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每一個優秀的民族,都有自己外在的精神形象,這樣的精神形象代表著一個民族的精神風貌,並為世界其他民族所認同。講中華民族的外在精神形象,“勤勞”無疑是非常突出的特點。《尚書·左傳·宣公十二年》中所說的“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已成為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處世箴言。這句古老的格言告訴人們,隻要老百姓辛勤勞動,社會安定,百姓和國家都會隨之富足起來。我們現在仍應保持以勤為本的美德,在各自的崗位上辛勤勞動,這樣,國家才會更加富強,人民生活才會更加富裕。
(一)“勤勞”道德思想的曆史淵源勤勞指勤奮、勞作。我國古代思想家在這方麵有很多很好的思想。比較有代表性的論述,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荀況所說的一句名言:“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意思是說:加強農業生產而節省費用,老天就不能使人貧窮;衣食儲備充足而適時勞動,老天就不能使人遭受災難。荀況生活在農業社會的時代,因此他把“務農”。
作為“務本”。他在此很清楚地說明了勤勞和節儉是互相關聯的。
我國最早的“字典”《爾雅》及《說文解字》對“勤”。
字所作的解釋是:“勤,勞也。”這說明“勤”和“勞”兩個字在古代意思是相通的。“勤”字在我國古代文獻中出現得很早,在記載上古先王事跡的《尚書》中,就多處出現了“勤”。
字,如“惟德之勤”、“克勤於邦”、“與民用勤”、“勤思勞體”等等。其他重要的典籍,如《詩經》、《論語》、《莊子》等等,都有與勤勞相關的記載。根據古代類書即古代的百科全書(如《北堂書鈔》、《太平禦覽》等)的歸納整理,古人對“勤勞”一詞的用法,大體涉及這樣三個方麵。
其一是關於“安邦治國”方麵的內容。勤勞與安邦治國相連,說明我們的古人已深刻認識到以勤立國的重要意義。古往今來,從較明智的最高統治者到普通老百姓,往往都能認識到,隻有勤勉敬事,家才能興,國才能立。這大概就是《尚書》強調“克勤於邦”的道理;就是《左傳》強調“民生在《荀子·天論》。勤,勤則不匱”的道理;就是《墨子》強調“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的道理。中國古代曆史上在這方麵有不少生動的史實。比如,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公父穆伯的妻子敬薑教導兒子公父文伯的故事,就很值得一提。公父文伯有一天退朝回家,看見他的母親敬薑正在紡麻,就說,像我們這樣的人家,主人怎麼還能紡麻呢?敬薑聽後歎氣說,讓你這樣不懂為官之道的孩子做官,魯國怕是要亡國了。敬薑接著說了一段非常有名的話:“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惡心生。”意思是說:人民勤勞就會想到節儉,想到節儉就會產生善良的心;安逸了就會縱欲放蕩,縱欲放蕩就會忘記善,忘了善良就會生出壞心腸。這則故事出自史書《國語》,後又以《敬薑論勞逸》為題,被清朝人選入《古文觀止》一書,所以流傳得非常廣泛。
其二是關於“自強不息”方麵的內容。自強不息原本就是勤勞美德的主要含義。中華民族崇尚“勤”的一個根本動因,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奮鬥,去改變不盡如人意的自然與社會環境,以求得一個理想的世界。因此,“勤”就不隻是一般的勞作,而是包含著更深刻的意義,即為理想而奮鬥。《易經》中所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應該算是最有代表性的名言。其他如《尚書》中的“惟德日新,萬邦惟懷”,“無怠無荒,四夷來王”,《史記》中的“間不容息”,等等,表達的都是同樣的思想。
其三是關於“吃苦耐勞”方麵的內容。勤與勞相通,而在一定意義上,勞又與苦相連。勤勞美德的動因,從積極進取的一麵說,是自強不息、惟德日新;從消極被動的一麵說,大概也有為環境所逼,為生計所迫的成分。因此,隻有真正經受得住吃大苦、耐大勞考驗的人,才算得上具有勤勞美德品質的人。《論語》當中講的“盡力溝恤”,《莊子》當中講的“荷插戴笠,櫛風沐雨”,“盼無跋,腔無毛”等等,讚美的都是像大禹那樣的古代英雄。中國古代關於自強不息和吃苦耐勞方麵的例子很多,有不少神話、寓言、曆史故事都是家喻戶曉的。神話類有“盤古開天”、“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神農鞭草”、“誇父逐日”等;寓言類有“愚公移山”等;曆史故事類有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圖複國,司馬遷含垢忍辱修《史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