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對“勤勞”道德規範的曆史、文化考察(2 / 2)

(二)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代中國傳統的經濟特征是以農業為主。古代中國人民長期生活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頭頂太陽,腳踏黃士,這樣的生活使古代中國的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深深懂得,要想多一分收獲,就必須多一分勤奮;要想發展生產、戰勝自然、改造環境,就必須辛勤勞動。中國人民之所以如此強調勤勞對於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國家的重要,有為環境所逼、為生計所迫的因素,但更是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精神的體現。隻有真正經受得住吃大苦、耐大勞考驗的人,辛勤勞作不貪安逸的人,才是有大德、能成大事的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就是依靠勤勤懇懇的勞作,一點一滴的積累,才一步一步走向繁榮富強。可以說,中國的農業經濟養育了中華民族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和精神,中華民族又以這樣的美德和精神,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

遠古時期,大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飽受海浸水淹之苦。大禹新婚才四天,便離家治水去了。他鑿山疏流,引水入海,使沼澤之地重新成為平原,人民得以從事墾殖為生。大禹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他心係大眾、勤勉努力、克己奉公的忘我精神被傳為千古佳話,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也是我黨一以貫之的優良作風。《朱德的扁擔》是我們每個人從小就熟悉的故事。

解放後,彭德懷同誌問他的警衛員,你學習了《朱德的扁擔》,懂得什麼意思嗎?警衛員說這一課“簡單”。彭總說,這一課才不簡單哩!這條扁擔說明了我們的中國共產黨是幹什麼的,說明了我們共產黨領導的幹部和舊社會官老爺的區別,一個共產黨員,不論地位多高、官職多大,都是人民中的一分子,應該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和人民同甘共苦,按人民的意思辦事情。人民靠扁擔挑糧吃的時候,我們不能坐著吃現成的,人民的肩膀還壓著扁擔的時候,我們不能自己躲到一邊圖清閑、享清福,而應想著如何通過自己勤奮勞動換來勞動人民生活的改善。

勤勞的品德包含著最純粹的實幹精神。大慶油田會戰中湧現出來的鐵人王進喜是中國工人的誌氣和實幹精神的象征。他率領的1205鑽井隊在1953年到1959年七年間,共完成鑽井進尺71000米,等於舊中國1907年到1949年42年鑽井進尺的總和。他說,幹!幹!幹!幹,才是馬列主義;不幹,半點馬列主義也沒有。當年,外國有人曾斷言,中國人靠自己的力量開發不了大慶這樣地質條件複雜的大油田。可是,我們中國人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勇氣和力量,憑著偉大的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開發建設了大慶油田。從1960月6月1日大慶運出第一批原油,到三年之後大慶油田會戰結束,中國石油結束了依賴“洋油”的時代,實現基本自給,打破了西方國家以禁運方式對我實行的經濟封鎖,正是因為有無數優秀兒女的實幹精神和辛勤的勞動,中華民族才能一次次成功渡過困境,才能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實現民族的複興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