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對革命和建設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深刻理解團結的重要性,珍惜團結,維護團結,顧全大局,是人們應有的品德。
團結,是社會群體人心齊一的精神狀態,也是個體利益與群體利益的協調與整合。社會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群體,這些群體正是靠團結保持著內在的凝聚力和親和力。中國古代有個人叫吐穀渾阿柴,他有20個兒子。臨死前,他讓諸子各取一箭,折之即斷,合之則不能折。於是,阿柴說:“孤單容易折斷,眾多則難摧毀。”他用這句話向兒子們說明團結的重要性。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非常強調團結的重要性。《易經》雲:“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左傳》雲:“師克在和,不在眾”。孟子在論證“天時”、“地利”、“人和”在戰爭中的作用時指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人指出,“凡勝,三軍一人勝”。戰國時期的軍事家吳起則說:“不和於國,不可以出軍;不和於軍,不可以出陣;不和於陣,不可以進戰;不和於戰,不可以決勝。”吳起為將,與最下級的士兵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馬,親自背糧,與士兵同甘苦。有一個士兵害瘡,吳起為他吮吸瘡毒,士兵的母親聽說後哭了,人們問她為什麼哭,她說:“往年吳公為我丈夫吮吸瘡毒,我丈夫因此而奮勇作戰死於疆場,如今又替我兒子吮吸瘡毒,我兒子也會勇敢作戰的。”諸葛亮認為,“用兵之道,在於人和,人和則不勸而自戰矣”。荀子說:“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這些話都論述了團結的重要性。
團結,是一個團隊克敵製勝的重要因素。戰國時期趙國廉頗與藺相如“將相和”的故事,被人們傳為佳話。廉頗是武將,有攻城掠地之功;藺相如智勇雙全,功拜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不甘其下,曾對他惡語相加,藺相如顧全大局,為國退讓。他說,強大的秦國不敢欺侮趙國,是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在,我不能意氣用事,以怨報怨。廉頗得知詳情,負荊請罪,二人重新團結一致,使虎視眈眈的秦國望而卻步。
戚繼光曾以“嶽家軍”為榜樣對官兵進行生動形象的“和軍”教育:“宋時敵稱嶽忠武軍曰:撼山易,撼嶽家軍難!夫軍士一人,不過一百斤氣力,如何比山難撼?蓋山是土石,可以掘取鑽挖。軍士萬人一心,一個百斤力,萬個百萬力矣,如何撼得動!若人各一心,百萬之眾,各是一個身子,即賊一個,便可衝動之。”在抗擊倭寇的鬥爭中,人們常常可以看到“戚家軍”這樣團結奮戰的情景:若一人被圍,全甲八人無不爭先奮力解救;若一甲被圍,必見二甲協力相救;若見一隊被圍,必見一哨相救;而一哨被圍,必有他哨相救。正因為戚家軍有這種“齊勇若一”的團結精神,不但能贏得勝利,而且傷亡很少。“嶽家軍”和“戚家軍”之所以有戰鬥力,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人和”。
合力,從一般意義上說,是指若幹或連續分布的力同時作用的合成。合力,是自然界與社會生活中存在的普遍現象。在社會生活與社會群體中,合力的形成極為複雜。恩格斯認為:
許多人協作,許多力量融合為一個總的力量。用馬克思的話說,就是成為“新的力量”。這種力量和它的一個個力量的總和有本質的區別。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分析說:許多力量融合為一個總的力量,就會產生新的力量。這種合力已經不是個人能力的簡單相加,而是個人能力的綜合放大。這就是說,有機結合的合力大於每個單個分散力量的簡單相加。恩格斯說:為了進行鬥爭,我們必須把我們的一切力量擰成一股繩,並使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個攻擊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