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學工作者應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學道德素質(1 / 1)

科學道德素質是科學技術工作者所應遵循的道德規範和所應具備的道德素質。歐洲從文藝複興以來,隨著科學的突飛猛進,科學家的道德問題常常成為資產階級倫理學家探討的一個重要方麵。他們提倡的科學道德,除了要求科學家應具有人道主義精神外,還要求科學家們具有同別人進行科學協作、誠實謙虛,有為人類而犧牲自己的精神,加強道德上的修養等等。著名的德國唯物主義哲學家費爾巴哈、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等偉大科學家對科學家道德所作的精辟闡述,對以後從事這些職業的人,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社會主義社會的科技道德,應該在繼承以往科技道德的優良傳統的同時,依據新的曆史條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要勇於探索,敢於成功,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為追求科學真理而奮鬥終身;要嚴謹治學,實事求是;報告成果,要準確而無虛假;評定成果,要公正而無偏私;發揚學術民主,堅持百家爭鳴,支持發明創造,鼓勵別人超過自己;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虛心學習國外新成就,為祖國多做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發揚“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精神和“堅持真理、誠實勞動、親賢愛才、密切合作”的職業道德,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很大貢獻。《中國科學院院士科學道德自律準則》的出台,更是在科技工作者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但是,也應該看到,當前社會上一些違反科技工作者職業道德的不規範行為和不正之風也有所抬頭。特別是由於我國經濟、社會處於轉型時期,個別人想利用市場經濟建立初期法製不健全等弱點,在科研活動中做出違反科學道德乃至違法亂紀的不端行為。譬如,現在有的人既想賺錢,又想出文章,既想當教授,又想當經理、老板,“一心幾意”;科研工作中急功近利,不肯坐冷板凳下苦工夫,如此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必須引起我們的警覺,每一個科技工作者都必須高度重視這些問題,從自身開始,自覺、自省、嚴格自律,帶頭提高自己的科學職業道德。

現代自然科學的發展,應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一方麵給人類帶來了幸福,另一方麵,如果應用錯誤,也會給人類帶來痛苦。這種痛苦,是由生產資料所有製不合理所造成的。馬克思說過這樣的話:“隻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學為直接的生產過程服務,同時,生產的發展反過來又為從理論上為征服自然提供了手段。科學獲得的使命是:成為生產財富的手段,成為致富的手段。”“隻有資本主義生產第一次把物質生產過程變成科學在生產中的應用——變成運用與實踐的科學——但是,這隻是通過使工人從屬於資本,隻是通過壓製工人本身的智力和專業的發展來實現的。”自然科學應用到生產技術,在一定意義上說,減輕了體力勞動者的體力負擔;但同時由於生產自動化的緊張情況,也增加了體力勞動者的精神消耗。

自然科學應用到醫療衛生和日常生活中,減少了人類的病痛,增進了人體健康和延長壽命,但是在還不很平等、公正的社會條件下,真正的先進科學在醫療上的應用,也隻有少數有錢人能夠享受,無錢、少錢的勞動者是無權享受的。這在道義上是不公正的,應該受到道德上的監督。至於自然科學應用到軍事上,就更需要受社會道德輿論和國際道德輿論的監督和限製。既要有社會輿論的限製,又要有科學家的道德良心的監督,否則,就會帶來許多社會問題。

今天,科學研究日益成為人類社會中最重要的事業之一,科學家成為社會中最受人尊敬的群體之一。另一方麵,科學技術雖使生產水平和生活質量大為提高,但同時也帶來了諸如環境汙染、資源濫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精密製導武器的高度發展等嚴重危害。在利益驅動和競爭壓力下,科學不再是完全中性和客觀的事物。科學對社會、對政治的直接影響,已經成為不可改變的事實。這些涉及科學道德的問題顯得日益突出。

科學道德的重要性至少表現在三個方麵:一是外在方麵,科學家對科技發展可能帶來的正麵和負麵影響比普通人要認識得更為清楚,公眾期望科技界為保護公眾的利益指出潛在的危險,並要求科學家抵製明顯危害公眾利益的研究,比如,“克隆人”。

問題;二是內在方麵,科學是一種邏輯性、係統性的研究過程,科學的誠實性和嚴格遵循良好科學實踐規則是科研工作質量的必要保證,缺乏嚴肅、嚴格、嚴密的作風,科學工作的質量必然受到影響,甚至走向偽科學;三是精神方麵,高尚的科學道德是科學研究的精神力量。有人把世界上的科學家分為兩種,一種是傑出的科學家,一種是偉大的科學家。傑出的科學家需要具有國際社會承認的成果貢獻;偉大的科學家首先是傑出的科學家,其次,他還有偉大的人格和高尚的科學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