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百戰沙場膽氣豪,健兒如虎馬如濤。
戰酣百慮都忘卻,笑割旌旗拭血刀。
卻說張學聖、黃梧二人帶了一萬人馬,趕了鄭成功來,看看趕到,大家發聲喊趕了過去。壓後的黃克功,忙把兵馬調轉,兩邊接住,大戰了起來。
黃克功一邊戰,一邊把兵馬漸漸約退。二人不舍,緊逼著。約莫走了兩三裏路,忽然間後軍發喊了起來,二人回看時,一支軍如猛虎驅羊一般,直殺了來,心中大驚,暗道:“不好!”忙撇下黃克功,回顧這邊。黃克功卻反逼了過來,跟在後麵亂殺。二人也顧不得,隻好往回走,迎頭來了一員大將,一看時,隻見輝輝煌煌的豎著一麵“帥”字大旗。張學聖大叫道:“我命休矣!”抱頭便要走。黃梧忙攔住道:“大人休怕,這個是假的。”張學聖道:“他是誰?”黃梧道:“是劉國軒假冒的。”張學聖聽了,才放心道:“既不是真的,我們可以和他對戰了。”隨即把兵馬整齊了。無奈一則兵勇看見了“帥”字大旗都先膽落,二則黃克功又隻管在後麵追殺過來,隨你張學聖把號整了幾回,兵馬總立不住腳,紛紛地亂動。張學聖無奈,隻得把亂兵殺了過去。劉國軒接住,略戰幾合,張學聖已大敗了下來,後麵黃克功又越逼越緊。正是人急智生,獸急咬人,張學聖被逼不過,隻得領著殘兵再鼓餘勇,殺了上去,真的是人人拚死。劉國軒把兵往左右一分,中間露出一條路來。
眾兵一看,個個歡喜,都往這路裏逃命。劉國軒隻把兵馬約在兩邊,有走過的便殺。眾兵勇因見有逃生之路,哪個還來多戰,隻顧逃命,被殺死的卻不知多少。張學聖禁止也禁止不住,無奈把衣帽脫了,夾著眾軍中一齊逃走過去。劉國軒見敵兵都已去盡,然後接著黃克功,趕往成功的大軍去了。
這裏張學聖逃出命來,一點兵馬,隻剩得二千餘人,不覺大恨道:“我早曉得他有詭計,悔不該聽了黃梧之言,以至於此。”黃梧道:“大人休急。大人不見他劉國軒假充鄭成功嗎?這分明是鄭成功前軍已行,留下這支兵以拒追兵,我們不幸中他奸計。但此刻去方不遠,他必道我們不敢再來。我們若再趕去,殺他個不備,必定可勝了。”張學聖發怒道:“這二千兵馬,你難道還要送給他嗎?”黃梧不敢則聲。張學聖領著殘兵,一路上抱天怨地的去了,不提。
卻說黃克功、劉國軒二人趕著成功大軍,然後一同上了船,一路上順風揚帆,不日到了思明州;再添了一萬精兵,共是二萬,選了幾十員大將,直望海澄而來。鼓角連天,旌旗塞路,號螺朝唱,刁鬥夜鳴,一路無話。不幾日,到了海澄,離城三十裏紮下了營。遣人前往探聽,回來報道:“敵軍離城十五裏紮下了大營,離我軍也是十五裏。主將金礪,共有精兵五萬餘。海澄受圍已兩個月,城中糧草大約也將盡了。”成功聽了,想了一想,次日便命進兵。又行了十裏,離敵營五裏,紮下了寨。成功親自帶了幾員將官,幾十員騎兵,走出營來,到各處巡行了一遍,見敵營匝匝密密的紮了一地,隻東北角上露出一缺,成功點頭道:“他算計也不錯,隻可惜不認得我了。”
眾人問什麼緣故,成功道:“他想賺我入城,然後合圍攻死,這是賺救兵受困的法。如果上了他計,不但救兵不能為犄角,而且城中糧草被來兵一用,必致早盡。但我豈會上了這當呢?”隨又看了一回,才回營來向眾將道:“城中受圍日久,人心難免不靖。本帥要想個法子,通個信息,使他堅守,你眾人想有好法子沒有?”眾人想了想,黃克功道:“末將願領一支兵馬入城救應。”成功點頭,再問眾人時,眾人意思也都如此。大將劉國軒獨道:“黃將軍去不妙,此行一定要元帥親往。”成功道:“這是何意?”劉國軒道:“一則元帥駕尊位重,若往城中時,城中人必格外鼓舞;二則救兵入城之後,敵軍曉得,必格外攻打,尤非元帥不可;三則元帥所在,他必懼怕。若元帥在營中,他隻不和我戰,卻去專力攻城,我又如之奈何?若元帥往城中時,他必專心,一麵輕視我們,待他攻城不下時,必來和我們出氣,我們也可以設法破他。”成功道:“你所說不差,但我去之後,何人能和金礪對敵,不怕輸了他呢?”劉國軒道:“若講必勝,固然難包;若講何人應任和金礪對敵,這人人都有這責任,隻大家協力同心,遇事商量罷了。”眾人一齊稱是。
成功搖頭道:“這卻不妥,軍中之事不能這樣。若萬一有各人想法不同,大家含了意見,豈不誤了大事?必得一人暫領兵馬,總攬大權,本帥方才放心。你們眾人看何人好?”劉國軒道:“這樣時,黃將軍就暫領這責任吧。”黃克功方欲說時,眾人齊道:“黃將軍足當其任,不必推辭吧!”黃克功道:“既然如此,末將要劉將軍相助。”成功道:“這倒也使得。”當下遂向黃劉二人道:“明天本帥入城之後,他必然把圍合了猛力攻打,那時本帥另有調度,自不用說。但他攻城不破時,他必怕你們犄角兩麵合攻。你們試料,看他當作何法破你?”黃克功道:“他既怕我們犄角,必然思去。其一城既難破,我們兵厚壘整也不易除;為他之計,隻有賺我們兩處合一,庶可專力一邊。但兩處之中,總不能移城就營,算來隻有賺我們拔營入城的一法。”
成功道:“他缺圍一法不行,也曉得我們不是愚魯。我們再想他另外有何妙計,再可以賺你們入城?”劉國軒道:“末將想來,他隻有兩法:一法把圍解了,假作退兵,騙我們入城;一法假了城中的軍令,調我們入城。”成功點頭道:“城中軍令他輕易假不來。我想他真肯認伏,逃了便罷。不然,隻有假作退兵一法了。而且就不如此時,本帥也有法逼他走這條路。”當下提筆寫了一張字,二人看時,是十麵埋伏計。成功向二人道:“你們照這字行去,本帥自有法叫他來入圈套。”二人大喜,接過藏了起來。
到了次日,成功帶著吳一簣、甘輝、田麟、杜蘭芬、丁德俊、潘普、李彬、陳誌超、孫鳴鳳、李有德十員大將,點了三千兵馬,從東北角上缺處發聲喊。那裏的將官早已受主將吩咐過的,並不追殺,隻把兵馬約在兩邊,虛聲呐喊。成功直抵城下叫門,康雄登城樓,手扶護心欄,叫道:“既有元帥大纛,請元帥見麵,不然不認得,亂箭要射下來了。”成功忙走到城下叫道:“康將軍有勞了,本帥在此。”康雄一看不錯,大喜過望,忙開了城門,放下吊橋,接了進去,大家相見。成功慰勞了一番,然後說明緣故,康雄大喜,城中兵勇個個膽豪。成功便命人分門把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