡筋疲,看看救兵不到,自己兵越殺越少,敵兵卻有增無減,重重地圍裹將來;那裨將看見勢頭不好,隻得殺了一條血路,奔往思明州去了。這裏張學聖等追殺了一陣,把所有倉房一齊燒盡。但見火光燭天,流星遍地,有讚為證:兵雄安海,富擅東閩;金錢貫朽,倉粟紅陳;聚百年之積蓄,擲一炬以成塵。風伯無靈,見燎原之難遏;劫灰有數,報孤憤而莫伸。嗟夫!祝融何貪?封夷偏助。火樹飛時,流星落處。長空劃黑,天邊開燦爛之花;洲渚夜紅,水際舞斑爛之絮。驚空中之孤燕,赤電揮霞;起林旁之寒鴉,金蛇破霧。況乃雲黯黯、
火滔滔,濃煙若迸,高風怒號。飄颭兮似箭,澎湃兮如濤;火山發兮九皋,千萬人兮聲嗷嘈。競看貯蓄兮鐵箭金刀,蓋得者因之以致富,而失者將為之而勢撓也。
當下把倉粟燒完,已直燒了一日一夜。然後命各兵勇把所藏的金銀財帛都裝了起來,共得千餘擔的金銀,大家收拾了,奏凱而回,不提。
卻說那裨將逃到思明州之後,值成功巡兵各處,便向各大臣說了一遍。
眾人個個切齒,無可奈何,隻好等成功回來再講。過了幾日,成功巡行已畢,回到思明州,裨將見過成功,便把安平失守的緣由稟明。成功道:“斥堠何在?”裨將道:“先前小將也不曉得,還遣人催他舉火;後來路過時,才曉得台上烽子已被他殺了,平安火是敵人代舉的,所以鄰墩也不曉得。”成功大怒道:“自從黃梧反了之後,康雄便說他要往福州,大約此計必是他獻的了,可惡!我不去撩他,他倒要來撩我,真是太歲頭上來動土了!”當下吩咐各將官明日校場聽候,眾將答應了。到了次日,一早到了校場,校閱兵馬,選了一萬精兵、一百號大船,和眾將帶了,直望福州而來,在路上時,成功自寫了一封信給黃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