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對“團結”道德規範的曆史、文化考察(1 / 2)

在一個集體內部,沒有根本的利害衝突。人與人之間是戰友,是同誌,是兄長,當出現矛盾時,應從團結的願望出發,客觀地分析和處理,把維護集體的團結放在第一位。怎樣進行人際交往,客觀上反映著一個人的價值判斷,是其人品的重要表現。

《詩經》雲:“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穀,遷於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鳥類的交往都如此積極,更何況是被稱為“社會動物”的人了。

人際交往的必然性,就在於人的社會性。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荀子指出,人要交往,是因為“人不能無群”。又說:

“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是的,人沒有野獸的爪牙之利,也沒有飛禽的翱翔之便,卻能征服自然,成為“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正是因為能夠結成強有力的群體。人類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結成一定的社會關係。否則,離開了社會,離開了一定的群體,單個的人是無法得溫飽、求生存、圖發展的。魯濱遜的故事,野獸孩子的故事,都說明了這個問題。馬克思精辟地指出:“社會——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麼呢?是人們交互作用的產物。”沒有人們之間的相互交往,便沒有社會;而沒有交往的生活,便不能算是人的生活。西賽羅曾經說過:“假如一個人獨自升天了,他看到宇宙的大觀,他看到群星燦爛,但他並不感到快樂,他必須找到一個人向他述說他所見的奇跡,他才能快樂。”

有人曾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人是生活在什麼“中間”。

的?經過思考,他得出結論:人是生活在“三間”之中的:

第一,人是生活在“時間”之中的,所以,人的生命應盡可能得長,“自信人生二百年”;第二,人是生活在“空間”之中的,所以,人的活動範圍應盡可能得廣,“踏遍青山人未老”;第三,人是生活在“人間”之中的,如果按每人每天睡眠八小時計算,其餘時間的70%(約10-11小時)都處在相互交往中。既然如此,那就要處理好人際關係,做到“灑向人間都是愛”。

社會交往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有人富有詩意地說,交往是“人類唯一的豪華”。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離不開和他人交往。有的人樂於交往也善於交往,如《紅樓夢》裏的史湘雲,與誰都合得來,不管是言語尖刻的晴雯,還是處世圓滑的襲人,也不管是博學多才的探春,還是“仕途經濟”的寶釵,她都樂於相處,並處得很好,因此她總吸引著人。也有人習慣於自我封閉,行為上顯得孤僻,不喜與人交往,合群欲望低,林黛玉就近乎這類人。她認為聚時歡樂散時悲,與其這樣,不如不聚,傷感起來便獨自去葬花了。但即使如此,她也仍然免不了要同大觀園中的各類人交往,這就使她倍添煩惱,吃盡了不善於交往的苦頭。青少年處於人生精力最旺盛的階段,交往需求也最為強烈,如何認識交往行為,將對自身的成長產生重要的影響。

從人類社會最初開始,社會交往就發揮著協調人與人之間的行動和滿足個體間心理接觸需要的重要作用。可以說,人們的社會交往是一種維護社會關係的重要鏈條,而人與人之間友好親善的感情,則是保持社會安定、鞏固社會團結的鎮靜劑和粘合劑。如果沒有交往去促成人們的相互結合,去協調人們的行動使其一致,共同活動便不可能進行,社會也就不能存在和發展了。

各種各樣的人際交往,雖然紛紜複雜,但都是曆史的產物,受人們在社會生產中所發生的關係,即生產關係的製約。

有什麼樣的社會生產,就有什麼性質的交往關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生產方式的發展,而生產方式的變革,也必然造成交往形式,即交往動因、內容、範圍、頻率等等的改變,從而引起人們社會關係的變革,人際關係也就隨之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