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對“崇尚科學”道德規範的曆史、文化考察(2 / 2)

始於20世紀中葉的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是科學革命與技術革命合流的科學技術革命。從科學理論上來說,它以相對論、量子力學、係統論、信息論、控製論的創立為基礎;從技術和工藝上而言,以微電子技術、生物技術、海洋工程、航天技術等新技術的突破和廣泛應用為前提。它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而且也影響了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使人類的社會生活和人的現代化向更高境界發展。

(二)崇尚科學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崇尚科學,追求真理,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上古時代,中華民族就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的科學創造者,雖然那時還無文字的記載,他們的許多具體情況都無法考察,但其為造福中華民族而用於創造的實踐與精神卻被炎黃子孫們代代傳送著,並被後人化作了激勵自己勤奮學習、勇於創造的精神動力。人們對那些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的創造者十分崇敬,把“鑽木取火”為眾人解決了腥臊寒冷之苦的創造者讚美為“隧人氏”;把“伐木構屋”為眾人驅除了風雨猛獸之害的創造者讚美為“有巢氏”。我們的祖先還擁戴這些創造者做自己的帝王,讓他帶領大家一起共同創造中華民族的文明與幸福,如人們把開創了畜牧業和種植業為大家解決了溫飽問題的創造者讚美為“神農氏”,並尊之為“炎帝”;把發明了運輸工具“車”為人們減輕了運輸和旅行之苦的創造者讚美為“軒轅氏”,並尊之為“黃帝”;把開創了疏導法治水為人們解除了洪水之害的創造者讚美為“大禹”,並一致推選他為舜的繼承人。在中華民族的心目中,為興我中華不辭辛勞勇於創造的人是最偉大的,他們身後也是流芳百世,永遠被炎黃子孫紀念。

如陝西橋山的黃帝陵、湖南炎陵縣的炎帝陵、浙江紹興的大禹陵、至今仍被海內外炎黃子孫所拜祭。由此可見,崇尚科學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創造和發明的民族。翻開中國科學史,每一頁、每一項輝煌的成就都令世人矚目、驚歎,完備準確的天象記錄、世界一流的數學成果、博大精深的中醫藥學、飲譽世界的四大發明……無不彰顯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英國哲學家、近代實驗科學的始祖培根曾指出:印刷、火藥和指南針“已經改變了世界的麵貌”,“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宗教教派,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發明在人類的事業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馬克思更是精辟地指出:

“火藥、羅盤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15世紀之前,以中華文明為代表的東方文明曾遙遙領先於當時的西方文明。從漢代到明代初期,中國的科學技術在世界上一直領先長達14個世紀以上。後來,中國落後了,主要是在封建社會的傳統文化中,沒有形成實驗科學傳統和完整的學科體係,科學技術沒有取得應有的社會地位,科學精神不足,更缺乏通過科學技術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動力和機製。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一大批仁人誌士不懈地探索中華民族振興強國之路。辛亥革命標誌著封建社會的結束,“五四”運動高揚科學大旗,揭開了中國現代史的序幕。

新中國成立以後,解放了生產力,首先從製度上為發展科學技術提供了保障。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以毛澤東同誌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高瞻遠矚,經過艱苦奮鬥,以“兩彈一星”為標誌,科學事業得到了發展。改革開放以後,以鄧小平同誌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更加重視科學技術的作用,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科學技術更加迅猛發展。

以“863”計劃的實施為標誌,使我國向世界科技前沿邁出關鍵一步。1988年,鄧小平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的著名論斷,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生產力學說,使我們對科技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的認識有了新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