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巍巍太行響驚雷(3 / 3)

起義部隊連夜撤出平定縣城後,即跨過正太鐵路向北挺進。天空滴滴答答雨還沒有停,盡管道路泥濘,漆黑一片,然而每個指戰員心中似乎都有一盆火,眼前都有一盞燈,個個精神抖擻,情緒高昂。途經白羊墅、韓莊、河底、牽牛鎮等村鎮,於7月5日清晨進入盂縣境。這時,已經雨過天晴,天空漸漸發亮了,在東方現出一片薄薄的玫瑰色朝霞,它像火花似的向四邊奔放著。起義大軍來到盂縣清城村外一片寬闊的場地,開始進行整編。穀雄一、赫光分別擎起綴有鐮刀斧頭的兩麵鮮紅的大旗,上麵寫著醒目的大字: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四軍司令部和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四軍政治部。在一片驚天動地的歡呼聲和掌聲中,穀雄一首先講話:“從今天起,我們這支部隊就再也不是國民黨高桂滋的部隊了,我們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的軍隊。現在,我代表中國共產黨山西特委莊嚴宣布,經過黨中央批準,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四軍今天正式成立了。接著他又宣布了上級的任命:赫光為軍長,穀雄一為政治委員,竇宗融為副軍長,劉明德為參謀長,劉子祥為政治部主任,楊繼雄為政治部副主任。軍下轄兩個縱隊:第一縱隊隊長靳樹生,參謀長王子周;第二縱隊隊長顧昌華(另一說為穆春芳),參謀長蒲子華。”

接著,軍長赫光以嚴肅而宏亮的聲音宣布部隊的紀律,他說:“從現在起,我們已經是中國工農紅軍了,就要堅決執行紅軍的紀律、紅軍的政策。我們是勞苦大眾的部隊,是人民的子弟兵,就要愛護老百姓,無論是行軍還是宿營,都不能擾害百姓,不能拿群眾的一針一線,對店鋪和商品絕不能損害,要公買公賣,更不能奸淫婦女。違反紀律者,無論是官還是兵,一律以軍法論處,官兵一律平等,相互間都是革命同誌,要一視同仁。”接著他又說,“我們現在行軍前進的方向是繼續向北走,要直逼五台山,爭取在那裏開辟革命根據地。現在在我們的後麵是正太鐵路,駐有正太護路軍孫楚和李生達部隊,東麵是娘子關,西麵是太原,都有重兵把守,我們隻能向北麵的山區運動。如果遇到阻擊的敵人或者後邊的追兵,我們都要勇猛衝殺,但不要戀戰,要奪路向著既定的路線奮勇前進。一路上還要搞好宣傳工作,要充分展示我們紅軍的革命氣概和英雄的風采,擴大革命的影響。”

之後,每個人脖子上都圍有紅巾的紅軍戰士,在兩麵鮮紅大旗的引導下,排著整齊的隊伍,雄糾糾、氣昂昂地踏上了新的征程。就在此時,中共山西特委向全國發出通電,宣告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四軍,點燃了北方武裝鬥爭的烈火。這不僅震驚了平定,震驚了陽泉,也震驚了三晉大地,以至整個北方地區。中共太原市委立即向黨員傳達了這一喜訊,而且散發了許多宣傳材料,當時一個油印傳單上就寫著:“莫打鼓,莫打鑼,聽我唱個兵變歌。兵變歌為誰作,為的士兵受苦多……。”

紅二十四軍長驅直進,於7月8日到達盂縣上社鎮,遇到地方武裝的阻擊,經過激戰,敵人被全部殲滅,並繳獲了一批槍支彈藥和一台收發報機。與盂縣相鄰的五台縣的敵人,聞訊後十分恐慌,縣政府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並派出保安隊與警察前往阻擊,命令各村保安團嚴守以待。7月11日,紅二十四軍以排山倒海之勢,浩浩蕩蕩抵達五台縣柏蘭鎮,剛一交戰,敵守軍就被紅軍似風暴席卷的磅礴氣勢嚇破了膽,頓時倉惶四散,除個別頑固分子被當場擊斃外,絕大部分都舉槍投降被生擒。紅二十四軍堅持優待俘擄的政策,被俘的士兵願留者,就地編入連隊改造成為紅軍戰士,願走者馬上釋放回家為民。

紅二十四軍這幾日鞍不離馬,甲不離身地向北挺進,雖後有追兵,前有阻敵,非常艱辛,但士氣高昂,連戰連捷。官兵同吃同住同戰鬥,幹部以身作則,身先士卒。穀雄一、赫光等領導同誌有馬不騎,將馬匹讓出來用以馱傷病員和糧食物資。官兵之間、上下級之間,互相關心,互敬互愛,情同手足。這與原來高桂滋舊軍隊相比,自然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紅二十四軍原計劃在五台山一帶創建革命根據地,但經過偵察,敵人在這一帶加強了兵力,有重兵駐紮,如果要強攻硬拚,就難免造成重大傷亡。於是,穀雄一和赫光等研究決定,暫時改變原計劃,帶領部隊向敵人力量比較薄弱的晉冀兩省交界的阜平縣發展,等時機成熟後再謀五台地區。部隊在此地未多停留,而是從柏蘭鎮折往東南方向迂回盂縣,翻越十八盤大山,於7月13日進入河北省平山縣蛟潭莊、柳木園、洪子店一帶。7月16日,部隊進入河北省靈壽縣境,經漢山、陳莊、南營等地,沿路沒有遇到敵人的抵抗。這是因為一方麵敵人對我軍的實力和動向等情況不甚明了,另一方麵都為保存各自的實力,而不敢與我軍對抗,所以,我軍比較順利地向阜平縣挺進。