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倡中庸,認為中庸是至德,他又強調“和為貴”,但他同時又認為沒有原則,“知和而和”是不可行的,還特別反對鄉原,說:“鄉原,德之賊也。”鄉原是指那種與世俗同流合汙,四麵討好,“誰也不得罪的好好先生”,孔子認為這種人是敗壞道德的。所以,中庸、中和並不是不要鬥爭。和諧是目標,但和諧中包含有矛盾鬥爭,要通過矛盾鬥爭來達到和諧;和諧和鬥爭兩方麵並不是絕對對立的。毛澤東提出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公式:團結——批評——團結,即從團結的願望出發,經過批評和鬥爭,達到新的團結,以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都是承認矛盾而又追求和諧,可以說是“中和”原則在當代的運用和發展。今天,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人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提倡“和為貴”,貫徹執行這些方針,處理好在前進中發生的各種矛盾,以求得社會的團結和諧,保證社會穩定持續地發展,尤其顯得十分重要。
總之,如果我們都能正確認識,認真做到,那麼無論個人還是社會就都能達到“中和”的理想境地。
(三)“寬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寬恕”是我國傳統道德中的一個重要規範,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寬恕”作為做人的原則,是指處理個人與他人之間一種人際關係的道德準則。所謂“寬”,就是要以寬容的態度待人,要容納得了人。所謂“恕”,就是要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為人著想,要諒解人、饒恕人。按照孔子的說法,“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凡是自己不願意的事,也不要強加於他人,這就是實行了“恕道”。
“寬恕”這一道德規範,具體地說,大致應包括這樣一些內容:其一,要寬容、寬厚待人,不要過分地挑剔人,容納不了人;其二,在與別人發生矛盾時,要有寬廣的胸懷,豁達的氣量,允許別人有不同的意見;其三,要容許人有過錯,尤其是對於那些反對過自己並被事實證明已犯了錯誤的人,也要有寬廣的胸襟,寬容人、諒解人、饒恕人;其四,要有仁愛之心,將心比心,為人著想。如果沒有一片愛心,也就不可能有寬恕的道德思想。
在我國漫長的曆史上,在踐行“寬恕”的道德方麵,曾經出現過許多值得歌頌和稱道的典型的人物和事例。例如春秋時期的齊桓公重用管仲,唐代的唐太宗李世民重用魏征等故事,早就成為了曆史上講寬容、寬恕,敬用賢人的典範,而為人們所稱頌。管仲原曾佐助齊公子糾與齊公子小白(即後來的齊桓公)爭奪君位,而齊桓公取得勝利奪得君位後,卻能寬恕管仲,不僅不處死他,反而重用管仲為相,從而取得了一匡天下的業績。魏征原是支持李世民的兄長李建成反對李世民的,李世民勝利後,不念舊惡而用魏征,取得了“貞觀之治”。在我國曆史上,不僅開明君主是這樣,就是一般的賢臣良將,乃至一般的百姓,也都把寬恕原則當作待人接物的基本態度。所以我國民間有許多像“宰相肚裏能撐船”這樣的俗語、諺語。可以說,寬恕思想已經注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已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性格和美德之一。
寬恕思想不僅在我們民族的日常道德行為中得到了踐履,而且在我國傳統的倫理學說史上還得到了理論上的闡發,是我國倫理學說史上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已提出了“寬以待人,嚴於律己”的思想,孔子還要求“躬自厚而薄責於人”,這就是要求人們在人際交往中多責備些自己,少責備些別人,這樣才能做到和睦相處。孔子還把“忠”與“恕”聯係起來,提出了“思想之道”的思想。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其弟子曾參解釋說:“夫子之思想而已矣。”這是說,孔夫子的根本的一貫的思想就是忠之道。
什麼叫“忠恕”呢?前麵已經講了“恕”,即推己及人。
“忠”就是指要竭盡全力地為人辦事(“盡己之謂忠”)。所以在孔子那裏,忠並不是僅僅指忠君而言,而是講“與人忠”,為人辦事要有忠心。這就要求一個人要有愛人的思想。孔子說:“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說,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他人一樣站得住;要想自己發達,也要幫助他人一起發達。這就是推己及人的仁道。仁道、恕道是密切聯係在一起的,亦可稱之為“仁恕之道”。
孔子之後,儒家著作《禮記》中的《大學篇》又發揮了孔子的寬恕思想,提出了“絮矩之道”的學說。絮,度量;矩,即矩尺,量方的工具。“絮矩之道”講的就是度量的原則和方法。按照什麼樣的原則和方法來衡量和處理人際關係呢?
《大學》說,厭惡上麵對待自己的事,就不要用它來對待下麵;厭惡下麵對待自己的事,就不要用它來對待上麵,厭惡前麵的人對待自己的事,就不要用它來對待後麵的人;厭惡右邊人對待自己的事,就不要用它來對待左邊的人,等等。所有這些實際是對推己及人、將心比心的恕道原則的具體發揮。
戰國末年的儒學大師荀子,還提出了“兼容之道”,或稱為“容眾之道”,其實質也是要提倡寬容待人的思想。荀子說:“君子賢而能容罷(罷pí,軟弱無能),知而能容惠,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夫是之謂兼術。”這是說,不能憑著自己的聰明有學問而看不起人,寬容不了人,而應該容納得了人,實行“兼容之道”。
由此可見,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寬恕、寬容,並不是無原則的容忍退讓。對壞人壞事一味地姑息遷就,這顯然是對寬恕、寬容的一種庸俗的理解,實際上是背離了寬恕思想的真正精神的。
我們所講的寬恕之道,當然不是一味地姑息遷就,尤其是對於自己身上的缺點錯誤,決不能采取寬容的態度,不能放縱自己的缺點和過錯。我們的古訓是:“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對人寬,對己嚴”。對別人的缺點過錯,一麵要熱情地批評幫助,一麵又不要過分挑剔,要忠厚待人,要理解人、諒解人。而對於自己的言行,則必須嚴格要求,對自己的缺點錯誤決不姑息,必須堅決地加以克服。對人寬,對己嚴,這是相輔而行的兩個方麵。隻有首先做到“對己嚴”,才能真正地做到“對人寬”。這就是說,隻有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處處按照道德的準則來要求自己,這樣才能使自己真正具有仁愛之心,做到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從而才能真正符合寬以待人的寬恕之道。寬與嚴在這裏是緊緊聯係在一起的。然而有些人卻違背了這一原則,他們隻知道對自己寬恕,對自己的缺點過失一味地寬容姑息,而對他人則百般挑剔,甚至對別人的一丁點小毛病也緊抓著不放過,直至加以中傷攻擊,全然缺乏與人為善的態度。這就完全違背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思想了。
當然我們也應看到,在曆史上儒家所提倡的寬恕之道,是有其階級的和曆史的局限性的,在階級壓迫和剝削的社會中,在根本利益相衝突的階級和人與人之間是不可能真正實現寬恕思想的。而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社會,在人民內部,根本目標是完全一致的,即要建設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新中國,因此在人民內部就完全有可能也有必要來實現寬恕之道。今天我們正處於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開放時期,但有一些人在金錢誘惑下,置民族的根本利益於不顧,極端個人主義思想膨脹,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隻想自己“立”而不想他人“立”,隻想自己“達”而不想他人“達”,直至以鄰為壑,坑害人民,坑害國家,做出了許多寡廉鮮恥的勾當來,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寬恕之道完全拋之腦後。鑒於這種情況,今天十分有必要弘揚寬恕美德。在當今的社會中,人際關係亦比較緊張,矛盾較多,常常使人不能安心工作,思想十分苦惱。
雖說造成這些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但隻要每個人都從國家的大局出發,從共同目標出發,從根本利益一致出發,本著寬恕的精神,本著責己嚴、待人寬的原則,寬容待人,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做到推己及人、將心比心,做到體貼人、關懷人,一些單位或個人之間的緊張關係與矛盾,都是可以得到解決的,一種和諧的、團結的、互相關心的新集體和新的人際關係,是可以建立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